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0
- 在线时间
- 818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2-11-13
- 注册时间
- 2009-5-16
- 积分
- 1694
- 贡献
- 0
- 精华
- 0
- 帖子
- 1451
- 积分
- 1518
- 威望
- 19
- 金钱
- 754
- UID
- 376
- 在线时间
- 818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2-11-13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1694
- 帖子
- 1451
- UID
- 376
|
前天和老公说起四大名著,今天就看到这篇博文:
“少不读西游”“老不读三国”“男不读水浒”“女不读红楼”
摘录部分内容:
二:为什么说“少不读西游”?阅读是如何熏陶习性的?儿童应养成何种心理和个性品质?
我们来看人类的习性如何:儿童的心理和个性是非常活泼好动的。道家说,儿童是“纯阳之体”,阳代表动,代表积极和进取。儿童行为上是天不怕地不怕,什么都敢去尝试一下。在思维上是海阔天空,“一切皆有可能”,没有限制和方向的,特别爱幻想,脑子里面什么妖魔鬼怪都可以想象出来。骑个竹竿就当马,拿个木片就是倚天宝剑,杀死个青蛙就当做“与怪物作战”,可以说百无禁忌,敢作敢为。儿童很象没有带上金箍之前的孙悟空,法力强大,连玉皇大帝都头痛。
所以,儿童身上什么心理个性是“多余”,什么是“不足”呢?显然,动有余而静不足,“混乱”有余而“有序”不足。“梦幻”有余而“理性”不足。行动有余而思考不足。按照“天道”原则,自然应该让儿童慢慢“损有余”而“补不足”,减掉儿童身上多余的习性,变得平衡,才能够真正成长起来。
可是,【西游记】符合这种【天道阅读】的教育标准吗?还是符合儿童天然惯性的“人道”作品?显然,儿童非常喜欢西游中的神神怪怪,喜欢大闹天宫,喜欢挑战权威,喜欢“荡除妖魔”,这部作品满足了儿童的幻想天性,所以非常受儿童喜欢。特别是拍成电视剧后,小朋友喜欢一遍一遍反复看,这就是“心理情感共振”现象:找到与自己心理节拍相合的内容,共振和强化心理和个性行为。这就是典型的“损不足以奉有余”情形,把孩子本来不足的理性和有序变得更加缺乏,让本来就多余的幻想无序更加多余,让孩子的心智成长更加缓慢。难道这是家长想看到的“教育结果”吗?
家长只看到个“中国四大名著”的名头,就简单地以为读了书就有智慧,就变聪明?真是岂有此理。稍有点教育的常识就不会这样认为。可惜我们这个社会偏偏鼓励这种“人之道”,大量提供孩子们这种怪力乱神的类似东西,各种虚无缥缈的“故事”,因为孩子“喜欢”,就胡编乱造许多乱七八糟的类似西游记这种“儿童读物”大量供应,家长们也高高兴兴地买回家给孩子看,让孩子越来越找不到北。我们现在的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经常像个儿童,连玩的电脑游戏都是儿童游戏,天天在魔界天界里和各种怪物打打杀杀的。还有“偷菜”“开心农场”等,都是儿童期“扮家家”时期的心理行为。长得身子象成人,心理行为非常儿童化,心智不开。居然有人说这是“童心未泯”的好事?真是胡说八道。
真正的“童心未泯”,指的是具有儿童一样的开放和学习心态,不矫揉造作,不断成长。我们的这些假大人除了长个子,别的心眼脑子都不长。思维和行为像是儿童一样不成熟和非理性,思想个性却固执僵化,对新东西拒绝排斥,缺乏学习能力,心智“老年化”现象严重。这是典型的教育失败现象。
您可能会质疑:儿童的年龄能够吸收“理性”吗?
当然,我们不可能拿一本哲学书强迫孩子们看,这叫做迂腐。儿童的天性固然是“幻想加妄想”,但是儿童有一个很重要的优点:他们对世界的一切都很好奇,愿意学习任何东西。所以,这个时侯拿自然百科读物,呈现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给他们,他们也很喜欢且愿意学习。这个世界本来就很丰富多彩了,难道还需要让孩子们去学习一些脑子有病的人装天真,在家里胡编乱造出来的各种梦幻故事吗?
另外,儿童还特别喜欢模仿成人,这是孩子成长中的重要特点,正是在对成人的模仿中,他们迅速成长为一个真正的成人。因此,有意地提供孩子模仿和崇拜的成人形象和行为,也是让孩子迅速成长的一个手段。所以,我们也可以推荐他读一些写得很好的人物传记。古人“讲故事”的含义,是讲“过去的事情”的含义,不是“编幻想虚无的事情”出来。就是通过对于过去的历史和人物的了解,来帮助孩子迅速成长起来。并不是要胡编乱造一些“儿童故事”。家长们总不至于希望自己的孩子去学习孙悟空同志,把齐天大圣当人生榜样吧?当然,如果您受得了,我也不反对。
您现在同意【少不读西游】的阅读原则了吧?如果同意,自然你也知道为什么儿童不宜读各种童话和幻想故事,看一些乱七八糟的卡通片。很多“儿童毒物”市场很热门的原因,不是因为“教育价值”而是因为“市场价值”,是因为投合了儿童天然情感共振带来的庞大市场,比如【哈利波特】之类。他们会竭力宣传维护这种市场的价值,把它打扮成“儿童教育”这种迷人的东西,而且他们往往掌握了话语权,代表“权威和主流”。但是家长需要足够的理性,别人爱说什么是别人的事,自己不要上当就行了。别干这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笨事,送上门去被人宰。这是典型的愚痴加自讨苦吃。
这些“玩弄人道”的东西,偶尔让孩子看一看,没什么大问题。就像是偶而吃点垃圾零食也不至于就坏了肚子,但是千万别把垃圾食品当正餐吃,长期吃下来就是要命的问题。
最后说几句:【西游记】这本书,虽然不适合儿童看,但是非常适合成人看。这不是笑话,是真的。这部书是由修道的高人写出来的“通俗作品”,本质上是用象征性的手法,告诉人们修道获取智慧的次第。唐僧师徒分别代表人身上不同的特性和构成部分。小说里涉及的场景,也并非完全是虚无缥缈,而是有所依据有所指的。这里涉及非常高深的人类智慧和真相,就不多说了。懂行的都知道【西游记】是一本道书,不是“儿童读物”。
当然,你不能因此就认定儿童读读西游也不错,实际上这些东西可能连您自己都不明白,怎么可能让孩子读得懂?您没事的时候慢慢琢磨,可能会闹明白一些东西。儿童显然不能多读,特别是现在的某些“儿童版西游记”,把其中仅存的一点智慧都丢掉,只剩下荒诞不经的故事情节,比原版更要垃圾的多。可很多父母给孩子的基本上都是这种“超级垃圾版”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