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与时空的奥秘

 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0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河南漯河千余高考生拜"文曲星" 临时抱佛脚引热议

[复制链接]

4266

主题

0

好友

5万

积分

管理员

论坛总管

Rank: 9Rank: 9Rank: 9

在线时间
6259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6-16
阅读权限
200
积分
14907
帖子
28372
UID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5-12 20:01:4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临近2013年的高考还有不到一个月,河南省漯河市1000多名"高考尖子"由校方负责人带队,纷纷到被誉为"文曲星"的许慎文化园祭拜,祈愿在今年高考中能"金榜题名"。

  有人认为,这就是一种考前放松的方式而已,无伤大雅,况且,这也是几千年来一种祭祀先祖的传统。但是,也有不少反对者称,这么做"很傻很天真",浪费了宝贵的备考时间。

  连日来,河南漯河许慎文化园迎来一批又一批身披黄丝带,穿统一校服的高三学子,敬献花篮、净手上香、向先贤许慎三鞠躬过后,不少同学还在文化园的许愿树上系上了像征自已的心愿的黄丝带,希望自已已能在即将到来的高考中金榜题名。

  考生:刚才我许的愿就是希望能够保佑我考上理想的大学。

  考生:我的目标是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希望老祖宗能够保佑我们。

  许慎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以编著《说文解字》一书闻名于世,有"字圣"、"文曲星"之称,他的老家在河南郾城,今属漯河。当地为了纪念这位先贤,修建了许慎文化园。据了解,此次参与祭拜的1100多人是漯河市第一、二、四、五高中和实验高中等5所学校的学生代表,学习成绩是否优秀?是不是尖子生?并不是唯一入选的指标。漯河二高办公室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不是全部都去,有的学生还上课,部分学生。参加这个不是光看成绩哩,德智体,它只是一方面吧。

  拜了"许夫子"这位"文曲星"就能金榜题名吗?学校组织高三学生参加这种活动是否恰当也在当地群众中引起了热议:

  市民:这种事儿吧不可信,给自已增加信心吧,寄托一种信念,但是主要在于个人的实力。

  市民:这都是自已的一种愿望吧,一种心灵的寄托吧,高考还是凭自已的实力啊。只要能够增加自已的信心,不应该拘泥于怎样做。

  记者采访一名参与祭拜活动学生的家长,他说,孩子是自愿参加的,如果可以帮助缓解高考前的紧张情绪,也无可厚非:

  家长:他自已也愿意去,不过是学校集体组织的,许的就是高考能考个好成绩。我觉得小孩高考,能有个好心情,心情好了考的分数不就高了?考上考不上和拜不拜没有啥联系,但是有个精神寄托一下。

  记者:这个事儿你赞成不赞成?

  家长:赞成嘛。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研室主任李迎安认为,拜许慎当然不是"金榜题名"的灵丹妙药,但如果是为了传承弘扬许慎的治学精神,让考生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也有其积极的意义:

  李迎安:保佑学生在高考中金榜题名取得好的成绩,明显是荒唐的,恐怕连学生也不会相信。所以如果说学校组织这个活动打着这个主题的话,肯定是欠妥的。马上就要高考了,现在学生的学习比较紧张,去放松一下心情,调解一下情绪,让学生们去学习先贤们的治学精神,我想如果他是这种考虑的话,这个活动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

  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高考前后家长、学生去求神拜佛,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也是个人自由。但作为学校来说,鼓励学生、纾解压力并非仅有祭拜一种方式:

  熊丙奇:高考前学生可能的确有心理问题,但是缓解学生心理问题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比如说安排心理老师,进行心理辅导。但这个学校采取的这种方式,显然不是科学的方法。不但不能减轻学生的心理问题,反过来可能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

  熊丙奇认为,无论学校是否承认,拜"文曲星"许慎的举动,本身就暗含着对分数、对功利的追逐,而这与现有的高考升学率压力及评价制度密不可分:

  熊丙奇:对于中学来讲,培养学生应该具有独立人格自由思想的人,在学生高考之前,学校集体组织学生烧香拜佛,跟我们育人的目标是违背的。从这件事来看,是目前学校在功利化的办学目标之下,教育严重的异化,甚至是不顾教育底线的一种做法,在一个现代的学校,虽然他们说这是缅怀圣人,或者是缓解学生心理压力,都不能掩盖问题的实质
栾博士

