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与时空的奥秘

 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金光灿灿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除寒组合贴(穴位组合)

[复制链接]

92

主题

0

好友

203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17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2-6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3061
帖子
2477
UID
5322
13#
发表于 2010-3-13 17:07:00 |只看该作者
人体一旦受寒,最先受到影响的肯定是太阳经,而太阳经属水,金生水,水克火,所以与它关系最密切的属金的阳明经和属火的少阴经、少阳经,肯定同样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侵扰。
    少阴经中运行的是仿佛阳春三月间的那种气,它代表了春天大地上生机盎然、生命初始发芽的气息。寒气袭来时,自然界中受影响最大的首先就是那些正在发芽的植物,同样,人体在受寒的时候,最先受到影响的就是人体的少阴经了。
    少阴经包括手少阴心经和足少阴肾经,相比起来,更容易受寒气影响的是手少阴心经。而手少阴心经最先受到寒气侵犯的地方是左侧的经穴。

    总结一下,当外来的寒气进入人体后,人体左侧的少阴经功能就会失常,于是便出现咳嗽、流鼻涕等种种受寒症状。
笑口常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0

好友

203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17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2-6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3061
帖子
2477
UID
5322
12#
发表于 2010-3-13 17:03:0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九曲溪 于 2010-3-13 17:09 编辑

同样是受寒,为什么很多人的症状都不一样
    上面我所说到的是通用的祛寒方法,也属于治病除根的方法,只要贴几次或灸几次,由外寒导致的各种症状便会渐渐自动消除。不过,因为各人体质不同,有时候在外敷的过程中部分症状仍然存在的情况。
    说到这儿,有人要问了:同样是受寒,为什么很多人的症状表现都不一样呢?
    人体经络系统非常复杂,这些经络既独立存在,又互相联系。人在身体健康的时候,经络中的气血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可一旦寒气侵入,就会导致某条经络的气血运行失衡,那么,人体就产生失调的状况。而不同的人,经络间彼此的平衡状态本来就存在一些差异,所以寒气入侵后受到波及的经络也不相同,于是受寒后人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
笑口常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0

好友

203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17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2-6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3061
帖子
2477
UID
5322
11#
发表于 2010-3-13 16:49:46 |只看该作者
其他能够在冬天生长的、有生命迹象的植物,自身也必定具有抵御周围环境中寒冷气息的特殊属性,也能祛除寒气。
    外敷时,只需要很少一点雪莲花就够了,所以您只买一朵往往就能满足自己和家人一年的需要。
    如果买不到雪莲花,那么用小葱的根或者葵花子的仁替代也可以,再或者,直接艾灸也有效。
    小葱的药用功效是“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解毒散凝”,它还是我们平常做菜用的调料,所以在菜市场里也能买到。小葱的根须是紫色的,紫色的植物,用《易经》里的分类,就是具有了离火之性。所以,必然也具有祛寒的特性。
    我们当做零食吃的葵花子,在中医看来,也是一味药材,它性平味甘,有化痰定喘、平肝祛风、驱虫等功效。它其实就是向日葵花盘上的籽。向日葵在生长的过程中,花盘从早到晚随着太阳转,再炎热的天也一样,所以它吸收的离火之气也很多,也具有祛寒的特性。
笑口常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0

好友

203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17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2-6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3061
帖子
2477
UID
5322
10#
发表于 2010-3-13 16:44:52 |只看该作者
不管出现什么样的症状,只要病因是寒气,这寒气就必定盘踞在我们的太阳经络——手太阳小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里。“荥主身热”,所以治疗时,我们要从膀胱经和小肠经的荥穴开始着手。
    您完全可以不管症状,只要把祛寒的药物贴在这两条经络的左侧荥穴上,就能直捣寒气的老巢,将之驱逐出去。
    祛寒的药物首选雪莲花
    至于祛寒的药物,依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我首选雪莲花。雪莲花,在传统中医里很少用到,但在藏医药系统中可是一味有着悠久历史的神药。藏人以雪莲花入药,能治疗的疾病范围很广,在治疗牙痛、风湿性关节炎、阳痿、月经不调、红崩、白带、胃溃疡、痔疮、支气管炎、心脏病、鼻出血等疾病的药方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耻与众草之为伍,何亭亭而独芳!何不为人之所赏兮,深山穷谷委严霜?”一千多年前,唐代的边塞诗人就曾这样赞美不畏严寒的雪莲。事实也的确如此,雪莲花主要生长在海拔5000米的冰峰之上或雪线附近的碎石间,周围一片冰天雪地,可以想象,能在如此严酷环境下生存下来的植物,本身一定具备超强的抵御寒气的能力。
笑口常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0

