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00
- 在线时间
- 6263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4-10-28
- 注册时间
- 2009-4-12
- 积分
- 14907
- 贡献
- 104
- 精华
- 183
- 帖子
- 28372
- 积分
- 51244
- 威望
- 3833
- 金钱
- 28477
- UID
- 1
- 在线时间
- 6263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4-10-28
- 阅读权限
- 200
- 积分
- 14907
- 帖子
- 28372
- UID
- 1
|
加拿大医保:免费的代价(2012-01-07 04:58:19)
谁都知道加拿大是著名的福利国家,不但公民,就连获得永久居住权的外国人都有权申请医疗卡,加入医保计划,这种覆盖全员的医保计划,被国人简称为“看病不要钱”。 许是尝尽了看病贵、医保不健全的苦,国人对加拿大的“看病不要钱”推崇备至,一些移民中介也往往拿医保当做招徕客户的金牌幌子,且屡试不爽。 实话说,加拿大的医保体制有许多优点,诸如覆盖面广泛,负担轻,对穷人照顾周到等等,无怪乎2004年加拿大CBC广播公司评选过“史上最伟大加拿大人”,前萨斯喀彻温省长汤米.道格拉斯成为唯一的当选者,而他当选的理由正是一手缔造了全民医保体制,被称为“加拿大医保之父”,而几天前加拿大联邦政府宣布,将削减给各省的医保拨款时,绝大多数省份群起反对,民众更是怨声载道,可见医保在加拿大是何等深入人心。 但正所谓天下无免费午餐,“覆盖面广”和 “看病不花钱”可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笔者刚到温哥华时,和太太双双得了感冒,找到刚经人介绍挂上的家庭医生,却被告知“需打电话预约”,当时还没买手机的我们只得借了个电话预约,排上队后那位医生赶集般匆匆检查,简单回答了3个问题,然后便指着“问题一次不得过3个”不作一声。开的药方不过寻常感冒药,由于医药分家,笔者只得自己去药房买,药费只有10加元,“服务费”反收了11加元。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的处方药不是论瓶卖,而是需要几片就给几片,一切照医生处方来,多一片也没有,这倒有效避免了药品过期等浪费现象。 那天回家后跟朋友抱怨,朋友笑道,你们算走运的,要知道加拿大全国仅3000多万人口,却有500万人口没有家庭医生,而加拿大实行的是层级医疗体系,病人要先看家庭医生,家庭医生觉得需要,才会推荐给专科医生,而专科医生觉得需要才会送去专业医院,除了急诊室,加拿大的医院一概没有门诊部,你们能及时看到医生,得到处方,已经是很走运的了。 要说急诊,我的运气可比感冒时还要好。 2009年的一天,当时年仅两岁多的大儿子顽皮,在光滑的瓷砖地上撒米,笔者追他时不慎“中招”,摔坏了胆囊,熬到半夜11点多,实在忍不住痛,只得打起急救的主意。此时笔者一家移民已有多年,多少对医保体制有所了解,知道倘自己冲去医院,会被晾在急诊室很久(曾经遇到一个同乡,称他因急性阑尾炎发作,头天下午到的急诊室,第二天晚上才吃上止疼片,还是因实在忍不住连声呼痛,被护士“特殊照顾”),捷径莫过于打电话给“911”求救,让他们派救护车来,可以省却很多排队的功夫。电话拨通后,接线员不顾我连声惨叫,慢悠悠地反复核对诸如姓名年龄、电话住址,以及是一按就痛还是不按也痛之类重要信息,然后总算来了辆车,把我拉到医院。 进等候室后约40分钟,来了个中年护士,见是华人,便一撇嘴,道“会说汉语的值班医生明早9点上班,等着吧”,正疼得精神恍惚的我急得用英语大喊“我说法语!