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0
- 在线时间
- 364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5-3-14
- 注册时间
- 2009-6-7
- 积分
- 272
- 贡献
- 10
- 精华
- 0
- 帖子
- 324
- 积分
- 1033
- 威望
- 10
- 金钱
- 851
- UID
- 1061
- 在线时间
- 364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5-3-14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272
- 帖子
- 324
- UID
- 1061
|
疫情最严重的是拉科尔地区,“埃博拉”病毒蔓延已失控。“拉科尔医院”院长马休-卢克维亚带着一脸的疲惫接受了采访,“80%前来医院求救的病人都说他们家里已经有人因埃博拉而死!最惊人的是,每收治一位感染埃博拉的病人,他或者她都声称至少已有5到6个亲人已经死去!现在,就连我们医院也难逃厄运,我们的3名女护士就因为在接触病人时不慎感染身亡,剩下的护士吓得不是辞职不干,就是得穿全副保护服才敢进行抢救!说实在的,我们已经无能为力了!”
乌干达卫生部官员备受全国上下指责,卫生总局局长弗兰西斯说:“政府已经成立一支病情控制特遣队。卫生部还向古卢地区派出了多批医疗小组,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教育当地人如何识别埃博拉病症以及发现后应该如何处理;乌干达政府还向古卢地区派出一个专门的防疫侦察小组,专门负责设立隔离区以及宣传活动。”
10月17日,乌干达政府下令将古卢北部3个“埃博拉”病毒肆虐最严重的地区宣布为完全隔离区,动用军队严禁居住生活在该地区的人擅自离开。
东非进入一级恐惧
古卢地区的疫情引起了东非各国的极度恐慌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特别是与乌干达接壤的国家,纷纷强化边境检疫措施。
肯尼亚卫生部紧急调派一个精干的医疗小组赶到最大的边防入境口布西亚,对乌干达入境人员进行强制性检查,不过,世界卫生组织疫情专家麦克-雷扬希望国际社会不要过于恐慌:“乌干达和邻国没有必要对人员出行进行限制。埃博拉只有在直接接触体液的情况下才会传染,不会因为在病人身边坐坐就感染上的。”
10月16日,总部设在亚特兰大的“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应世界卫生组织的请求,已经派出一个由4名专家组成的调查小组赴古卢地区进行调查。就跟好莱坞恐怖影片《瘟疫爆发》一样,所有的专家和救护人员全都穿着如同宇航员太空服一样的防护服装。“埃博拉”病毒专家的首要任务是,设法弄清“埃博拉”到底如何传染到该地区的。
什么是“埃博拉”
人类首次认识埃博拉,还是在30年前。1976年夏天,在非洲国家扎伊尔埃博拉河边的一个小镇,一位叫尼果·姆硕拉的医生首次记载了一种新型疾病的临床表现: “这种疾病传染迅速,致人于死地。它使患者高烧39℃左右,许多部位大量出血,严重腹泻、脱水,皮肤干薄如纸,眼眶下陷……一切治疗方法都难以奏效,3天内迅速死去……”。
后来,科学家们从一位患者体内首次分离出了“元凶”--一种新病毒。由于发现地附近的一条河叫埃博拉河,因此被命名为埃博拉病毒,由它引发的疾病称为埃博拉出血热。
埃博拉病毒通过患者的血液、唾液、汗液及分泌物,经皮肤、呼吸道或结膜等感染。被感染者的1毫升血液中含有1万至100万个埃博拉病毒,哪怕是咳嗽喷出的一点唾液都有可能是致命的。最近一次流行中,7位患者就是由于参加葬礼时共用同一盆水洗手而染病的。
一个埃博拉病毒的直径只有80纳米,虽然极小,却能毁灭整个人体。早期,埃博拉出血热表现为头痛、轻度目眩等与感冒相似的症状,容易被误诊。死亡前3天左右,患者全身高烧颤抖,持续性呕吐越来越厉害。死亡前1天,人体胶原开始溶解,皮下组织溶化,皮肤与人体剥离,全身脏器和体表出血,全身痉挛,死在血泊之中。
“活死人”现象就是一种由这一病毒引起的疾病。在连续高烧数个小时后,一个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病人将会陷入昏迷或者昏厥状态,而这一征兆与临床死亡极为相似,所以经常被认为这个病人已经死亡。但是,几个小时或者几天后,这个病人忽然苏醒,并且进入一种极具攻击性的状态。这个意识模糊的病人将撕咬所有运动的物体,包括人类和动物。同时,这种疾病将使得病人分泌大量的唾液,并且引发内出血现象。但是,在外人看来,这个“忽然复活的死人”嘴角流下了鲜血、眼神变得呆滞,已经变成了一个“吸血鬼”或者“诈尸”。
