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与时空的奥秘

 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727|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弟子规》为什么要求孩子“父母呼,应勿缓”?(转帖)

[复制链接]

10

主题

0

好友

1499

积分

在线时间
296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9-23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13
帖子
89
UID
50489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4-2-15 11:18:5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今天跟大家聊聊《弟子规》吧,随便聊,我的国学功夫不深,但是因为昨天看到网友互动踊跃,有那么多的讨论,超出我的想象,我把我想的写出来,供大家探讨。
  很多人找我询问他们身体问题,我在看到这些成人的时候,看到他们因为自己的性格或者习惯而病,比如,比较容易抬杠、喜欢看别人的坏处、对自己利益患得患失等等,久久之后自己的负能量越来越多,这样身体怎么能好呢?可是他们却对自己一点儿办法都没有,因为自己的思维习惯改不了,这不是吃药能解决的。我心里很是觉得可惜,心想,确实这些很多都是小时候养成的,真想让时光倒流,让他们的父母再培养他们一遍,可是,人生不能重复,现在可能他们要下大力气,自己修改(我相信绝大多数人压根改不了)。所以我很希望能提醒现在的父母些什么,否则,孩子未来痛苦,一定不是家长希望的。
  《弟子规》现在全国很多学校都在学习,但是很多家长并不认同,他们认为它束缚了孩子的天性,培养了孩子的奴性,是糟粕。我觉得这么想的人很多,这是现代中国很多人对儒家的看法。那么,真是如此吗?这《弟子规》到底里面有什么道理呢?是否可以用来培养孩子好的品性呢?我们可以探讨一下。

  我们来看看这一句:“父母呼,应勿缓”六个字。
  这句的字面意思是:对于父母的呼唤,做孩子的,应该立刻回应,不要让父母等待。
  为什么要做到这些呢?有的家长立刻提出,这种对父母的绝对服从,会不会让孩子丧失自我?会不会太严厉了?

  我先给大家讲个真实的例子。曾经有位朋友,听完我的课后,一定我请我帮助分析她的女儿的皮肤问题,其实我特别忙,那天真的是挤出时间,在路过一个什么地方的时候,提前说你也来吧,我顺便看一下,结果这孩子来了,吓我一跳,不是她身体有什么问题,是她的情绪,这孩子上初中吧,脸色是铁青的,头发下垂遮盖到了眼睛边缘,没有一点笑容,她妈妈让她与我打招呼,她嘴里只是哼了一声,然后她妈妈在与我寒暄的时候,她把头趴到桌子上,左右滚来滚去。最后我简单分析了一下,告诉这个孩子饮食应该注意什么(其实根源是情绪,但是我觉得这孩子我的能力找不到开解的方法),最后告别,她妈妈对她说要谢谢叔叔,她眼皮都没抬,铁青着脸,一言不发头一扭就走了。她妈妈整个过程都很尴尬,一直在对我说现在的小孩子个性特别强。
  这次的事情,令我印象深刻,这种个性我首次见识,这个孩子的当天表现,可以说是毫无最起码的礼貌,对她母亲希望她做到的,她一样都没有做到。可能这个孩子不想来,是家长硬拖她来的,但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就可以极其消积对待吗?这样的情况长大了就会自然好转吗?说实话,我当时觉得这个孩子以后可能难以融入社会的。如果这样进入社会,会完全不被接纳的。
  我也很清楚,这个孩子不是青春期叛逆个性强等等,她的这种作为,不是一两天形成的,形成原因应该贯穿整个教育时期。

  再讲个成人的事情,一个硕士毕业生,到了单位,有一天领导让她送一封文件给合作单位,可能这位毕业生觉得应该有比自己职位低的人去,比如办公室打杂的,自己是硕士毕业生,干送信这个活儿太丢人,所以很不愿意去送。那么,在工作里面对自己不喜欢的,就可以不去做吗?这位硕士生是怎么做的呢?她领了任务,很不开心,就开始摔摔打打把东西往桌子上扔,表达自己的不满,然后在离开时,把门很重地“咣”地一声关上,把经理吓得不轻。大家看,这就没法儿说了,您碰到这么一位下属会怎么办呢?反正我觉得这个领导没有培养这个学生的“自我”、“个性”,几次以后,立刻劝她离开了公司。
  那么我想,这个毕业生的问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仅仅是长大以后才这样的吗?我想大家都理解,应该是在家里做儿女的时候,脾气就已经形成了。
  所以中国人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不无道理,因为,很多心理思维惯性,已经在儿童时期奠定了。