法语可是官方语言!” 这下可热闹了,值班医生、值班护士一下出来五六个,都来看我这个“长中国人脸却说法国话的怪物”,检查和透视即刻被安排,鉴定为“急症、必须尽快动手术”后,一个曾在非洲法语区工作六年的美国籍大夫和我交谈20分钟,然后主动提出“见缝插针”,手术就安排在第二天下午四点。 住院时跟大夫们闲谈,得知我当时情况很紧急,若不及时送医或耽误手术,后果不堪设想。据加拿大安大略省卫生厅的最新统计数据,2011年安省省民从家庭医生转专科医生,平均要等7.2周,由专科医生转医院动手术,平均要等7.1周,也就是说走“正常医保渠道”,动个手术要等14.3周(也就是3个半月),更要命的是,安省是全加拿大轮候时间最短的省(全国平均等候时间为19.0周),我能在1天内完成手术,不能不说,“非法语区说法语的中国人”这个“小概率事件”帮了我不小的忙。 应该指出,尽管医院“门槛高”,不容易住进去,但一旦住进去条件是很好的:三餐和医院内用药费用全免,医生护士十分认真负责,不过也正因为外面排队的人多,所以这张病床是不能“霸”的,我算重症,在医院不过住了3天(连手术的1天),我太太生孩子的那一次,凌晨5点赶到医院,护士见“情况不急”竟要我们“回家再说”,只是因为值班医生未到,怕担责任而未马上赶人,40分钟后值班医生到时,太太已经阵痛不止,又20分钟后大儿子降生,当时我们的住处离医院开车也要近1小时,若当真“回家再说”后果不堪设想。分娩第二天上午,医院便通知“必须出院”,此时距分娩仅27个小时——生孩子同样“费用全免”,既然没花钱,那就理应为其它不花钱但需住院的人让床位。 有人也许会说,花钱么,为什么不花钱买效率?问题是,在加拿大有钱也没处花。 在加拿大,公立和私立医疗体系是互不交错的:牙科、眼科、理疗等自费项目政府不会投资,而一般医院则不允许商业资本进入,如果您愿意多掏些钱,可在医院里享受好一点的病房,但您仍需跟住普通病房的患者排同样的队,也就是说,加拿大几乎没有可花钱买效率的私营普通医院。 其实近年来改革医保的呼声也不低,方向也有人指明:改变全国营医疗体系,允许高价私立医院开业,以减少等候时间;改变全免费医疗制度,允许家庭医生、专科医生门诊适当收费,以减少财政压力,改善医疗设备条件,提高医生积极性。问题是说来容易做却难。 Ipsos-Reid民调公司曾做过调查,80%的受访医生希望医改,而加拿大医疗协会更宣称“医改非做不可”,普通民众则不以为然,大多数普通加拿大人宁可忍、等,也不愿丧失医保的“平等、福利与公平”,让部长、总理跟自己一起排队就医,是许多加拿大人感到十分自豪的事。 不仅如此,加拿大对资格证书要求很严,医生、护士都需持医护协会所颁发的证书才能上岗。为确保自身利益,医护协会始终拒绝吸收私立医院医护人员为会员,也不允许持有本协会证书的医护人员去私立医院工作,否则吊销证书,开除出会,正因如此,曾出现的个别私立医院试点均很快夭折,因为他们既招不到医生,也招不到护士。不仅如此,一些媒体经调查发现,私立医院在现有体制下非但未提高医疗效率、减少等候时间,反倒让等候时间更长,因为这些私立医院为确保生存和规避责任,总是挑最没风险的手术做,结果让公立医院的队排得更长。一些患者尖刻地指出,如果医改的结果是医生赚更多钱,穷人却看不起病,那么不改也罢。 对于旅加华人,如今则早已总结出一套应运而生的“救生指南”:慢性病不妨在加拿大治,既省钱又没风险;如果发现得了要命的疾病,或怀疑有什么疑难杂症,那么就赶紧动身南下,去医疗资源“优质优价”的美国,或干脆买张机票打道回府,去这些可以花钱“加塞”的地方先把命保住,然后再回归慢条斯理的加拿大“不花钱医保”从长计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