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70
- 在线时间
- 374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2-6-12
- 注册时间
- 2011-6-10
- 积分
- 223
- 贡献
- 10
- 精华
- 0
- 帖子
- 274
- 积分
- 820
- 威望
- 10
- 金钱
- 663
- UID
- 15919
- 在线时间
- 374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2-6-12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223
- 帖子
- 274
- UID
- 15919
|
中原地区居住的人们对于小麦有着特殊的感情。
记得小时候,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小麦面粉。早餐面疙瘩+各种馍馍;午餐捞面条;晚餐汤面条或者面疙瘩+馍馍。秋收之后,晚餐会改为玉米红薯或者小米。
每年6月初,麦子熟的时候,是农民最为繁忙的季节。麦子成熟非常快,必须在几天以内全部收割。晚一天,麦子熟过了,一阵风吹过,麦粒都会掉到地里。遇到下雨,损失更大,麦子会有芽发出来,就不能磨面了。
因此,每年6月初都会有为期10天左右的“麦假”,那是全民参与劳动的时期。亲戚朋友大人小孩儿全部出动,哪里需要就奔向哪里。白天大人用镰刀收割,小孩们把割掉的麦子捆成一捆,把散落在地里的麦穗全部捡到篮子里,然后用两轮的架子车把麦子拉到场地,排队等候脱粒。脱粒机日夜不停地轰鸣,把麦子和麦秆进行分离。看着一袋袋麦子,丰收的喜悦让人忘却了疲惫困乏,夜里忙着脱粒的人们,白天照样到地里收割,直到中午天热得没法下地了才抽空休息。
那时土地和粮食就是农民的生命。他们的一生都在种地收获再种地的过程中度过。
而今情况大不相同,农民与土地之间早已没有了往日的密切联系。平原地区早已实现了机械化,每年收割麦子,收割机到田里走一趟,麦子很快就收完了。山地,无法使用大型机械,需要人工收割,但也没有了往日的热火朝天。这周末去了一趟乡下,此处是县里相对偏僻的乡村,村里人口已经锐减,守在村里的大多是老弱妇幼,村里的壮劳力只剩下数十人,这些人都有一技之长,不再依靠种地过日子。
缺少壮劳力,农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曾经的这个时节,农民都会到麦田里除草,田里应该是一派热闹的景象;而今好多田地都长着荒草。曾经,农村基本没什么垃圾,所有能被利用的肥料都会送到田里;而今村头的河沟里面也堆满了各色垃圾。就连磨面这件事情,也很少有人去做了。现在村里很多人都把收获的麦子直接送到面粉厂,吃的时候去面粉厂取面。自己磨面需要淘麦,晒麦,要拉到磨坊,没有劳力,这些事情自然没办法完成了。我问他们,你们知道面粉厂磨的面有很多添加剂吗?他们似乎并不以为然。以前每个村都有一两个磨坊,而今,磨面要到十里远的地方。
农民与土地越来越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