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50
- 在线时间
- 1048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6-10-21
- 注册时间
- 2009-5-3
- 积分
- 574
- 贡献
- 0
- 精华
- 0
- 帖子
- 498
- 积分
- 4487
- 威望
- 1719
- 金钱
- 800
- UID
- 151
- 在线时间
- 1048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6-10-21
- 阅读权限
- 150
- 积分
- 574
- 帖子
- 498
- UID
- 151
|
本帖最后由 翠绿葱茏 于 2013-3-5 19:35 编辑
2013年2月27日,上午10点多,发现家里小震妞发烧了。退烧外加其他症状的治疗,总共历时一周,这次的治疗并不干净利索,让我觉得自己还得好好补益,多多学,多多练。下面是整个治疗过程,写出来,欢迎大家来点评,指出我的不足之处,大家共同进步。
发烧前几天:
有喉咙轻微痒的情况,左尺泽贴养肝贴后好了。
发烧前一天:
曾经未穿鞋在地砖上站了一两分钟左右,当时地砖很凉,孩子的脚摸着也很凉,她本身生日里有2个寒水,怕她因此受寒,于是除寒贴贴了两侧足通谷穴。当天中午1点钟贴的,第二天上午9点多撕下来。
发烧第一天, 2013年2月27日(癸巳年,甲寅月,甲子日):需要处理的情况是发烧、轻微喉咙痛,零星的小咳嗽,舌尖轻微痛。具体如下。
上午10点15左右(己巳时):发现发烧了,体温38.2,双手凉,人感觉有点冷,轻微喉咙痛,零星的小咳嗽(大约每隔2个小时内听到咳嗽1-2次),舌尖轻微痛,脸不红。
闻了下口气,没酸腐味。
把脉,觉得脉象不乱,暂时排除迷信因素。
因为孩子当时手凉,无法分出是手心热还是手背热,也就无从判断是发烧在外还是发烧在里。
检查各条经络的经穴,由于孩子配合度不好,查不出结果。
分析了生日和发病时间,得出金太过,木不及, 火不及,土太过,4 个风木,2个寒水,1个相火,1个君火。按照原因的可能性从大到小,初步排了个顺序:
1、风气。(理由:4个风木,现在又逢风木主气的季节);肝弱(理由:木不及,同时受到金太过、土太过、4个风木的三重夹击);心弱(理由:火不及,同时受到金太过的反克,以及1个君火牵制,主神震卦被削弱。)
2、火气(理由:风木司天相火在泉,本月又是寅月。)
3、寒气(理由:生日里带有2个寒水,发烧前一天受过寒,但已经做过除寒的处理,所以可能性不是太大。)
4、积食(这个可能性很小,因为饮食很注意,也没有闻到口气,但也不排除那种比较隐蔽的积食,这个记得好像宫博士有案例记载)
初步分析了原因后,就开始先按照风气、木不及和火不及治疗。
上午10:30左右:贴穴位:八大原穴。祛风贴贴左劳宫穴、左行间穴。养肝贴贴阴包穴、左尺泽穴、右曲泉穴。养心贴贴心经(左少海穴除外)。
中午11点:午餐喝了200毫升浓米汤(150克东北大米熬的),然后就躺下睡觉了。
下午1点多(辛未时):醒来量体温升高到39.2度,脸已经滚烫通红,手心手背差不多热,身上摸着正在出汗。
下午2点多:喝红高粱米汤,喝后开始持续出汗1小时,但体温维持不降。
下午3点多(壬申时):仍然39.2度。持续汗出热却不退,根据这点,基本可以排除寒气的因素,觉得火气的可能性比较大。于是调整方案,增加去火的治疗,具体是增加侠溪穴和液门穴贴养脾贴,喝莲藕水,其它已经贴的穴位贴维持不变。
下午5点多(癸酉时):体温38.4度,脸还是很红。体温下降说明去火有效果,于是打算加强去火的力度。
晚上6点:胆经、任脉的重要穴位都上养脾贴,其它已经贴的穴位贴全部换新帖。
晚上7点多:吃晚餐,大米做的浓米汤。
晚上8点多(甲戌时,心包经当令):体温反弹到38.9度,脸还是很红。体温的反弹很让我奇怪,明明下午去火有效果,为什么加大去火力度后反而体温反弹了。我想来想去,可能有2种原因:1、此时心包经当令,风气盛,风助火势,时间因素抵消了我之前去火的效果。2、可能下午五点多的38.4度是体温计夹得不准确,没量准。我觉得第1种原因的可能性比较大。
晚上9点以后(乙亥时):增加补心补主神的力度,喝生脉饮2次,体温维持在39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