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与时空的奥秘

 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0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穴位压痛诊断学

[复制链接]

4

主题

0

好友

40

积分

在线时间
14 小时
最后登录
2010-12-13
阅读权限
50
积分
26
帖子
10
UID
1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20 22:51:15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检查方法和诊断步骤

  穴位压痛诊断和压痛等级,平定是辨病的主要医据。穴位压痛诊断共分两个步骤,一是穴位压痛检查和平级,另一是穴位压痛地分析诊断。检查体位,一般采用仰卧位和坐位两种,仰卧位主要用于检查胸腹,四肢。检查背部时,可患者骑椅而坐,双手抱于胸前,头稍前轻松衣。检查过程中,检查者应以拇指或食指的指腹在穴位上做按压或滑动检查,以发现穴位压痛,或凹陷结节等现象。

  穴位压痛平级标准分为四级,

  一般压痛为“一个加号”,

  明显压痛为“两个加号”,

  皱眉呼吸痛为“三个加号”,

  疼痛距按者为“四个加号”。

  分析时应全面考虑,对小刺激大反应的病人,要努力找出压痛最明显的穴位。

  大刺激小反应的病人出现穴位压痛点比较少而且压痛程度也比较轻。

  正常刺激正常反应的病人往往是“腧穴”压痛反应轻一些,而一些“郗穴”压痛比较明显,“募穴”反应往往比较正常。分析时,首先从36个穴位压痛反应点进行并为分析,找出患者主要的“病经”及其表里关系,然在36个穴位的分经基础上,在结合奇穴和特效穴出现的压痛反应及可构成明的诊断.例如呼吸系统的中府或肺俞出现压痛,配合库房穴压痛就能诊断气管炎:配合乌里穴压痛就能诊断为肺炎:哪一侧乌里穴压痛明显,哪一侧就是病侧对消化系统的胃病诊断要看中脘穴,肠道疾患要看天俞穴,心脏系统的疾病要看神堂穴,泌尿系统的疾病看肾俞穴,肝胆系统疾患要看肝俞、胆俞、胆囊点,妇科疾病看次髎和三阴交,骨骼系统疾患看肾俞和大杼,肛门疾病看大肠俞和孔最穴等。总之,基础穴结合奇特穴位压痛才能下诊断,在基础穴无压痛的情况下,只能说明有某种疾病的症状。

  为了进一步说明一些穴位的相对特异性和便于临床诊断,下面仅就新大郗、足临泣、脾俞、温留、阳陵泉等穴位作一些距体说明:

  新大郗穴出现压痛时,只能说明患者有癌症,但还不能做出定位诊断,只有配穴才能做出定位诊断。如新大郗穴配石管下腧,诊断石道癌,配肺俞诊断肺癌,配肝俞诊断肝癌,配中脘、承满诊断胃癌,配胰俞、地机诊断为胰腺癌,配生殖点诊断前列腺癌,配次髎、带脉诊断子宫癌,配天俞、大肠俞诊断为直肠癌。

  足临泣穴出现压痛只能说明患者有结石症,配胆囊点诊断胆石症,配子宫穴诊断肾盂结石,配盲俞诊断输尿管结石,配大巨穴诊断膀胱结石。

  温留穴出现压痛只能说明消化道有穿孔,配肝俞石管下俞诊断石道静脉曲张出血,配中脘、左承满,右溃疡点诊断溃疡穿孔,配中脘右溃疡点,右梁门诊断十二指肠求部溃疡穿孔,配天俞、大肠俞诊断肠穿孔。

  脾俞出现压痛或凹陷时,说明患者肌胀力低下,可能患有内脏下垂方面的疾病,配肝明穴诊断肝下垂,配太溪诊断肾下垂,配下垂点诊断胃下垂,配子宫穴、次髎、带脉诊断子宫脱垂。

  阳陵泉穴出现压痛时,只能说明患者消化道出血,但不能定位,配中脘、左承满诊断胃出血,配中脘、右梁门、右溃疡点诊断十二指肠溃疡出血,配阳陵泉穴诊断肠出血,配天俞、大肠俞诊断直肠出血。阴阳陵泉穴位比较明感,一般在“两个加号”以上者才能诊断。

  有些穴位压痛反应剧有双重形如透风穴出现压痛时,“一个加号”是头晕,“三个加号”以上诊断为美尼尔氏综合症。地机穴出现压痛在“两个加号”以下为四肢乏力,“三个加号”以上为急性胰腺炎。肝炎穴出现压痛在“两个加号”以内,说明目前肝功能基本正常。

  穴位压痛辨病诊断法是根据祖国医学经络学说中:“扶12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与直接”的理论。

  用拇指和食指的指腹在穴位上按压或滑动,已发现患者穴位压痛点,凹陷或结节,借以诊断疾患的一种方法。

  几年来,通过实践,体会到穴位压痛辨病诊断法据有方法简便,易于学习掌握和不受条件设备的限制的优点。它即适合医院又适合农村、工厂、部队,即有力于平时也有力于战时。查出的主要反应穴位即是诊断穴,也是对病人聚体治疗的穴位,而治疗效果如何,又是考验诊断准确与否的一个步骤。使穴位诊断和治疗有机的结合起来。

  从实践中初部体会到,用穴位压痛辨病诊断法诊断疾病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穴位检查时诊断正确与否的先觉条件。检查时要做到患者体位端正,肌肉放松,检查者取穴要准,初诊要得当(特别是发现穴位有压痛时)必要时可进行穴位对比和比较,以便确定压痛等级;

  2.分析诊断时,以基础穴为主,结合奇特穴位进行分析诊断,但要注意穴位压痛本身有一定的假阳性,这种假阳性可能造成错误的诊断。

  3.在对各种不同系统的疾病做分析时,以不同经脉的主要穴位为主,奇特穴为扶。但在临床诊断中有时奇特穴确能起觉定起疾病性质的作用;

  4.诊断结果可以为一种疾病,也许有数种疾病并存,但需分出主病和次病。一般反应最强烈(以患者自身比较)的穴位用来诊断主病,而反应一般的穴位则用来诊断次病;

  5.在临床适用节段可先用穴位诊断,然后在寻问病史,这样可以对照验证本法能否做出正确诊断,以便从中发现问题,不段改进。穴位压痛辨病诊断法虽经几年的摸索和实践,但从各方面来说还是初步的。由于水平不高,必有不少缺点,上代广大医务工作者批评指正,以便使它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15

主题

0

好友

129

积分

在线时间
586 小时
最后登录
2015-4-27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190
帖子
143
UID
7370
4#
发表于 2010-10-21 08:55:58 |只看该作者
还是很全面,很科学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主题

0

好友

4594

积分

在线时间
3563 小时
最后登录
2017-1-4
阅读权限
150
积分
3202
帖子
2715
UID
4987
3#
发表于 2010-10-21 08:01:11 |只看该作者
吓人的诊断学,唬人的诊断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0

好友

4621

积分

在线时间
2081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7
阅读权限
150
积分
2053
帖子
1926
UID
162
2#
发表于 2010-10-21 07:52:49 |只看该作者
楼主是学医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用中文注册

手机版|Archiver|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GMT+8, 2025-5-18 02:28 , Processed in 0.05786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