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这个例子也说明,在中医里,确实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生理系统,一个是解剖生理系统,一个是藏象生理系统。虽然两者用词相同,但指示的对象则完全不同,中医“五藏”不等同于解剖五脏。
第一、在中医里五藏与五脏名同义不同。
《内经》中在使用五藏、五脏时比较混乱,有时 用五脏,有时又用五藏,好象没有一定之规,二者都指心肝脾肺肾。《素问·六节藏象论》中岐伯在回答黄帝提问“藏象者何?”时,已经明确地将“五藏”通义为 五脏。《黄帝内经研究大成》中总结说:“不论是写作‘脏’,还是写作‘藏’,在读音与字意上,均同腑脏之‘脏’”。
虽然“五藏”与“五脏”同名,但这两个词在本 意上与现代解剖学上的五脏却不同义,这一点读者们必须切记。因此人们在读《内经》时,最好将所有的“五脏”都读作“五藏”这样这可以避免引起混乱。其实从 《内经》的篇目标题可知,《内经》中直接用到“五藏”的篇目有很多,《五藏生成篇》、《五藏别论》、《六节藏象论》、《玉机藏真论》、《藏气法时论》等。 而整部《黄帝内经》没有以“五脏”而立篇名的。因此我们认为,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五脏在内经中都应该称五藏,而不应该称五脏。
第二、中医五藏与解剖五脏不是一回事。
虽然《内经》之五藏指的是心、肝、脾、肺、肾,但它们绝不是解剖意义下的五脏,也可以说《内经》五藏并非血肉五脏。
1、《内经》五藏与解剖五脏不对应。人体心肝脾肺肾五个器官,在解剖上已经相当明确,它们在腹腔中有固定的位置,是不可更改的。但《内经》五藏不能对应解剖学上的结果,“左肝右肺”就与解剖学相违背。
2、《内经》五藏在功能上要大于解剖五脏。虽然五藏与五脏所指对象相同,但在功能上,五藏要大于五脏。例如,在《内经》在论述心时,除了“心生血”、“心主脉”似乎与解剖学的心脏相同外,其它功能一概不同:
《素问·宣明五气》:“五藏所藏,心藏神……”
《素问·本病论》;“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神失守位,即神游上丹田。
《素问·宣明五气篇》“心藏神”、“心主脉”
《灵柩·邪客》“心者……精神之所舍也。”
《灵枢·脉度》“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味。”
《素问·脉要精微》“心为牡藏,小肠为之使,故曰小腹当有形也。”
《灵枢·本输》“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府。”
从上引《内经》关于心脏的功能,它明显与解剖学心脏功能不对应,要远大于解剖功能的范围,其它各藏也有这类情况。所以从功能上看,《内经》五藏与解剖五脏就不是一回事,它们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中。
第三、五藏应该化义为神、魂、魄、意、志。
解剖五脏指心肝脾肺肾及相关的生理功能,这点很确定。但《内经》五藏却不仅仅指心肝脾肺肾,或者说它主要不是指心肝脾肺肾。那么五藏主要指什么呢?
现 代有些人认为,《内经》中之所以要用“藏”,取意为五脏深藏于体内,外面看不见,故曰藏。持这种看法的人还真不少。但这样就不对了,大肠、小肠、三焦、 胆、胃、膀胱等六腑同样深藏于人的体内,没有见过谁的胃长在体表的,为什么六腑不叫“六藏”呢?可见用字面意思来解释“五藏”是行不通的。
《内经》之所以称为五藏,那是有特指的,它指的就是神、魂、魄、意、志五神,称为藏象五神,或五藏神,除此之外的藏精、藏气、藏血都与藏神有关。
《素问·调经论》曰:“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
《灵枢·本神》曰:肝藏血,血舍魂;心藏脉,脉舍神;脾藏营,营舍意;肺藏气,气舍魄;肾藏精,精舍志。
《素问·经水》曰:“五脏者,合神气魂魄而藏之。”
《灵枢·本藏》曰:“五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也。”
《灵枢·邪客》曰:“心者,五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
或者有人认为,神魂魄意志代表的只是人的精神 现象,不能作为人体某种器官名称。其实这是个习惯问题,现代人们一提到床,马上会想到睡觉时的床,脑海中不会再有第二个念头,其实在唐代以前,当人们说床 时,指的却是某种板凳,这种板凳是从西域传过来的,故而又称“胡床”。根据《内经》的通篇理论构架,“五藏”可以通义为神、魂、魄、意、志。最主要的是, 在《内经》中“五藏”是个系统,而不仅仅是五个点或者五种精神现象,它们是一个运作正常的系统,完全有器官的功能与作用,只是很难讲述它们的形态组织。
生命之轮
藏象五藏也指心肝脾肺肾,但它又不是我们熟悉的解剖意义下的心肝脾肺肾,完全是两回事,这一点大家必须明确。其实藏象中的五藏有两层含义:
五藏的第一层含义,它主要指藏象系统中的五条经络,即手少阴心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这五条经络的不健康状况,都可以反映到解剖五脏中。比如说,当手太阴肺经遭遇伤寒、温热,它会表现于肺部。
五藏的第二层含义,是指藏象系统作用于人类解 剖形体上的五个功能点,或者说五个功能的折射区。举个例子,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五道激光束,这五道激光束落在月球表面上会有五个落点。光在月球上的五个落 点,就是解剖系统的五脏,而地球上的五个光源则是藏象系统的五藏。也就是说,我们是藏象系统的影子,解剖五脏是藏象五藏的影子。因此,藏象五藏与解剖五脏 没有一一对应的空间关系。当我们说藏象五藏中的肝时,绝不在解剖五脏肝的位置上。
那么,藏象五藏在人体中的什么位置呢?它又是个什么样的形状呢?根据中医的理论,我们认为藏象五藏就在人体的中部,大致相当于腰部,其形状则象个圆轮。
在中医五藏学说中,心是其余各藏的领导者, “心者,君主之官”、“藏真通于心”、“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肺是仅次于心的“藏(脏)”,它好象朝中宰相,古代时右为上,故左肝右肺。肝的地位居 肺之下,脾又再次之,肾主外。各藏按照五行相生相克关系排列,我们意外地发现,五藏像个轮,其形状好象佛教中的万字符,我们把这个轮称为“生命之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