  那么,这句:“父母呼,应勿缓”培养的是什么样的思维习惯呢?
  大家可能会说,培养的是服从的习惯。我说,这可能只是表面含义,再深一层,培养的是:自己是与他人一体,要互相合作的思维习惯。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和别人是一体的,大家活在一个圈子里,你影响我,我影响你,没谁自个儿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不与别人发生关系。在这样的圈子里,别人对你如何,基本上取决于你对别人如何,大家还别不信,这是一个互动的圈子,你发出什么样的信息,最后都会回馈到你身上。比如,你骂人,整天骂,结果如何?别人都会微笑对您?不会的,难道大家都是欠着您的?所以,别人也会用不愉快的态度对您。
  因此,这是一个互动的圈子,谁都跑不出去,您要想生活幸福,嘘,记住秘诀:您必须和大家一起建立一个良性的互动关系。
  比如,您在需要别人配合您工作的时候,向别人发出请求配合的信息,那么,别人会前来配合吗?
  我看,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平时别人需要配合工作的时候,您对其他人的反应。如果平时与同事就有非常好的互动,大家感觉彼此和谐顺畅,很开心,那么,您发出请求信息的时候,别人当然也会欣然而至。
  这是人世间的规律。

  那么,这种良性的互动,是怎么形成的呢?其实要靠您平时的思维习惯,不是强迫自己这样做的,是习惯,您有个别人需要的时候,积极配合的习惯,这是思维惯性。而这个惯性,很大程度上可能来自少年儿童时期。
  思维习惯有这么重要吗?可能国外的心理学家的实验有利于我们理解它。
  心理学家是一群很有探索精神的人(嘘,小声说,甚至有些变态),心理学家把猴子放在一个铁笼子里,猴子每小时吃240小饭团,小饭团放在一个小洞里,起初要30秒取到一个,这个速度只能吃到半饱。每天用这样的方式喂养猴子,那么,大家来猜猜,几个月后,发生了什么?猴子取得食物的速度会变快吗?
  答案是:猴子熟能生巧,取食的速度越来越快,直到吃饱。
  可是,这只是答案的一半,另一半答案令人吃惊,就是,当研究人员解剖研究这些猴子的大脑的时候,发现它们负责这一行动的区域的大脑皮层,明显变厚。
  这意味着,大脑结构的进化,并不是用了几代猴子,而是短短几个月。
  还有很多这样的实验,都提示一个结果,就是习惯会改变大脑结构,这就是为什么习惯就是习惯,而不是强迫自己去做的一样。反过来,这种大脑结构的改变,让你自然而然地去做,这是习惯。
  所以,大家看看,习惯有多么的重要。
  前几天,转发了一个微博,写的是两个大学同学,同班,一起进入同一个单位,一个处处仔细认真,一丝不苟;一个随意,完成工作就满足。若干年后,处处仔细的那个人,成为了一个著名品牌手机的老板,财产几十亿,另一个还在打工,每个月工资五千元。当然,并非钱越多就越成功,但是,论对社会的贡献,当然是前者多,因为养活了那么多的人就业,功德无量的。当时大家都评论,看来真是细节决定成败。可是我要我问大家,细节从何而来?是强迫自己去做的吗?这很大程度上,不是每次的强迫,而是来自于习惯,儿时养成的习惯。如果儿时就有这样的习惯,工作后再培养,则容易得多。而第二个人,则一直没有这样的机会,也没有争取,所以进步不大。
  回过头来,我们看看为什么要“父母呼,应勿缓”,其实,这是培养孩子建立一种习惯,一种别人有求,你要迅速回应的习惯。这是与别人良好互动的开始,如果您与自己最亲近的家人有如此的互动,那么,这只是一个演习,当它成为一个习惯,您在成人之后的工作中,习惯会帮您的大忙,会令您更好地进入与周围人的良性互动中。
  现在的孩子,因为多是独子,所以家长呵护会很多,所以很多孩子是以自己为中心的,孩子不大会与别人分享,当我呼唤别人的时候,别人要立刻到位,比如喊父母,父母要马上出现,这是“儿女呼,应勿缓”,然后当父母喊我,却因为玩游戏而不理睬,或者“别喊我,没看见我正在过关吗?”这样就不是互动关系,而只是单方面的,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我们现在看大学毕业生在单位的评价就知道了,曾经有凤凰卫视的一个朋友对我说:“现在的孩子怎么都这样,平时需要我这个前辈时,我都立刻去帮忙,但是那天在电梯里,我拿着很重的摄影设备,旁边的年轻人都看着,没有一个说句话说要帮你一下,太寒心了!”这就是独生子女的家庭,对孩子没有培养出“分享、互助”这样的思维习惯,而是觉得世界都是来该帮助我的。这样,他的良好互动越来越少,何谈职场生涯的幸福与成功?

