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70
- 在线时间
- 678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6-5-19
- 注册时间
- 2010-2-25
- 积分
- 1374
- 贡献
- 10
- 精华
- 0
- 帖子
- 1213
- 积分
- 873
- 威望
- 26
- 金钱
- 213
- UID
- 5633
- 在线时间
- 678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6-5-19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1374
- 帖子
- 1213
- UID
- 5633
|
本帖最后由 崇山 于 2011-5-26 21:45 编辑
又到槐花盛开时,家乡的槐树该是花开似雪了。
五一小长假带着妻儿到临近的城市游玩,还未成行,母亲打来电话,说老家的槐树开花了。本来打算回老家的,听说要出去旅游,母亲依然理解,一再叮嘱照顾好孩子,注意身体。说道槐花,我说想吃母亲蒸的槐花菜,在这个槐花盛开的季节不能吃母亲做的槐花菜真不过瘾。母亲笑说让父亲送些来。我连忙拒绝。五一交通繁忙,父母年已六旬,如何能让他们为这点小事奔波?何况大街卖槐花多的是,我只是在回味一种感觉,一种思恋的情结。放下电话,心中就有一种暖暖的感觉涌上心头。
家乡在黄河故道上。多年前,为了防风固沙,家乡的大小沙丘上全部种上了刺槐树。一是因为槐树耐干旱,二是槐树的木质较好,既可用于建房的梁檩,同时可以做家具、门窗,虽然做出的家具沉了点,但是老百姓讲究个结实耐用,所以槐树就成了治理风沙的主打树种。那时家乡的房前屋后和有沙丘的地方,全部种上了刺槐树。
留在心灵中最深的记忆是春天拿着小钩去采摘槐树的槐夹,就是槐树的种子。因为当时学校正在组织“采种支甘”活动,就是在把中原的树的种子运到甘肃,治理那里的荒漠,所以春天采摘槐夹就成了一项政治活动。因为很积极的采摘了一麻袋的槐夹,受到了学校领导的好评,还被市教委授予“采种支甘”先进个人。拿着荣誉证书的时候,高兴的心情难于言表。现在那个荣誉证书还放在书架上,每每看到,就想起了采摘槐夹的事情。另一个最深的记忆就是每年的农历三月底吃上母亲做的槐花菜了。
每到那个季节,如雪的槐花纷纷扬扬的绽放。一串串槐花如冰雕玉琢,微风吹来,又似千万只玉蝶翩翩飞舞。记得小时侯,每当放学就会同小伙伴挎上篮子,到村外的小河边、沙岗上采摘槐花。我们用长长的竹勾拉弯槐枝,把一串串芬芳的槐花采到篮中,槐树枝上有弯弯的刺,不小心会把手挂出道道血痕,几乎每个人的小手都会挂彩,农家的孩子不娇气,望着一篮篮洁白芳香的槐花,每个人的小脸上都挂着笑意,然后一路欢歌,一路芬芳的回家,看母亲赞许的目光,听母亲甜甜的夸奖,心里美滋滋的。母亲也会蒸香喷喷的槐花菜来犒劳我们谗谗的小嘴。
在那个苦难的岁月里,在青黄不接的春夏交替的时节,槐花曾经挽救过无数的饥饿的命运。家乡的土地贫瘠,加上水力灌溉条件不好,在生产队里的那段时光,每个人都吃不饱。于是槐花成了救命的应急的食品。这时母亲做的槐花菜就成了我们一家六口的美味佳肴。母亲把摘下来的槐花去掉叶子和花柄,一个个洗干净,放到开水里焯一下,再放到凉水里凉一下,然后捞出来,用力把水挤出来,散开,放上盐,加点蒜汁,滴上几滴醋,搅拌一下,槐花的清香就出来了。每每这时,我们姐弟几个就早早的闻香跑进厨房,未等母亲盛到盘子里,就下手抓着吃了起来。闻者槐花的香味,吃到嘴里更加的香甜。那是一种清香中有股甜甜的味道,就连打嗝也是槐花的香甜,给我留下了深深得记忆。
回忆总是甜美而幸福,生活依然是忙碌而平淡。
旅游刚回到家,突然听到敲门声,父亲笑呵呵的站在门外,手里掂着一篮槐花和大大小小的袋子,“想不到把,这是我和你娘一大早起摘的新鲜槐花,这是在咱村里养蜂那里买的槐花蜜,吃蜂蜜润嗓子……”父亲大袋小袋的往屋里摆着,我不知道他是如何把这么多东西给运来的,父亲花白的头发在我眼前晃着,那双长满老茧的大手挂了几道血痕,父母啊,只为一句玩笑,你们如此挂心。不知道母亲那双粗糙的老手又扎了几个新刺?
捧一捧槐花,芳香浸透心田。 |
-
总评分: 威望 + 6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