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时间医学,看基孔肯雅热的预防
最近,基孔肯雅热流行。
百度这病,显示如下结果:
“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一般为2天~4天,也可长达7天至12天。其主要症状有发热、关节痛、躯干部皮疹等,可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结膜充血、腹痛或出血症状。初期症状容易与感冒、关节炎、登革热等病混淆,导致误诊,恢复期可长达几周至数月,甚至3年以上,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多为对症治疗。”
从时间医学的角度,我们来分析一下上述疾病流行时间与症状。
目前正是此病的流行时间:乙巳年 癸未月。
乙,金不及,肺弱。
未,后天兑卦强,从而,先天兑卦弱,也意味着肺弱。
癸,洛书里对应4,全面覆盖于先天兑卦的上方,抑制先天兑卦的肺。
巳,风气重,也容易抑制先天兑卦的肺。
这次,在中国,此病首先在广州地区流行。
广州,是辰---乙---先天兑卦的地区,与乙有关。
很显然,从时间上看,此病与肺的关系极大。
从症状上看,此病有关节痛,而《黄帝内经》说,“肺主治节”,也就是肺管理关节。“躯干部皮疹”,传统中医说,“肺主皮毛”。至于发热,肺为兑卦,兑卦是火气的控制卦,兑卦弱,本身就是发热的一种因素。
从这些症状来看,跟肺的关系,也非常密切。
蚊虫是基孔肯雅热的主要传播媒介。
在《栾博士外感治法》这书里,我肯定介绍过蚊虫叮咬引起皮肤损害的治法,那就是:艮宝贴两髀关穴。
髀关穴是胃经穴位,它是卯上寅的穴位。髀关穴管到体表,而“肺主皮毛”,肺经起源于胃。所以,这穴位,通向肺。-----蚊子叮咬,病毒侵入髀关穴,由髀关穴主管的经络领域,入肺,损害“肺主皮毛”与“肺主治节”的功能。
综合上述疾病起因、流行时间、地区、疾病症状等,可见,这病的预防与治疗的主要关键在于:肺。
预防的方法:
风水方面,在卧室的东南方位,地面上,放两斤芦苇根,敞开放着。
饮食方面,兑卦芦根茶,成年人一天两次,每次三包;儿童一天两次,每次一包。或者自己用干芦根熬水喝,成年人每天两次,一次50克,儿童一天两次,每次20克;煮开后再煮10分钟即可,不可久煮。新鲜豇豆、豌豆、新鲜百合等对肺有益的食物常吃。肺为娇脏,最怕火气,戒掉辣椒大蒜韭菜葱以及各类香料煎炸烧烤等火气大的食物。不要吃鸡蛋。
穴位方面:
艮宝贴两髀关穴-----先填实髀关穴所管的经络领域,即使蚊虫叮咬,人体也会及时驱除相关气息,不让蚊虫叮咬的气息深入到人体影响肺。药材的话,用没发芽没发青的土豆切片外贴。
兑排贴两太渊穴和两鱼际穴-----先增强肺自身的能力,倘若有这病毒进来,人体有能力及时驱逐。
兑排贴身柱穴-----增强人体督脉上监控肺的穴位的能力,也是有病毒进来,及时驱逐。药材的话,用质量好的干芦根捣软外贴。
治疗的方法:
在预防的方法基础上,加大补肺的力度,全部的肺经穴位,都贴兑排,四小时换一次。同时,也兑排贴两腕骨穴。
-----。
留言,请去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