  另外,我们中国过去有个词,叫“规矩”,规是圆规,是画圆形的工具,矩是画直角或者方形的工具尺,这词讲的是每个人在社会中该遵守的规范,严格地说,“父母呼,应勿缓”也是一种规矩,过去规矩是家长告诉孩子比较遵守的,比如,我小的时候,父母就告诉过我们:见到客人要鞠躬问好,吃饭时筷子不许插到饭碗里面,不许敲碗,走路老人先走,吃饭时老人先动筷子等。这些,是家长告诉我们必须要遵守的,往往在没懂为什么的时候(当然懂了更好),就开始必须遵守了,这叫规矩。
  但是现在,很多家长认为规矩是没有用的,让孩子遵守规矩,会使得孩子丧失“自我”,没有个性。可是往往矫枉过正,很多开始开始成为家里的中心,吃饭没有时间点,大家吃饭了,喊孩子,孩子往往玩得正开心,不加理睬,等过了一个小时,孩子饿了,家长再重做饭;家里吃什么,完全孩子说的算,孩子想吃什么家里立刻就去做,不想吃的,做好了一口不吃;吃饭时孩子吃第一口,老人都要等着等等,总之家里孩子是中心,孩子在家里是小皇帝,性格张扬,完全是世界的中心。可是,到了幼儿园或者学校,孩子却完全是另外一个模样,因为那里不以他为中心,没有人像家里那样宠着他,所以他在那里无所适从,深受打击,往往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变得异常老实,服从,甚至丧失自我。
  这样的孩子,往往形成双重性格,遇到弱于自己的,张扬力量去欺压发泄,遇到强于自己的,性格立刻变得懦弱谦卑。两种力量冲突,往往会令他们找不到自我。
  当然,家里的气氛是有异于学校等社会的,但是,我们应该想到家里可能也是一个教育孩子适应社会的演练场,在这里稍微学会一些规则,一些规矩,使得孩子知道有这些社会规范的存在,这对孩子适应社会还是有好处的。
  总之,社会是个协作的大家庭,在社会组织运转时,规则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在儿童时期,能够了解到我们都是一体的,要和谐互动,同时在这个阶段培养出一些互相良好沟通的习惯,这可能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父母呼,应勿缓”很可能有着很深的意义,我们现在可以用心理学等来分析,古代可能比较朴素,有效的,就留下来了,如果不懂里面的深意,我们可能会觉得它死板,把它当做糟粕扔掉的。

  顺便说句,在讨论是否要教孩子规矩的时候,我用家里人吃饭做例子,有的家庭到了吃饭时间,孩子玩得高兴,因为长期没有给孩子规矩,一切按照孩子的意愿来行事,所以孩子往往怎么喊都喊不动,他要一直玩到自己饿为止,然后家里再给他重新做饭。那么是否要求孩子按照规矩必须来吃饭?有教育思路认为可以由着孩子,孩子饿了再吃,认为这样可以保护孩子的自我。其实,从医学的角度,要养成定时吃饭的习惯,因为吃饭时间会有节律,如果到了吃饭的时间没有吃饭,身体会照常分泌胆汁、胃液等,胆汁分泌却没有食物,成人日久会胆汁蓄积出现结石。胃液分泌却没有食物,如果时间长了,会消化胃黏膜,造成损伤,然后身体修复,再损伤,再修复,在反复的长期的炎症修复中,细胞变异机会增加,会导致胃癌。所以胃癌,与饮食不规律有密切关系,这是肿瘤医学给我们的信息。而规律的饮食习惯,很可能来自童年。当然,长大了,也尽量不要因为工作而改变吃饭节律。
  以上这些,是写给家长朋友的,写的是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这些内容的原因,这些内容里面是有道理的。至于怎么学习这些内容,家长可以采取什么方法,以后我们会探讨的。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养育孩子的心得经验,我不必操心,谁都知道风花雪月要比坐着写字舒服,但是看到那么多大人有着执拗难以调整的心态,看到他们因此而生病,心中希望现在的家长可以让孩子日后避免,所以写了这么多,没有教育的意思,只是启发,希望大家多多探讨