4266

主题

0

好友

5万

积分

管理员

论坛总管

Rank: 9Rank: 9Rank: 9

在线时间
6259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6-16
阅读权限
200
积分
14907
帖子
28372
UID
1
2#
发表于 2013-5-12 20:03:50 |只看该作者
这篇报道挺有意思,转来给大家看看。

据我所知,高考前,拜神仙的现象几乎比比皆是----我个人的看法:无可厚非,如果拜了感觉心里安定,那么,拜拜为好。

栾博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66

主题

0

好友

5万

积分

管理员

论坛总管

Rank: 9Rank: 9Rank: 9

在线时间
6259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6-16
阅读权限
200
积分
14907
帖子
28372
UID
1
3#
发表于 2013-5-12 20:05:55 |只看该作者
这报道里,动不动就有人打着科学的旗号,说这不对那不对-----却不知道,这种说辞,本身就是对于科学的迷信而已,比人家拜神仙还糟糕----多数人拜神仙,拜拜而已,并没迷信到坐等神仙保佑的地步;然而,这些迷信科学的人,对于科学,根本一无所知,却坐等科学保佑----以为科学万能。
栾博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66

主题

0

好友

5万

积分

管理员

论坛总管

Rank: 9Rank: 9Rank: 9

在线时间
6259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6-16
阅读权限
200
积分
14907
帖子
28372
UID
1
4#
发表于 2013-5-12 20:16:07 |只看该作者
英学生逾3成考试前穿"幸运内裤" 求好成绩
据英国广播公司5月9日报道,调查显示,三分之一的英国学生会在考试前穿上“幸运内裤”,祈求考出好成绩。

原子笔制造商Bic对2,000名15至23岁的英国学生进行意见调查。除了幸运内裤之外,还有些学生用“幸运笔”作答,或戴着幸运珠宝首饰或护身符来考试。

根据调查,有65%的学生表示他们迷信,33%的学生说越接近考试就越迷信。有大约60%的学生说,他们在考前会改变饮食,因为他们相信某些食物能提高他们的脑力和记忆力。有53%的学生在考前吃高油脂的鱼类,46%的学生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取。

栾博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主题

0

好友

5321

积分

在线时间
1221 小时
最后登录
2020-10-10
阅读权限
150
积分
1287
帖子
1675
UID
2460
5#
发表于 2013-5-12 20:31:45 |只看该作者
其实大家都知道是一种心理安慰,和对先人的崇敬。这些说三道四的人才真的可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好友

1107

积分

在线时间
345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5-23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336
帖子
382
UID
614
6#
发表于 2013-5-12 20:33:10 |只看该作者
呵呵,很多人是求个心安而已
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0

好友

2540

积分

在线时间
806 小时
最后登录
2017-5-25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639
帖子
865
UID
28020
7#
发表于 2013-5-13 15:57:00 |只看该作者
我当时是什么都不知道,还是和往常一样,只觉得脑袋非常清楚,考试一点都不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66

主题

0

好友

5万

积分

管理员

论坛总管

Rank: 9Rank: 9Rank: 9

在线时间
6259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6-16
阅读权限
200
积分
14907
帖子
28372
UID
1
8#
发表于 2013-5-13 19:48:35 |只看该作者
高三学子大规模拜神引舆论 高考,哪儿找安慰剂
高考,哪儿找安慰剂

    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拥有“文宗字祖”、“字圣”等诸多名号,而最为惹眼的,还要属其家乡人称誉的“文曲星”。近日,河南省漯河市一批又一批高三学子,在学校统一组织下到许慎文化园祭拜这位“文曲星”,祈愿在高考中一切顺遂,金榜题名。

    距离今年高考已不足一月,大规模的学生“拜神”迅速掀起舆论热潮,有人斥之为无用的封建迷信,有人释其为增强信心之举。去年的高考“吊瓶班”历历在目,上千学子的“拜神”该如何解读?

