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0
- 在线时间
- 793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2-4-15
- 注册时间
- 2011-7-25
- 积分
- 87
- 贡献
- 10
- 精华
- 0
- 帖子
- 218
- 积分
- 2659
- 威望
- 40
- 金钱
- 2470
- UID
- 42154
- 在线时间
- 793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2-4-15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87
- 帖子
- 218
- UID
- 42154
|
民国时的中医危机
这并不是中医第一次转危为安。早在民国1929年,就发生过一次废止中医的运动。当时,中医的反对者称中医为“旧医”。此称呼就如今日的“传统医学”。为了保证原汁原味,让我们来看看历史(据当事人之一中医陈存仁的回忆):
“民国十七年(1928年),北伐战争成功,国民政府设在南京。时年四十五岁的汪精卫,与谭延恺、胡汉民、蔡元培、李烈钧同为国民政府常委,风头十足,到处发表演说宣传日本的明治维新,把废除中医作为维新的第一件事。到了1929年,曾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后方军医处处长的褚民谊,通过国民政府卫生部,出面召集中央卫生会议,与会人员有:各市的卫生局长,各省的医院院长,国立、省立大学的医学院院长,加上各地的著名西医,共一百二十名委员。三天的会议,通过了一个《废止旧医议案》,主旨在逐步废止中医。
他们(陈存仁和张赞臣)找到老中医丁仲英、谢利恒老师,获得他们的支持,由他们出面召集全国中医界起来抗争。第二天,召集了上海的中医代表开会,大家一致同意发起这场行动,并决定在上海举办一个抗议活动,全体中医师和中药店停业半天,同时召开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会。那天,在六马路上的仁济堂举行,到会人员众多,通过了全国通电,拟定在三月十七日借上海总商会场地,举行全国代表大会。会上,大家还纷纷捐款,支持这场抗争行动。这次行动,得到了新闻界的大力支持,不仅全文照登筹备会提供的长篇报道,有的还配上社论予以支持。同时,还得到了诸如中国总商会、中国商联会、中华国货维持会及各地旅沪同乡会等社会团体的通电支持。一时,反对《废止中医议案》的呼声高涨。
那时的国民政府的办公楼,非常简陋,窗户是用纸糊的,而且大多被风雨打碎。代表们首先见的是行政院院长谭延闿,谭说:‘中医决不能废止,我做一天行政院院长,非但不废止,还要加以提携。’第二个是于右任,于说:‘中医该另外设一个机关来管理,要是由西医组织的卫生部来管,就等于由牧师神父来管和尚一样’,这话在今天看来,还是非常有水平,对于外行能不能管理内行的争论,这是最好的回答。接着是国民政府委员林森、考试院长戴季陶、立法院的焦易堂、中央党部的叶楚伧、元老级的李石曾和张静江等,他们都表示支持中医界;冯玉祥、阎锡山等电报支持。最后,他们如愿见到了当时的国民政府主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兼军委主席(蒋介石),主席操着宁波土音的国语说:‘你们的事,我都知道了,我对中医中药绝对拥护,你们放心好了’。此后,卫生部长薛笃弼宴请他们,诚恳表示:‘我当一天部长,绝不容许这个提案获得实行’。至此,抗争行动大功告成,中医界将三月十七日定为‘国医节’ 。事后,卫生部聘请谢利恒和陈存仁为顾问,国民政府公布国医条例,正式成立中医委员会。由此,似乎可以认为当时的民意表达管道还是畅通的。”
有了当时最高领袖的明确支持,中医逃过了一劫。
资格考试断了日本中医香火 《废止旧医议案》未获实行之后八年,曾“把废除中医作为维新的第一件事”的日本开始全面蹂躏中国。
废除中医在日本明治维新中的重要意义,是被当时中国一大批有识之士认可的。鲁迅也曾说过:“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
那么,日本是如何废除中医的呢?
明治初期,皇汉医(日本对中医的称呼,亦称汉方医)在日本的势力还很大。虽然明治政府一方面设置新派医学(也即西医,又称兰方医,即从荷兰来的医学)的学校局所,但另一方面对汉方医还持保护态度,比如明治三年还设有“皇汉医道御用挂”。
对汉方医的打击,是从明治八年发布医师开业规则开始的。明治十六年(1883年)出台了改正规则。这些规则令汉方医学在日本走到了尽头。明治八年和十六年的规则都规定规则发布后,想开业的医师必须通过“医术开业试验”(即我们所谓的医学资格考试),发布前已经开业的不必考。这些规则虽然没有完全灭掉中医,但几乎断了它的香火。
明治八年的医制中第十九条中规定:“以前开业之医师暂无须学术之试验,唯较量其履历与成绩,姑分为二等,给予暂时许可证……医制发布后凡十年间,请开业者须经左列试验,领受许可证。甲、物理化学大意,乙、解剖学大意,丙、生理学大意,丁、病理学大意,戊、药剂学大意,己、内科学大意……现在虽得开业暂时许可证,其年在三十岁以下者,每三年必须受上列之试验,领取许可证。其笃志者仍得不拘年龄,请求试验。”这只是1875年日本医师的资格考试科目,已经比中国1952年卫生部规定的三门现代医学课目多了三门。
明治十六年修改过的规则第五、六条把考试科目进一步扩展,变为前后两期,共十门:前期考试科目包括物理、化学、解剖学、生理学,后期则包括外科学、内科学、药物学、眼科学、产科学、临床实验。这又超出了流产的1952年中国卫生部要求的科目数量达7门之多。
面临生死存亡的日本汉方医生们,和1929年及1950年代初的他们的中国同行一样,进行了抗争。东京的汉方医代表人物浅田宗伯联合了日本各地的许多中医,奔走呼号,要求大学录取汉方医师,并能够免试行医。因为他们无法得到日本最高政治人物的支持,他们最终失败了,汉方医(中医)从此在日本走上了末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