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常青树 于 2012-12-13 12:30 编辑
龙之神老师发出了“勇于表达自己学有所成”的号召,还有健脑贴奖励,怎能不让人心动。只是自觉自己处理的都是些小问题,而且很多例子在老师的书中都有涉及,有许多甚至自己都没想过要记下来,就一直未响应,直到昨天看到沐风帖里所写“任何一点反馈都是有价值的”,才决心行动起来,翻查以往的记载。
我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主要治疗的病例都是本人的,生日:壬子 癸丑 癸卯 甲寅。
——————————————————————————————————————————————————————————————————
一、咽痛
发病日:2010年年底 庚寅年
咽痛难忍,以往这种咽痛发作时没有好法子应对,一痛就要痛好多天,只能忍着。那时,我已有了老师的《不生病的智慧4》,家中也备有三棱针。晚上待娃睡着后拿消过毒的三棱针扎少商,居然扎不进,当时天气冷赶紧钻进被窝继续扎,左少商那儿的皮肤都被针尖顶的凹陷了好深一个小坑,但还是没扎破。足足四十分钟后才终于扎破了,使劲挤,勉强挤出一粒小米大的血滴。
第二天起床,发觉咽喉左侧不痛了,好高兴,这效果可真快!赶紧请老公帮我扎右少商,人家捏着我的手指头,一下子就扎破了,挤出黄豆大的一滴血,总共两秒钟都不到的时间。半天不到,咽喉右侧也不痛了。
——————————————————————————————————————————————————————————————————
二、江南冬天的外感
发病日:2010年年底某天 庚寅年
感冒了,忽冷忽热,自己冲了小柴胡冲剂喝,没见减轻,两日后已不便行动,昏沉沉半躺在床上。当时心里很是着急,因为老公第二天便要回上海上班,他走后,3岁的娃娃谁来照管呀?
家里备了些药材药粉,平时只是偶然贴贴,对找穴位不太有信心。但那天却在头脑并不清醒的状态下,因为想到娃娃没人管就豁了出去,硬撑着下了床找书翻药箱。当时的情况是脑子根本不能集聚精神,没法思考,不能细细去分辨自己是哪一种外感。只模糊觉得江南的冬天,除了寒、还有风、还有湿,既然不能细分是哪一种,就按“风、寒、湿”三种外感一起治吧,困难的照着书把天麻粉、雪莲花、薏仁米粉一一贴在穴位上。
大约又躺了几个小时,觉得自己身体有点轻松些,就下床走走,没想到,下床后发觉头不昏沉了,精神挺好,特地提高声音说说话也没事,就仿佛根本没病过。这个发现就象一个巨大的冲击波袭过全身。因为自小经常感冒,我这感冒的“经验”是太丰富了,从来没有哪次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迅速复原。最初买了《不生病的智慧4》后,也试过几次穴位外贴治感冒,一贴就好,但都没感觉到特别。因为那些外感症状都很轻,就认为外贴的那一点点药粉对付轻症还行,重点的还得喝药。但这次,非常震撼,按照以往经验,已进入到这种昏沉状态的感冒,不管是吃药还是打针输液,要一周以上到半个月时间才能彻底痊愈,而现在,只是半天不到的功夫。
也是这一次,打破了我以往处理外感时只针对某一种外气的框框,意识到自己的认识局限。隐约意识到多种组合外贴也能应用到我的体质调理上。也因这一次外感的治愈而渴望对外贴穴位有更多的了解,而找到了老师的论坛。
这次治疗,我完全不懂五运六气,判断也只是囫囵吞枣的判断,仅仅是照着老师的书一一照做而已。对于新手朋友来说,看到这个例子,应该可以对自身更有信心。当时的我能昏头昏脑的处理对了,相信现在的冷静的清醒着的你,照着老师的书依葫芦画瓢的治个外感,绝不是什么难事。
——————————————————————————————————————————————————————————————————
三、暴饮暴食后头晕、呕吐
发病日:2011年2月7日 年初五 辛卯年庚寅月癸巳日 离卦
中午亲戚宴请,没喝酒,但喝了冷的果汁,食物肉多菜少,肉食品种海陆空俱全,餐后啃了甘蔗,可谓暴食一餐。食罢便坐公交车去母亲家,车上感觉有点头晕,慌乱之下自己配了一组象数组合(照别人的书自学的)默念,开始有效后来加重,下车时已头晕难忍,到了母亲家便吐了几次,胃部吐空,但仍然头晕,躺下更晕的厉害,可谓天旋地转,眼睛看见的事物都在转圈。从未有过的情形,一晕便吐,喝水也吐。晚餐没吃任何东西。勉强睡了一觉,坐出租回自己家,下车后又吐,把临行前喝的温开水全吐光。
到家便在两太冲穴上贴桑葚、两冲阳穴上贴党参、两足三里穴贴甘草,请老公煮了碗生姜红糖水喝了,对胃作一些补救。那时节刚开始进行“强鼻强肺”,做这次处理时也没停,在两太渊穴贴枸杞、双眼间鼻梁处贴枸杞、右孔最穴贴枸杞、右丰隆贴甘草。
贴后没多久,感觉头不晕了,特地晃几下脑袋也没有晕。老公告诫,不要以为能治好,就忘了为什么会这样。心中大惭!