■感染事故
毒针扎破手无药可医
俄女科学家染埃博拉病毒身亡
本报综合报道据美国媒体报道,在位于西伯利亚的一座武器实验室工作的一位俄罗斯女科学家因为意外被一根沾染埃博拉致命病毒的针扎破手而身亡。目前,埃博拉病毒仍无药可医。
专家和官员表示,上述意外事件已经引起了人们对于这家生物技术实验室安全性的担心。这家实验室在前苏联时期主要从事的工作是将致命病毒转化为生物武器。
尽管上述意外在5月5日就发生了,但这家实验室却直到上个星期才将此事汇报给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表示,实验室方面已经对上述女科学家进行了隔离,以防止病毒的可能传播,而且也没有规定涉及埃博拉病毒的事件都必须汇报,但实验室方面的拖延意味着世界卫生组织没能提供及时的治疗建议,也许这些建议可以挽救女科学家的性命。
几个月之前,美国马里兰州德特里克福特的一家陆军生物防御实验室也发生了一件类似的事情,一名美国科学家也不小心沾到了埃博拉病毒,但她并没有被感染上,实验室方面在48小时之内就公布了这一事件。
■防治进展
日本合成与埃博拉相似病毒
去年12月,日本一个研究小组合成了外表和结构与埃博拉病毒十分相似、但毒性要弱得多的病毒。这种病毒可用于研究埃博拉病毒的感染和毒性发作机制,帮助开发埃博拉疫苗,防止生物恐怖。
这种埃博拉类似病毒是东京大学河冈义裕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合成的。除了基因不同,这种病毒的外形、结构形式及所包含的蛋白质都与真正的埃博拉病毒一样,并且也能感染人体细胞。河冈教授去年曾成功合成了真正的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共包含7种蛋白质,其构造是在细管状外壳中包裹着基因和蛋白质复合体。
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埃博拉类似病毒与真正的埃博拉病毒外表十分相似。埃博拉类似病毒的毒性要低得多,研究、试验更为方便。
美拨巨款应对埃博拉等病毒来袭
美国参议院本月19日通过“生物盾牌计划”法案,批准拨款56亿美元用于美国预防生物或者化学武器袭击。法案涉及的生化袭击包括天花、炭疽病、肉毒杆菌毒素、瘟疫和埃博拉病毒等。
这项名为“生物盾牌计划”的法案规定,在未来十年内,美国将鼓励制药企业研究与开发针对生物恐怖活动的应对措施,加快对解毒药品的批准过程,在紧急情况下允许政府向公众提供未经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某些治疗方法。
在参议院投票结果揭晓后,美国生物科技公司和疫苗生产商的股票上涨。白宫19日也发表声明说:“‘生物盾牌计划’对增强美国应对生物、化学、核和放射性恐怖威胁的能力至关重要。”
远离恐怖
对于埃博拉出血热,目前既没有疫苗,也没有特异性治疗药物,医生只能采取对症支持疗法,最大限度地降低死亡率。所以,控制埃博拉病毒的扩散尤为重要。包括密切注意世界埃博拉病毒疫情动态,加强国境检疫,一旦发现疫情紧急隔离。
当然,除了要在防治“埃博拉”上下工夫外,人类更应该反思的是,谁打开了“潘多拉盒子”
埃博拉病毒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在它之前,有笼罩欧洲的“黑死病”--鼠疫,有肆虐全球的流感病毒;在它之后,有正困扰着人类的艾滋病病毒,还有我们记忆深刻的“非典”病毒。
这些危害人类生命的病毒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病毒的最初来源都是野生环境(艾滋病病毒来源于非洲猿类,非典病毒来源于华南地区的野生动物,埃博拉病毒也主要在黑猩猩中传播)。也就是说,病毒本来潜藏在宿主所栖身的自然环境里,如果不去触动它们,它们会静静地生存于自然界中,也不会侵袭人类。然而,随着人类的足迹遍布地球的各个角落,在扩大了我们的生存领地和获取更多资源的同时,侵犯了这些生物的藏伏之地,迫使它们暴露了出来。而人类又不具备对这些病毒的免疫力,最终酿成灾难。
因此,人类在为各种“夺命传染病”不寒而栗的时候,不但要做好预防和控制工作,也应该反思自身的行为。因为正是人类的“侵略”,才导致了自然界的“报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