    事实

    “学校统一组织、只有尖子生参加”受诟病

    据报道,祭拜文曲星的学校包括漯河市第一、二、四、五中和实验高中。来自这五所高中的1100多名尖子生,由校方负责人带队,陆续在5月7日至10日分四批参加了祭拜活动。

  在学生内部看来,学校统一组织,又只有“尖子生”参加,比祭拜行为本身更令人诟病。漯河五中高三“普通班”男生小张告诉记者,五中组织了“快班”共250名学生去许慎园,说是春游,还发放了统一服装。“学校月考后,快班学生穿上了统一服装,当时我们猜测是有什么活动了,没想到是这个。”

  一个同在漯河五中高三年级的女生也证实,“快班”祭拜得很神秘。“我们这些普通班的学生根本就不知道这个消息,更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去的。我还是看了新闻才发现的。”

  “学校对尖子生和普通生有两种不同的对待方式,”小张抱怨,“去拜文曲星,也不组织普通班同学,感觉学校只注重快班学生忽视普通班学生,我挺受不了的。”

  但那个女生并不介意学校的“偏心”,只是非常不理解校方的想法。“学校是一个让我们学习文明知识的地方,每天都在学思想道德,也知道什么是封建迷信,想不明白学校的目的。”小张也表示,不去祭拜对他没什么实质影响,“压力大的时候我会听歌、打篮球、骑车、泡澡……调整好心态最重要。”

  曾经就读于漯河四中的苏同学,则希望大家理性客观看待祭拜行为本身,不要赋予那么多的“深层含义”。她介绍,因为许慎祠就在四中隔壁,学校里还有许慎的雕像,同学们对文曲星的感情更深一些。“高三的时候压力很大,我身体也不好,一直生病,去许许愿算是放松压力、自我安慰的一种方式,主观上感觉确实挺有作用的。各地不也都有高考前的誓师大会吗?方式不同而已,无可厚非。”

  效用

  “扑点球都能当精神支柱,拜文曲星多门当户对啊”

  截至昨晚,新浪微博关于“高考生跪拜文曲星”话题的投票中,6281人选择了“有用,获得心理安慰”,占到总投票人数的72.4%,其余2392人认为“没用,很不靠谱”。

  毕忠(化名,河南省考生):

  拜文曲星这事情,我觉得没有必要炒作,无非就是学校组织个活动,参加的学生也未必真信。我还盼着能去拜拜呢,好歹能休息半天啊!现在我们在学校除了做题就是做题,比拜文曲星苦多了。

  我现在特别不希望看到关于高考的消息。不知道你发现没有,网上关于高考的消息没有一件是好事,要不就是损高考制度的,要不就是各种怪事,弄得我们高考生一个个跟神经有毛病一样。我们谁愿意这样?谁不想赶紧完事啊?可我们学生有啥权力,还不是老师让做卷子就做卷子,让去拜文曲星就拜文曲星。

  郑同学(大学生,原河南省考生):

  这事出在河南一点都不新鲜,我们河南每年高考学生数量都是全国前几名,可大学录取人数却不成比例。想考上好大学,只能玩命。我高三的时候,一个月就休息半天,压根没时间去拜佛。

  拜文曲星本身当然挺“二”的,但拜神仙也算“传统项目”了。要不怎么说“文科拜孔子,理科拜达尔文”呢?我觉得从学校的角度讲,未必是有迷信思想,倒不如说他们有心理暗示的目的,让学生觉得拜了神仙就管用。

  这事要是发生在北京那才算是奇闻,因为北京的学生都知道自己考得上,老师也不用犯这个傻。我觉得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光教育学校老师没用,不如给我们河南多分配一些招生名额。

  田风(2002年参加辽宁省高考)

  都是年轻人,谁还会真指望这些神啊?“拜神”无非是一种心理暗示,没必要上纲上线。只要能让自己放松、有信心就行。

  我高考那年,还是7月份考试。正好赶上2002年世界杯,求了我妈很久,她答应让我看有西班牙队的比赛(我最喜欢西班牙队)。

  西班牙对爱尔兰那场想必很多人印象深刻,当时还很年轻的卡西利亚斯发威,拖到了点球大战。踢点球的时候我紧张得不行,鬼迷心窍地说了一句“这个球一定要扑出来啊不然我就考不上了!”你知道扑点球是很难的,我还记得我妈当时就火了,喊着“瞎说啥呢!”一个枕头就扔过来了。

  结果下一秒,卡西利亚斯真的把点球扑出去了!我妈立刻笑开了花,好像有神佛保佑一样。

  之前我的压力很大,后来每当紧张的时候就想:连点球都扑出去了,肯定没问题!这种心理暗示对我确实起到了作用。“扑点球”都能当成“精神支柱”,他们拜文曲星多“门当户对”啊!

