酉月来了。
酉,对应人类的婴幼儿时期,特别容易导致发烧。
酉,在洛书里,对应6,作用于先天艮卦。
也就是:酉,水在胃滞留的多,从而引得更多的申的火气入胃。
申,对应三焦经。申的火气,平时更多的笼罩在人的体表最外层,作为最外层的防护屏障。然后,早晨,一部分申的火气进入肠道,促进人体大便。再然后,人饮食时,一部分申的火气进入胃底,负责饮食的初步消化。
酉,水在胃滞留的多,从而平常胃底的申的火气就多些。这个时候,如果:
1、 积食
吃了许多不好消化的食物,让食物堆积在胃里,造成积食。人体不得不调入更多的申的火气来用于消化,但一时半会又消化不了。于是,就会发烧。------积食没解除,发烧不会停止,什么退烧药都不会管用。
积食是婴幼儿发烧的最为常见的原因之一,需要格外留心。
治疗积食的方法:
五谷虫,磨粉,贴肚脐,医用胶布固定。
市面上也有一些小儿的消积食口服液,通常也有用。我家大孩子小时候有一次高烧,我就买了药店里的一种消积食口服液,一天,好像总共给她服用了四支,早晨起的高烧,傍晚时分完全退去。
五谷虫贴肚脐和消积食的口服液,可以同用。
如果本来就有慢性的积食,又增加了新的积食,雪上加霜,导致高烧。那么,要加上除慢性积食。
方法是:四缝、鱼际,多多按摩------必要的话,去找中医院针灸科处理,用三棱针点刺挤出点黄水来。
如果手头有穴位贴,那么,选择助脑贴贴四缝、鱼际。贴后能拉稀便、除积食。通常要连续贴四五天,每天拉几次稀便。一般开始拉稀便时候,发烧就会解除。
左侧消泺穴,用紫苏子捣烂后外贴,医用胶布固定;或者,左侧消泺穴,贴养胆贴。
左消泺穴,能够撤去一些胃底的来自于申的火气,从而有助积食退烧。
两内关穴,贴莲藕片,或者贴龙之神贴。
内关穴促进大便,排浊气,从而有助于促进排积食。
上述方法,情况轻的,可以只选择一种,就能退烧;情况顽固的,可以多种方法联用------彼此无冲突,完全都可以同用。
2、迷信因素导致发烧
酉,婴幼儿,肉体与灵魂结合并不紧密,且天眼未闭,容易看到鬼魂。又或者祖宗常会回来看看。这都容易导致发烧。
这种发烧的原因是:申的火气,是笼罩在人体最外层的防护屏障。申---后坤---先天巽卦。魂,跟先天巽卦相关,所以,魂在体表之外的时候,就特别容易影响到这体表最外层的火气,逼的这火气倒入体内,导致发烧。
这也是婴幼儿发烧的最最常见因素之一,不比积食导致的发烧少。
这种迷信导致的发烧:
第一, 叫魂。
第二, 烧纸祷告。比如,最近的一个例子,一个孩子刚开学第一天就发烧,连续发烧好几天,处理后没用。没什么特别的事情,我猜是不是这孩子升学了,没告诉她过世的奶奶,让烧纸祷告。果然,晚上烧纸祷告后,第二天早晨这孩子体温就正常了。
很多事情都有蛛丝马迹可循的,可以猜测迷信的原因,根据原因烧纸祷告。如果实在猜不出来,就直接烧纸,然后说不管谁跟着孩子的,请拿了纸钱离开。
有些地方,有专门看迷信的神婆之类的人物,水平还相当不错的。要这样,就请神婆处理,省的自己去猜了。
一般迷信导致的发烧,经过迷信处理,会随即退烧。
有的孩子,很容易遭遇迷信,以至于久不久的就发烧。这种情况,要调理孩子体质,方法是:至阳、灵台,贴晒干的桂圆肉或者桂圆精华贴。平时给予浓米汤当水喝。
如何判断迷信发烧?
第一, 鬼节前后,比如,清明节、七月半、十月一、冬至、三十晚上,这些鬼节前后的发烧,很多都与迷信有关。
第二, 去了特殊地方,比如,医院、坟墓、阴森森的古迹等。
第三, 祖宗忌日或者家中有病重的老人之类。
第四, 常规退烧方法都没用----这要高度怀疑跟迷信有关系。
总之,只要留心,一般都能找出发烧是不是跟迷信有关系的。------话又说回来,就是跟迷信没关系,然后当迷信治了,顶多就是没效果而已------。
3、外感
外感,就是普通说的感冒。西医说的细菌病毒感染归入此类。
风、寒、暑、湿、燥、火等,都会让人发烧。原因很简单:人体的最外层笼罩着作为防护屏障的申的火气,外感,首先是逼得这申的火气倒入体内,于是,就发烧了。
在《不生病的智慧4》里,介绍了各种贴穴位除外感的方法。大家自己去看书吧。
除了直接贴穴位驱除各种外感。另外,可取两外关穴,扎针或者贴捣烂的紫苏子或者贴外关贴。
多年前,有人发烧多日。我给他两外关穴扎针,每五分钟捻转一次,留针一个小时,扎针后人体随即出汗退烧。之后两三天,据他说,一有发烧感觉时候,人体就自动出汗,随即自动退烧。三天后稳定,发烧彻底消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