好友

203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17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2-6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3061
帖子
2477
UID
5322
9#
发表于 2010-3-13 16:42:0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九曲溪 于 2010-3-13 17:09 编辑

将栾老师关于外感伤寒的表述转帖于下:
    人受寒后,首先要从膀胱经和小肠经上治。
    外感疾病中,因受寒引起的最多。
    受寒之后,各种各样的症状都可能出现:发烧、嗓子痛、咳嗽、鼻塞、流鼻涕、打喷嚏、浑身发冷、小便频繁、后背酸痛、胳膊痛、肚子痛、从小腿到脚后跟有阵阵热流流过……由于各人体质不同、受寒的轻重不同,所以,受寒后人身上出现的症状也是千奇百怪的。
    外感风寒,多反映在驻留身体左侧,【食物带来的寒气多驻留在右侧身体】
笑口常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0

好友

203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17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2-6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3061
帖子
2477
UID
5322
8#
发表于 2010-3-13 16:37:4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九曲溪 于 2010-3-13 17:05 编辑

复溜 :是滋补肾阴、利水消肿,凡是咽中的问题,按揉复溜都会有效
[定位]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解剖]在比目鱼肌下端移行于跟腱处之内侧;前方有胫后动、静脉;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
[主治]泄泻,肠鸣,水肿,腹胀,腿肿,足痿,盗汗,脉微细时无,身热无汗,腰脊强痛。
[配伍]配后溪、阴郄治盗汗不止;配中极、阴谷治癃闭。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
[附注]肾经经穴。
笑口常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0

好友

203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17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2-6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3061
帖子
2477
UID
5322
7#
发表于 2010-3-13 16:35:5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九曲溪 于 2010-3-13 17:04 编辑

灵道:有平静心神、减缓心律、调节神志的作用。
[定位] 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5寸。
[解剖] 在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之间,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尺动脉通过;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
[主治] 心痛,暴喑,肘臂挛痛。
[配伍] 配心俞治心痛。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手少阴经所行为“经”。
笑口常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0

好友

203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17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2-6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3061
帖子
2477
UID
5322
6#
发表于 2010-3-13 16:33:46 |只看该作者
支沟
[定位]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解剖]在桡骨与尺骨之间,指总伸肌与拇长伸肌之间,屈肘俯掌时则在指总伸肌的桡侧;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和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及掌侧神经。
[主治]暴喑,耳聋,耳鸣,肩背痠痛,胁肋痛,呕吐,便秘,热病。
[配伍]配天枢治大便秘结;配双侧支沟治急性腰扭伤、胁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三焦经经穴。
笑口常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0

好友

203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17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2-6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3061
帖子
2477
UID
5322
5#
发表于 2010-3-13 16:32:04 |只看该作者
阳辅穴
[定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4寸,腓骨前缘稍前方。
[解剖]在趾长伸肌和腓骨短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腓浅神经。
[主治]偏头痛,目外眦痛,缺盆中痛,腋下痛,瘰疬,胸、胁、下肢外侧痛,疟疾,半身不遂。
[配伍]配陵后、飞扬、金门治下肢痿痹瘫之足内翻畸型。
[刺灸法]直刺0.5-0.8寸。
[附注]胆经经穴。
笑口常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0

好友

203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17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2-6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3061
帖子
2477
UID
5322
4#
发表于 2010-3-13 16:29:30 |只看该作者
以上两穴位用除寒贴,因寒气从外部进入人体内后,大都驻留在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太阳小肠经中,

以下四个穴位穴位,根据按压是否酸痛,分别贴通用穴位贴
笑口常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用中文注册

手机版|Archiver|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 苏ICP备09036564号  )

GMT+8, 2024-6-21 00:50 , Processed in 0.05134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Licensed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