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向别人推广中医的经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28 17: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对哪个人群,一定要强调老师是正宗中医学博士,而且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这点很重要。
是的,我向别人介绍时,首先强调老师是正宗的中医学博士,面诊费1100元还要预约,还不一定排得上队呢。
发表于 2010-2-28 18: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才写的一个帖子发的时候丢啦,再写一个。
我觉得,中国中医院校的出路在于:第一,缩减规模,减少专业,办成纯中医的。第二,招收学生,要么小学或初中毕业生,要么其他专业本科生。小的好塑造,成年的有爱好,都 ...
大理国桃花源 发表于 2010-2-28 14:16
博士的思维就是不一样,以前的中医都是家族式的,从小开始接触中医的方方面面,现在的中医学院也可以招收小学生,只怕现在的孩子吃不了这个苦,我们这里也有一些中医世家,儿孙好几个宁肯在外面打工,也不跟着父辈学中医,也有一些对中医有兴趣的却没有人教,因为好多家族式的都是传男不传子女,传内不传外,如果中医学院真的招收小学或中学生,中医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广。
发表于 2010-2-28 18: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太棒了,支持老师!
发表于 2010-2-28 22:4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来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大四的西医专业的学生,讲了一些医患、医院的治疗内幕与纠纷。感叹!
个人感觉,中医从业人员的培养,还是依赖民间的力量,师带徒的形式比较好。可是,现在哪儿找到那么多的好师傅呢!中医医 ...
大理国桃花源 发表于 2010-2-28 13:53


觉得桃源这个建议好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3-2 00: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陈全林老师的一篇文章,他的观点正是我一直在思考的:

2010年03月01日(2010-03-01 00:14:40)
标签:养生杂谈  

                        益生文化网站全林按:本文是我为《益生文化》本年第四期所写卷首语。“健康道”是我于2008年初提出来的健身说法,那年为这个话题写了十余篇文章。



“健康道”再思考

“健康道”好比修炼之“筑基功”,“解脱道”不一定人人需要,但“健康道”人人需要。健康道包括所有与健康有关的理论、方法。美国科学家说,有一类型人由于基因缺陷,无论怎样努力健身,都不会使身体变得更好。健康不完全是健身的问题。站在佛学立场,健康至少与先天的身体素质、遗传,后天的营养、锻炼、环境、工作、家庭、习惯有关,与前世今生的果报有关。有的人因工作而得职业病如尘肺病;习惯抽烟的人,患肺癌的机会比不吸烟的人高;家庭不和谐的人,患心脏病的几率高。前世今生的因果怎么讲?1994年我访道终南,见过一位父亲领着爱女寻医治病,访到一位道友那里,道友有神通,直接说出孩子的病与爷爷的罪业有关,道友如所见一般讲出来了。孩子的爷爷做过伪满警察,残害了好多人,果报落在孙女。我见过村里某人病得要死,请来一个喇嘛治疗,喇嘛有神通,说:病人的身后跟着一个穿官服的老人,手拿一把胡须讨债。原来,病人的父亲曾在建国初期批斗地主时将村里一位长者的胡须当众一根一根拔光,长者忍受不了屈辱而自杀。这家从此疾病不断,直到请来喇嘛做法事超度。有一个人,得的病很严重,一位高人说是前世业报,前世杀生甚多,此生被重病困扰,痛苦而死。另一个人,得了肝癌,想通过练功治疗,高人说:“你的病没救了。你是不是把家里一匹马无缘无故地弄死了?”不久,那个人死了。原来,他家养了一匹马,辛苦干活,有一次他去马棚,马不小心踢了他一下,他大怒,拿来铁锨照踢他的蹄子铲去,结果,血管铲破,马死了,肉被分吃。很难想象祖上造孽会影响后代的健康,或者自己“前世”有恶业,今生会得要命的恶疾,或者今生的行为中有恶业,会影响健康。另外,死去的亲人没有超度,成了孤魂野鬼,也影响亲人的健康。张玉仙给《益生文化》的一些读者诊治过疾病。某君患有皮肤病,张玉仙灵映后说:“你祖上有人出海,死在水里了,肉体被海里的鱼吃了,你的皮肤病与此有关,让后代得病,是灵魂求度的信号。”某君祖上真有人出海未归,死在海里。后来,他请人超度亡魂,吃了张玉仙开的药,皮肤病慢慢好了。