——————————————————————————————————————————————————————————————————
四、心怯
发病日:2011年2月14日 辛卯年庚寅月庚子日 震卦
晚上因老公已回上海上班,自觉家里阳气不旺,结果越想越心怯,猛然醒觉,判断自己可能是心气虚了。于是在左神门贴了片白参。贴后没多久,心气果然坚强了,不再胡思乱想。
——————————————————————————————————————————————————————————————————
五、身体痒
发病日:2011年2月16日 辛卯年庚寅月壬寅日 震卦
自从使用外贴穴位法调理身体后,身体一直都有痒,时断时发的,今天又明显了。一开始痒是出现在腿部,因为此前在进行肝胆三焦心包排毒和贴十二经络原穴加丰隆排痰时,腿部一些穴位出现了疹块,知道那是在排毒,所以这次对痒也没在意,以为也是排毒现象。后来这种瘙痒感全身都有弥漫,但又能忍得住。近期注意到栾老师关于痒的一个贴子,是热性体质之人食用自制固元膏的反应,老师也曾说过,江浙一带的地理气候决定了这个地区生活的人容易患温病而非寒病,自己身在江苏,虽不是热性体质,但去年也是吃了一段时间固元膏、黄鳝、虾的,也就是说,此次的痒也可能是因热而起。于是晚餐前连喝两碗藕汤。
第二天身体发痒明显减轻。看来,内热导致发痒的这条思路对了。
会分析五运六气的同学看到这个日期,会轻笑,两个寅,不是火气引起还能是别的啥呢。但当时的我,哪会分析时间。这次是误打误撞碰对了。所以,在这里对新手朋友来说,不会分析,不要紧,既然你能找到这个论坛,说明你多少都是有点运气的。所以,耐下心来,一点一点学,一点一点试,老天爷一高兴也会帮你一把。瞧,我是巽卦,在这震卦壬日老天爷就来帮我了,当时还不会时间分析的我,也能正确的对症处理。
当然这也是有前题的,我试的东东很平和,就算错了,对人体也不会有啥伤害。
——————————————————————————————————————————————————————————————————
六、积食感冒
发病日:2011年2月18日 辛卯年庚寅月甲辰日 震卦
傍晚时感觉身冷头晕,真是糟呀,今天还是太阳寒水日,感冒了。想了下觉的一天里东西可能吃多了,食滞也会感冒。正好五谷虫粉已收到,就打开胶囊,给肚脐上药,没多久下腹部响了几下,头部开始清爽。赶紧洗漱,贴药,鼻梁处贴枸杞,双太冲贴桑葚,两太渊贴枸杞,右孔最贴枸杞,丰隆处贴甘草,左神门贴白参,两冲阳贴党参,两太白贴白参。开着空调昏昏沉沉入睡,感觉后背一阵阵发冷。晚上十点多醒时,后背不冷了。
这次感冒,没针对寒水做处理,仅仅处理了积食——五谷虫粉贴肚脐。后面贴的那些穴位是平日调理体质用的,但在这一次,它们也间接起了作用,所以才复原快。对新手朋友来说(哈,我怎么这么爱跟新手朋友说呢,应该是我离新手也很近的缘故吧),条条大路通罗马,治病有的是方法,做不到精巧在所难免,有时候看上去笨点的也能干出番英雄事业,比如郭靖。
——————————————————————————————————————————————————————————————————
七、妈妈在冬天出汗
发病日:2011年的年初 辛卯年