0

主题

0

好友

953

积分

在线时间
268 小时
最后登录
2017-9-20
阅读权限
70
积分
40
帖子
75
UID
51450
7#
发表于 2014-2-19 23:02:43 |只看该作者
只要体质改变,人的性格自然改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411

积分

在线时间
93 小时
最后登录
2015-5-18
阅读权限
200
积分
10
帖子
53
UID
61131
6#
发表于 2014-2-18 21:04:43 |只看该作者
菲常赞成栾博士的观点,我从小对家庭的教育,心中有说不出的委屈,非常受压抑.现在知道是身体的体质出了问题,那时候不懂这些,也得不到理解克制不住自己发脾气也没用-----只能把-所有的气都闷在身体里面,使得自己非常痛苦----气闷伤身,久而久之,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了严重伤害, 非常无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492

积分

在线时间
105 小时
最后登录
2016-5-21
阅读权限
200
积分
10
帖子
37
UID
59174
5#
发表于 2014-2-18 11:59:13 |只看该作者
是不是会互相影响?
习惯会影响人的体质和性格,体质也会影响人的性格和习惯?

点评

天灵宗宗主  体质才是决定性的。  发表于 2014-2-18 12: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0

好友

2992

积分

在线时间
806 小时
最后登录
2020-4-6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1563
帖子
1656
UID
246
4#
发表于 2014-2-16 14:14:26 |只看该作者
       跟一个朋友聊天,因为他是一位资深心理学家,中科院特聘心理学教授,曾经对外交部进行过为期半年的培训。他说过,人生下来就是不一样的,(这一点我们大家显然都知道),更让我震撼的是他说了一句话,说有些人生下来就是反社会反人类的,是准备进监狱的。当然这句话也就是朋友之间说说,因为他接触过这方面的案例,对他们来说,对于这样的人,他们也是无能为力的,专业的心理介入也解决不了问题,他说这个跟家庭教育是无关的。
     我想这个表面上看来是跟家庭教育无关,可能只是跟这一世的家庭教育无关而已。他说怀孕期间积累的负面情绪都有可能影响胎儿,从而导致这样的后果。

    每天让自己开开心心的,实际上不但为自己造福,实际上为家庭造福,为世世代代造福气呢。

点评

再修观音山  是有这个说法,命书中叫天罗地网,就是怎么也要进去的那种人。  发表于 2014-2-17 22: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66

主题

0

好友

5万

积分

管理员

论坛总管

Rank: 9Rank: 9Rank: 9

在线时间
6264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11-21
阅读权限
200
积分
14907
帖子
28372
UID
1
3#
发表于 2014-2-15 19:50:25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认为:人的性格是从小教育出来的-----但事实上,教育仅能够让人形成表面上的现象-----对多数人来说,并不会触及人的根本。

比如,有一个人,心气很虚,对某些事情,自然而然的生气,非常生气----而她打小接受的教育却是:做人切不可在别人面前表现出生气的样子,那样很没教养------内心里非常生气,而教育却让她绝对不可以在人前表现出生气,于是,她非常努力的克制自己------所有的气都闷在身体里面,使得她非常痛苦----气闷伤身,久而久之,会对她的身体形成严重伤害。

遭遇同样的事情,另一个人,心气足,虽然从小并没得到什么要在人前温文尔雅的教育,但是,心里却一点儿也不生气-----不仅对健康没影响,而且,本身就没生气,自然在人前正常表现。


人的根本性的性格,是体质决定的-----而不是教育决定的。与其去努力的教育孩子什么,还不如教会孩子:想要什么性格,便努力去吃什么东西贴什么穴位呢------比如,想要一个做事磨蹭的孩子做事快些,只要贴两太渊穴补肺气就行;想要一个总是感叹时光飞逝的人改变,只要贴两太冲穴补肝气就行;想要一个人没那么醉心女色,只要用光明贴两光明穴使得自然没那么多性欲就行------诸如此类,只要体质改变,人的性格自然改变。

栾博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0

好友

1381

积分

在线时间
409 小时
最后登录
2016-4-5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10
帖子
377
UID
60492
2#
发表于 2014-2-15 16:43:3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弟子规,规规矩矩,很离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412

积分

在线时间
134 小时
最后登录
2015-4-16
阅读权限
200
积分
15
帖子
21
UID
53775
1#
发表于 2014-2-15 14:35:28 |只看该作者
很有见地,打印回家学习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用中文注册

手机版|Archiver|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 苏ICP备09036564号  )

GMT+8, 2024-11-23 13:19 , Processed in 0.10666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Licensed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