疾病的因由竟然这样多。我们不是高人,哪知病因中有没有因果?若果在健身的同时修行,悔过迁善,多积阴德,那么,尽管某些病因你不知道,同样能通过修行化解一部分,或者全部化解。通过修佛性而化冤孽,消业障,是佛道修炼的筑基功,会减少后来在静定修证“解脱道”时的“魔障”。

去年夏天我思考了一个问题,那时,我每天用在修炼上的时间有四小时。我算了一帐,每天四小时,就算活八十岁,还有四十年,锻炼要花58400小时。人固有一死,就算通过锻炼活到了八十岁,按八小时工作制算,四十年中花的时间等于二十年,八十岁就是六十岁。健身、练功的意义,只能是少生病,活得健康点。佛道认为每个人都有命数,不是大修行、大功德,很难突破命数。这用于健身的二十年,假如用于治学,会是什么样的?2009年辞世的著名漫画家丁聪先生,享年95岁,他也这样算过账,所以,他一生不锻炼,不健身,不养生。他说,那些活了95岁,但用在锻炼上二十年的人,跟自己比,只活了75岁。我发现丁聪有不养生的养生之道:保持好的心态。他不记恨,不抱怨,乐观。文革受了大苦,也是一笑而过。他的养生心法就是保持宽容空明的心。一些专门养生的人,由于心态不好,未能长寿。今年2月21日病逝的老艺术家张仃,享年93岁,得过脑瘤,他不做手术,无所谓,照样画画,后来一检查,脑瘤消失了。这与他创作山水画的形象思维有关,天天画画,就像修炼家天天观想。更奇特的是,老先生年前病危,他对亲人们说:“我会活着过年的,不能给大家扫兴。”正月初八,他和家人一起过完年后安详辞世,像得道高僧一样以超人的意志调整了离世的时间。老人也是修心的大师,一生淡泊名利,寄情山水。

锻炼、健身是需要的,但不是万能的,不少修炼名家没能长寿,反倒是农村不识字的老头老太,劳动,心态好,健康长寿。养生的同时,对生命做些深入的思考,把调心、调身、调息综合起来,那些练太极拳的人做到了调身,那些辟谷服气的人做到了调息,像丁聪老人那样的人做到了调心。三调都做到了,也许会活得更健康,更洒脱。
发表于 2010-3-2 14: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陈全林老师的一篇文章,他的观点正是我一直在思考的:

2010年03月01日(2010-03-01 00:14:40)
标签:养生杂谈  

                        益生文化网站全林按:本文是我为《益生文化》本年第四期所写卷首语 ...
大理国桃花源 发表于 2010-3-2 00:10


锻炼、健身是需要的,但不是万能的,不少修炼名家没能长寿,反倒是农村不识字的老头老太,劳动,心态好,健康长寿。养生的同时,对生命做些深入的思考,把调心、调身、调息综合起来,那些练太极拳的人做到了调身,那些辟谷服气的人做到了调息,像丁聪老人那样的人做到了调心。三调都做到了,也许会活得更健康,更洒脱~


桃源说得好,三调做到啦,自然就更健康啦~
发表于 2010-3-2 15: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学们真棒!
看到了陈全林老师的文章,的确很好,引人深思,我理解,其实真正的健康不仅是肉体上的不痛不痒、没病没灾,更主要的是精神上的宽容、豁达、善良、奉献等等美好的品德。
发表于 2010-3-2 16: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俺也在推广,只是现在自己学的不好,我倒是从小就特别喜欢中医,而且亲眼看到父亲治好了瘫痪在床的人,虽然父亲不是医生,但他用的是中药而且是自己琢磨出来的方法
发表于 2010-3-2 16:32:45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且父亲的胃病也是中医治好的!
发表于 2010-3-2 16: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小时候看病都是找中医,只可惜中医的后代都学的西医,以前比较牛的中医都已经过世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用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灏忛粦灞|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 苏ICP备09036564号  )

GMT+8, 2025-9-14 07:54 , Processed in 0.05337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