有一天老妈跟我说,她老是身体出汗,因为时值冬天,感觉反常。当时就按《不生病的智慧4》书中所写,在她的两侧劳宫穴贴了珍珠粉。第二天打电话问她效果,说果然好,当天就不出汗了。但过了几天妈妈又告诉我,我的方法不好,现在又出汗了。这可有点奇怪,请她再贴珍珠粉,她不肯,说贴后感觉身体冷。
这冬天出汗,停贴便复发,我觉得可能是病因未除的缘故。因她去年自酿过葡萄酒,猜测她可能在饮用,一问果不其然,天天喝几小盅。告诉妈妈,这葡萄酒天天喝可能就是导致冬天了还老出汗的原因,还是停了好。老人不信,感觉葡萄酒好,对啥都好,出汗肯定不是它造成的。要想强按牛头饮水,这可真难。
没想到大约一周后,老妈主动反馈,不出汗了!问她用了啥新方法啦?她支唔,我一个机灵闪现,“是你停了葡萄酒了?”,老妈低声嗯了一下。哈哈!我猜她虽然态度强硬,但对葡萄酒并不是一点疑心也没有,大约反复试验过几次,得到明确验证后,才肯停掉。
这个例子比较典型,是属于 “找到病因,将病因去除后,病也就好了”的那种。老师《打开疾病黑盒子》里的知识,能帮肋我们在完全不懂医学知识的情形下,也能追根溯源,从容应战疾病。
——————————————————————————————————————————————————————————————————
八、后脑勺疼
发病日:2011年3月19日 辛卯年辛卯月癸酉月 乾卦
下午感觉后胸勺处不舒服,想想最近的天气燥金偏多,便麦冬贴双神门,三七花贴双太冲。贴了大约两个小时左右,基本恢复。
——————————————————————————————————————————————————————————————————
九、手臂麻
发病日:2011年8月31日 辛卯年丁酉月戊午日 兑卦
早晨未起床时,迷糊觉得手臂麻。迷糊中想到昨晚宫老师课堂所讲到的少商穴,便左右拇指甲互相搓少商,依然是迷迷糊糊中,手臂很快就不麻了。
——————————————————————————————————————————————————————————————————
十、咽痛、鼻干
发病日:2011年10月1日 辛卯年戊戌月己丑日 离卦
凌晨,感觉咽喉痛、鼻孔干,迷迷糊糊中回忆昨晚吃的食物。花菜里放了葱,一点点鲈鱼,昨早晨还喝过桂圆汤。忽然想起,燥金季节的上火,八成是散热成了问题,火气扰肺。便起来从冰箱拿出鲜芦根,放水里多洗几遍,选一节擦干水后切了一点,切碎,贴在右孔最,贴完就感觉咽喉处有清凉之气,躺下后觉得舒服许多但仍有,一寻思,给左孔最也贴上鲜芦根末。当时大约五点多,一小时后感觉后脑勺附近有些不舒服,此时咽喉鼻孔都很舒服了,便揭掉两孔最的鲜芦根。揭掉后,后脑勺的不适也很快就没了。
这一例的治疗,跟第一例的不同是,在症状出来时,已经能熟练的本能的去找原因了。但这例的不足之处也很明显:用的是冰箱里保存的鲜芦根。放冰箱里的芦根,既带有寒水气息,也带有燥金气息,这也是在使用它后,后脑勺会不舒服的原因。
这也是想对新手朋友多说一点的,“使用食物、药材治疗疾病时,请使用安全、平和、可靠的食物和药材”,以免治了一个症状,却又制造出了另一个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