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与时空的奥秘

 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9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判断外感性质的两种方法(转自博客)

[复制链接]

43

主题

0

好友

3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289 小时
最后登录
2011-10-8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314
帖子
355
UID
13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18 14:11: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外感,是最常见的疾病。

一个原本健康的人,哪一天突然不舒服了,头疼、鼻塞、流鼻涕、浑身肌肉酸痛等等,那十有八九是感冒了。

感冒了,要治疗。

要治疗,首先要判断外感的性质。知道性质,才能对症下药。

这性质,可怎么判别呢?

传统的中医用“望、闻、问、切”来判断外感的性质,综合脉象、舌象、大便、小便、气色等等,使用起来非常的复杂。显然,非专业人员要想掌握这一套有点难度。

“条条大道通罗马”,此路不通,有另外的路可走啊,而且,未必比上面的判断方法差的。

有两种不同于“望闻问切”,且照样能判别外感性质的方法的。

一种是:从疾病的原因去判别。



外感的病因,成人几乎本能地都知道的。常有病人来,开口就说:

“医生,我昨天出去淋着雨了,感冒了,今天头疼;”

“医生,我昨天吹了空调,感冒了,今天感觉很冷,咽喉还痛;”

“医生,我昨晚吹了风了,今天打喷嚏、流鼻涕,还胸闷;”

----

看看,没等医生问,你就能把感冒的原因说出来了。

这病因,其实多数情况下都正确说明了外感的性质的。

如果病因是淋雨,那么这外感的性质就是湿。

如果病因是吹风,那么这外感的性质就是风。

如果病因是受寒,那么这外感的性质就是寒。

如果病因是大热的天外出,被太阳晒得脸红红的,那么这外感的性质就是火。

如果病在秋天,那么这外感的性质是燥。



想一想有可能是什么引起的外感,那么外感的性质就出来了,然后,根据这外感的性质,到下面的文章里选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就行了。



当然,这种根据病因判别外感的方法是有点粗糙的,有可能出错。不过,大家放心,这出错的概率不会比传统的“望、闻、问、切”高的。再结合一个使用原则:先按照病因判断外感的性质,然后选取相应的穴位贴敷方法,先尝试一下;如果疾病减轻,那么说明肯定是正确的;如果疾病未见减轻,反见加重,那么可能错了,这病因有可能是让人体质弱了,其它未知的病因侵入人体导致了疾病,这时候立即揭下药物来,换贴对立的药物消除先前尝试的后果,比如,假如贴的是热药,那么,换寒药再贴一下这个穴位纠正一下热药差错------大家放心,这种情况虽然有,但并不常见的,多数时候,外感的病因会与疾病的性质相同。

根据疾病原因判断外感性质,加上小心地尝试,可以保证,绝不会搞错。



另一种判别外感性质的方法很客观,很容易掌握,不会有差错,但是,需要古代天干地支纪录时间的一些基本知识。姑且称它为:从发病的时间判别外感性质的方法吧。



任何疾病,包括外感,都有发病的初始时间的。



把用阳历纪录的这个初始时间换算成天干地支表示的时间,利用周易万年历换算。

比如说,今天是2008年8月18日,换算后的结果就是:戊子年 庚申月  庚寅日



注意这个“庚寅日”,它说明,今天的天干是“庚”,地支是“寅”。



因为今天的地支是“寅”,所以,在今天感冒了,那么,这外感的性质便是“火”,去翻本书“火”的一节,找相应的治法吧。



在古代的天干地支记时法里,有十天干,十二地支。

十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在判断外感的性质时,要用到的只是表示“日”的十二地支,它们的规律是:

若发病那日的地支是“子、午、寅、申”中的一种,那么外感的性质是“火”

若发病那日的地支是“丑、未”中的一种,那么外感的性质是“湿”

若发病那日的地支是“辰、戌”中的一种,那么外感的性质是“寒”

若发病那日的地支是“巳、亥”中的一种,那么外感的性质是“风”

若发病那日的地支是“卯、酉”中的一种,那么外感的性质是“燥”



检查发病那天的地支,根据它,便可以知道外感的性质,这种判断方法很客观,容易学习,也不会出错。缺点就是大多数人看见古代的天干地支会觉得很难学。

有人可能要问了,你这种判断方法可靠吗 ?从时间就能判断外感的性质了?答案是:绝对可靠。如果你好好读一读量子理论与经络、时间的联系,这个结论并不难推断出来的。这个方法,也经过临床实践的一再验证,所以,在此推荐给大家。





也有人可能要说:感冒的判断,不是风寒和风热吗,你怎么整出这么多的性质来?

唉,用单纯的风寒、风热来表示外感,其实是一种二分法的思想,就比如说:只把外感的性质分成两种,那么,肯定不是风寒就是风热的。-----之所以不说寒或热,而说风寒、风热,是因为古人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只要外感,大概就有风的因素在内的,所以叫风寒、风热。

用二分法分外感的性质,相当于用二分法分一年,一年只有两种情况:或者寒,或者热。这种区分,当然是非常粗燥的。因而,只用风寒、风热来区分外感特征,也是非常粗燥的。



为了更准确地表达外感性质,我这里采用的是五分法,把外感的性质分成五种情况。这样的区分更准确一些,根据这种区分选药治病,疗效会更高一些。

12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在线时间
165 小时
最后登录
2014-5-13
阅读权限
150
积分
1344
帖子
1016
UID
389
2#
发表于 2011-1-29 12:16:19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0

好友

7316

积分

在线时间
1206 小时
最后登录
2020-9-10
阅读权限
150
积分
1192
帖子
1359
UID
6463
3#
发表于 2011-5-3 15:56:04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文章,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好友

675

积分

在线时间
449 小时
最后登录
2020-11-3
阅读权限
70
积分
732
帖子
647
UID
7122
4#
发表于 2011-5-7 21:58:11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0

好友

160

积分

在线时间
130 小时
最后登录
2019-9-29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224
帖子
182
UID
31340
5#
发表于 2011-5-9 14:24:37 |只看该作者
值的一读,学习分享了。多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用中文注册

手机版|Archiver|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 苏ICP备09036564号  )

GMT+8, 2024-6-10 18:13 , Processed in 0.05020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Licensed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