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50
- 在线时间
- 1547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3-5-16
- 注册时间
- 2009-5-26
- 积分
- 5177
- 贡献
- 7
- 精华
- 0
- 帖子
- 4814
- 积分
- 5729
- 威望
- 360
- 金钱
- 2602
- UID
- 718
- 在线时间
- 1547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3-5-16
- 阅读权限
- 150
- 积分
- 5177
- 帖子
- 4814
- UID
- 718
|
下面的这篇文章是我同事去日本考察后写的,我觉得我们现在真需要这样的组织。
消费者合作组织,维护食品安全功不可没
——戴庄农民东瀛“取经”系列报道之四
在日本,不仅农业生产者的合作化水平很高,消费者的合作组织也相当普遍,并且后者在农产品安全、农民利益保护方面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芳村:
“产消提携”36年
我们从东京出发,在千叶县南方总市山区穿行将近两个小时后,车子停在了三芳村有机农业生产小组的配送中心门前。
生产小组的数名农民正忙着将包菜、大米、大葱等农产品过秤、包装,然后搬上配送车。每个产品的包装上都有生产者的名字,而几种产品组合后会被装进不同的纸箱子里,纸箱子上写着消费者的名字。
几辆配送车会一直送到位于东京、千叶、神奈川、埼玉县的115个配送点,然后,散居四地的800多名消费者会赶到这些配送点将写有自己名字的纸箱子拿回家。
配送车上则有两个名字,一个是三芳村生产小组,另一个则是“生产食用安全食品会”(以下简称食安会),前者是一个生产者的合作组织,后者则是一个消费者合作组织。三芳村27户农民生产出来的有机农产品全部供给“食安会”的800多个会员家庭,双方都不承认这是一种买卖关系。
“我们一年要见50次以上,比一般的亲戚还多。我们知道每一个生产者的家庭情况,而生产者也知道我们每户会员的家庭情况。”“食安会”会员若岛礼子说,“我们和三芳村村民之间已经建立了类似亲朋的感情。”这种感情已经维持了36年。他们为这种独特的关系起名为“产(生产者)消(消费者)提携”。
19世纪70年代,当时的日本也爆发了类似于“三聚氰胺”的食品安全事件,此事件催生了一大批以寻找安全食品为目的的消费者合作组织,“食安会”就是其中之一。若岛礼子称,“食安会”最初是由东京一批家庭主妇组成,主要目的就是为自家的孩子寻找安全的鸡蛋,几经周折,她们来到了三芳村。
“食安会”动员三芳村农民生产不含添加剂的草鸡蛋供给她们食用,双方签订供销协议。在此基础上,三芳村成立生产小组。后经过不断的完善,现在,三芳村生产小组生产出来的有机大米、有机蔬菜等全部供给“食安会”成员。
“这种方式不仅保证了我们吃的食品是安全的,而且省去了很多流通环节,保证了农民利益的最大化。”若岛称,他们这种产消提携理念已经引起很多国家的关注,每年都有其他国家的考察团来此“取经”。
消费协同组织:
农产品又一销售渠道
日本农山渔村文化协会常务理事斋藤村夫称,在日本,像“食安会”这样的消费者合作组合已经相当普遍,它们在农产品安全监督、农产品销售等方面都发挥出积极的作用,日本政府也像支持生产协同组织一样,在政策上对消费协同组织给予了积极扶持。
消费协同组织不是以赢利为目的,而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消费 ”为目的,他们逐渐壮大后,已经成为日本重要的销售渠道之一。爱知县高浜市豆腐企业主石川伸告诉记者,几年前,他开发出了几种豆腐点心,超市和批发商都不看好,最后,他找到了爱知县的一个消费者合作组织,品尝之后得到了对方极大的认可,仅这一个消费者组织一年就能带给他几百万日元的销售额。更为重要的是,得到消费者合作组织认可后,曾经冷漠的批发商主动上门要求代销。
在考察中,记者注意到,很多农户都提到了消费者合作组织,他们在生产出新品种后都会让消费者合作组织先行品尝,得到认可后再进行市场推广,而且在众多销售方式中,通过消费者合作组织的直接销售也是农户一种相当普遍的做法。
农文协日中交流总务大石卓曾留学中国,对中国的消费现状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他说,在中国,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缺乏基本的诚信,消费者总认为自己的消费是一种“上当体验”,而生产者由于对自己生产的产品最终流向哪个人手中并不清楚,也缺乏应有的产品责任心。
大石卓告诉记者,40年前的日本也出现过严重的产销诚信危机,日本的消费者通过合作组织变被动消费为主动消费,在维护自身消费权利的同时,也积极促进了生产者的自律,对食品安全和产销诚信体系的建立起到积极作用。(京江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