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20 一老人冬月口舌生疮作渴,心脉洪大而实,尺脉大而虚,此消症也。患在肾,须加减八味丸补之,否则后发疽难疗。不信,乃服三黄等药降火,次年夏,果发疽而殁。东垣曰∶膈消者,以白虎加人参汤治之。中消者,善食而瘦,自汗,大便硬,小便数。《脉诀》云∶干渴饮水,多食亦饥,虚成消中者,调胃承气汤、三黄丸治之。下消者,烦躁引饮,耳叶焦干,小便如膏脂。又云∶焦烦水易亏,此肾消也,六味地黄丸治之。《总录》所谓未传能食者,必发脑疽背疮,不能食,必传中满鼓胀,皆谓不治之症。洁古老人分而治之,能食而渴者,白虎加人参汤,不能食而渴者,钱氏白术散,倍加葛根治之。土中既平,不复传下消矣。前人用药,厥有旨哉。或曰未传疮疽者何也?此火邪盛也,其疮痛甚而不溃,或赤水者是也。经云∶有形而不痛,阳之类也,急攻其阳,无攻其阴,治在下焦。元气得强者生,失强者死。
一位老先生冬天口舌长疮,而且口渴,脉象心脉洪大而实,尺脉大而虚,这是消症,病根在于肾,应当服用加减八味丸来补肾,否则就会发坏疽,难以治疗。老人家不相信,还是服用黄连,黄芩,大黄等药物组成的三黄丸之类的药物降火,第二年夏天,老人家果然得了坏疽不治身亡。李东垣说,消的病位在膈的部位的,应该服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中消的患者,有非常喜欢吃饭但是身体消瘦,不动就会出汗,大便硬,小便次数多的症状。《脉诀》里说:口干,需要喝大量的水,要吃很多的东西又会感到饥饿,虚证所成的中消的,应该使用调胃承气汤、三黄丸治疗。下消的病人,往往会烦躁,要喝水,耳朵干枯,小便浓稠如同尿出来油脂一般。书中又有说:病人身体干燥烦热,身体里的水易亏,这是肾消,应当服用六味地黄丸治疗。《圣济总录》里曾经说,身体之热没有传变三消而且能够饮食的,一定会在头部或者背部发痈疽疮痈,不能饮食,一定是出现了传变,腹部胀满鼓胀,这都是不治之症。张元素将三消的患者分而治之,能够饮食同时口渴的病人,服用白虎加人参汤,不能饮食同时口渴的病人,服用钱氏白术散,加倍方中葛根的用量来治疗,如果能够将中途调服使之没有疾病,也就不会再由中焦传到下焦。过去的中医用药,都是有自己治疗的原则和宗旨,成竹在胸的。有的人问:没有三消传变,发疮疽这是为啥呢?这是因为病人体内邪火亢胜,出现病人身体的疮非常痛但是却不溃破,或者是流红色的血水的症状。《内经》曾经说过,出现有形的病变,却没有疼痛的感觉,这是阳病,应当赶紧用药治疗阳,而不能伤到他的阴,应当主要治疗下焦。病人元气强的,尚且能够生存,元气不强的人,则不久于人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