  探因

  “让高考正常化——不再特殊保护、警车出动……”

  从常规的孔子、文曲星,到近几年网络上异军突起的虚拟“考神”,再到颇为小众的文昌帝君、文殊菩萨,甚至还包括范进……每逢高考时节,沾边不沾边的各路神仙都香火鼎盛。战袍、战靴、“上上签”圆珠笔、“逢考必胜”符……打着高考旗号的周边产品也年年卖得火热。其中固然有玩笑的成分,但背后却透出应试教育下高考的巨大压力。

  林薇(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程专家):

  迷信的本身,说穿了就是一种心理暗示行为。某时某刻碰巧实现,就“固着”下来的心理状态。

  对于拜文曲星,从社会角度而言,正确引导学生方面,我是不赞成的,这会让学生把努力的希望寄托在外界事物上。面对高考等重大考试时,学生难免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应该通过科学的手段进行排解,比如解压训练、冥想、放松训练等等。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通过科学手段调试心理,需要资源,很多地方的人平时没有渠道获得这些帮助,学校里也没有合适的心理老师。再加上这是一个长期起效的过程,对于当时当刻,各种训练已经“来不及了”。为了排解压力增强信心,学生“病急乱投医”,拜神可以起到心理学上“安慰剂”的作用。比如学生成绩其实很好,但总爱紧张,拜了神后,他通过“自我麻醉”,觉得有了神灵保佑,心情能够稳定下来,我认为也OK。

  值得商榷的是,学校统一组织这种方式不妥,对孩子的自我驱动、解决问题方面都没有益处。只组织尖子生,不包括普通学生,这种差别化的对待也是一种软暴力,对普通学生会造成伤害。

  王旭明(语文出版社社长,原教育部发言人):

  考生拜文曲星的事情,与前一段时间湖北某中学为考上清华的学生塑像,其性质都是一样的,都是应试教育大背景下的产物。我们说现状还不能立刻改变,但针对应试教育本身,作为教育者和教育管理部门,你是去迎合它,还是去改变它,则是教育良心的分水岭与试金石。

  作为教育者,主动组织考生拜神,这无疑是失去了教育良知的行为,必须要批评,并应该去禁止类似的行为出现。

  从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也要反思,在事件背后,我们高考改革力度是否不够?素质教育喊了这么多年,高考制度也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如果说三十年前,高考是个人发展的唯一砝码,还有其合理性的话,那么三十年后的今天,现状仍然没有改变,就是社会制度的问题。我们应该从社会层面去思考,为什么只有高考才能改变命运?

  改革尚需要时间,疏解考生压力,靠拜神是做不到的。我认为现阶段,无论是社会、家长还是学校,都要做一件事,就是让高考正常化,成为一件平常的事。所谓正常化,就是不再贴标语,不再特殊保护,不要警车出动。去掉这些非常规的因素,考生自然压力就会小很多。

  围观

  文曲星他老人家

  不懂理综啊

  Bu爱tao色:文曲星很忙,保险起见,记得拜的时候报上自己的姓名地址生辰八字,以防保错人。

  向往的明天终是无奈的昨天:学理科的要倒霉了,文曲星他老人家不懂理综那些东西啊!估计外语也一窍不通,文言文还是可以考高分的。

  苏离落:用尖子生去拜文曲星,金榜题名了也不能说明啥。你要用差生去拜,然后都考上北大清华了,文曲星的神秘力量才能充分体现嘛!

  叫小As:文曲星表示,这事目前影响太大,将会对这次求拜冷处理,决定先休假到高考结束后再回来。

  放眼

  国外高考也“拜神”

  “考神”并非中国独有,在高考制度盛行的国家中,考生都有拜神传统,只不过这“考神”各有不同。

  在印度,考生们拜的是位“女神”——萨罗斯瓦蒂。她是印度教创世者梵天的妻子,又称“辩才天”。在印度神话中,辩才天是智慧、辩论、财富女神,印度寺庙中常见的萨罗斯瓦蒂塑像,也常常手执琴、经书等物,以象征其掌管艺术、知识。每年5月,印度学生高考前,就会携带供品祭拜这位“知识女神”,求她保佑考试顺利。

  日本的“知识之神”是位历史人物——菅原道真,作为日本平安时代的学者和政治家,他被任命为遣唐使(但未成行)。菅原道真死后,被誉为日本“文化神”,供奉在日本著名神社天满宫。每年日本都有上百万人前往参拜,祈求学业上进、国考顺利等。

  主笔:魏婧 吴楠

栾博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用中文注册

手机版|Archiver|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 苏ICP备09036564号  )

GMT+8, 2024-6-18 17:57 , Processed in 0.05606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Licensed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