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辛卯年 己亥月 丙寅日 兑卦)
早餐:扁豆粥、儿子的剩卷心菜猪肚莲心烂糊面。
午餐:三鲜面条(黄花菜、黑木耳、生麸)。
下午:剩的人参莲藕水、人参桂圆麦冬水。
晚餐:剩扁豆粥、剩红薯粥。
睡前:人参桑葚水。(已煮好,待会儿喝)
穴位
白天:
1、瘦身穴+太冲。
2、收敛风木:蠡沟、阴包。
3、神门、右少海。
4、除头晕:右阴陵泉、三阴交、箕门(桑葚粉)。
早晨起床仍有头晕。加贴脾经右阴陵泉、两三阴交,箕门贴桑葚粉,头晕减缓,但中午起又明显,喝人参桂圆麦冬水,隔一小时又喝,午睡后头不晕了。
晚餐后又有点头晕,食物里有海带,琢磨这头晕是否气往下行所致,但观前两天饮食,由食物引气下行并不明显,应是天时所致。燥金季节,人体之气开始收敛,秋收冬藏,为后面的收藏作准备。这一收敛,体端之气沉降,气不足的人便露出端倪,且今天脚趾那儿的麻又显现,说明血也有点亏,这可能跟刚结束的经期有关。
今早睡醒前,脑子里有股能量在说,“赤豆、海带、薏仁米一起煮了喝,除湿。”醒来觉得这月风木之气蛮多,加薏仁米似乎不合适,下午煮了赤豆海带汤,燥金时节除湿是不错的,但这也是引气下行,此刻想着想着,又觉得薏仁米应该放进去,风木向上么,不至于引气下行过多。
莲子百合羹,不知为何这两日很不情愿喝它。今天又没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