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与时空的奥秘

 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8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整 自医与求医(2) 07.11.03

[复制链接]

218

主题

0

好友

1134

积分

在线时间
445 小时
最后登录
2022-10-24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36
帖子
267
UID
14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2 13:35: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关于求治


对于急性发作的疾病或者慢性病急性发作时,当然是立即上医院;而且是选择最近的比较好的医院。不管怎么说,好一点的医院由于患者较多,医生至少也能够“见多”而“识广”些。当然,即使是最好的医院,也仍然有可能因各种原因而未能成功救治;但有一点是必然的,如果医院不能够成功救治的急性病,那么在家是绝对捱不过去的。
急性病交给医院,本文主要讨论慢性病的求治技巧。
任何事情都是有技巧可言的,慢性病的求治同样如此。
一个原本健康的人在初次生病时,首先本能地会去医院。其有两个最基本的选择:西医和中医。由于首先求治西医的比较多,所以先从西医谈起。
有人曾形象地概括西医说:全天下的西医都是一个师傅的徒弟。这话很能表明西医的特征的。西医治疗疾病的常规做法是先检查,然后根据检查结果和患者症状综合判断得出一个病名;对于具体的病名西医有具体的治疗指南的,所有的医生都会遵照这个治疗指南去做,即使有变化,也往往很微小的。
我们在求医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当初始求医的医院未能够治愈疾病而使人成为慢性病患者时,那么作为患者首要的是保存初次治疗的检查单和用药方案,然后去新华书店,购得西医给你诊断的疾病的教科书一本。------注意是教科书,不能用其它言论,因为教科书是所有医学生使用的,在某个疾病方面,它如实记录了目前医学对于这个疾病的共识。
下面,围绕这个疾病为中心,把关于这个疾病的生理、病理、常规用药、用药的可能结果等等单独罗列出来,自己学习。
然后,你再决定是否去西医更高级别的大医院找专家治疗;或者放弃西医,选择其它疗法。


有人可能会说,我一个普通人,没有基础,怎么知道那么些道理,看了我也不懂的。-----这种情况也有可能。那么让我们从一个患者的求医过程来分析,在通常的求医过程中,注意哪些对我们有利。
下面是一个患者的真实的经历。
我在医院等待腹中的宝贝出生的时候,某日夜晚,突然护士急匆匆地用车子推了一个妇人进来,住到我边上的产床上。她在进来的时候就已经吊着盐水的。
第二日,与她闲聊才知道她是为了保胎才进来的。那时她怀孕七月。可是她躺在那里时,肚子只是中间稍稍地隆起一些,还没有我平时的肚子大,根本看不出她怀孕七月的情况。
她对护士每隔两小时给予她的药片,对她一直静脉吊着的盐水如数家珍,熟悉异常。这使我非常惊讶。于是她说,她腹中的胎儿是她所怀的第四个孩子。在三年的时间里,她怀了四个。
她说,在怀孕五个月前,不论做多重的活,她没有流产过,身体没任何不舒服;但每到五个月以上,她的噩梦就要来了。
第一个孩子在五个多月以后就出现早产征兆,于是去医院保胎;三番两次进出医院,七个月时,孩子还是出来了,放在医院里抢救;几个月后医生通知她去领孩子时,由于没分家,他们所有的钱都被婆婆掌控,而婆婆认为没必要花几万在一个孩子身上,所以她没能去领,孩子就给了医院了。她说每想起这个孩子她就要流眼泪。-----那是个男孩。
不久之后,她怀了第二个,这回是另一家医院,在两次进出医院后,她的第二个孩子在五个多月时终究还是太早地出来了,没能成活。
再不久,她怀了第三个。又是一家医院,多次进去,也只撑到七月,孩子早产了,好在这回孩子很坚强,自己挺过来了,已经十个月大。
由于没有避孕,在上一个孩子两个多月时,她又怀孕了,就是这第四个。先前在另一个医院曾保胎一周,然后那日的夜晚,她发现自己又有早产的迹象,于是紧急进了这家医院,成为我的邻居。
多次进出医院保胎,她对保胎的药物了如指掌。其熟悉程度绝不亚于医生。
保了两天过后,医生看她的情况平稳,停了静脉注射的药物;然而,一个白天过后,她紧急让医生再次上药,医生也匆忙而来,一秒钟也没耽搁,但吊水后十多分钟,她让人拔针,说已不可能保住,随即她被推去产房,生下一个儿子(上一个是女儿)。不幸中的万幸,经医院救治后,这个孩子成活了,一周后,她抱着孩子出院回家。
(注:她是个船民,每次船到哪里就到哪里的医院,但都选择当地专业的或较好的医院。)

三年怀四个,可以想象这个年轻的母亲所遭受的困扰。
她对西医的保胎药物很熟悉,可是她的潜意识里犯了一个常人通常所犯的错误,认为:既然是保胎的药物就必然能保胎。于是把希望寄托在保胎的药物上。
在面临早产之时,选择立即去医院一点也没错;但在第二个孩子也早产之后,在下一次怀孕之前,如果想到保胎的药物对她很可能根本没用,明智的选择是先寻找医生调理自己的身体,或者先自己找一下早产的根源,再或者,至少要改变一下自己,如把瘦弱的身体养胖些,才可能再次选择怀孕。任何条件都没改变,而再次怀孕,把不早产的希望寄托在已经两次都没帮她保住的保胎药上,这是她的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我的宝贝安静地赖在肚子里迟迟不肯出来,只好选择剖腹产。负责的主任无奈地说:想保胎的很难保得住,到时该出来的却很难催出来。医学的现状就是如此啊。

不仅仅是保胎、不孕求治还是其它疾病,最普遍的一个现象就是:连续在几个医院,换若干专家,医院所做检查相同,所服药物相同,患者竟然也愿意一再重复。比如说,不孕症患者,这个医院用通水术,另一个医院也用通水术,竟然有人做过七次通水术的。
其实,很多东西,经历一次也就够了,有效也就有效,没效也就没效了,绝不可能因为开给你这个药的是专家而药效会更好些。
所以保留最初的检查与治疗方案,自己去查找完整的相关资料,了解这个疾病的方方面面,如果以后的检查与治疗与前面的多数重复,那么最好放弃,另做其它选择。有很多疾病,在西医的教科书里写着机理不明,疗效不佳的,这时候更要头脑清醒,不要听说某个专家厉害,比如说钟南山院士等,就千里迢迢满心期望去求医,而要及早另寻它途,损失才能少些,康复的期望才能更多些。
有些人相信中医,有病先寻求中医的治疗。中医的特征与西医相比,要复杂很多,所以其求治的技巧也不同。
在向中医求治时,必须记住两点:(1)任何一个中医医生,不管被宣传得多么有名,多么神奇,也不可能对所有的疾病都有确切的治疗效果;选择中医医生时,要选择对于你的疾病有更多临证经验的医生; (2)这个社会靠中医混饭吃的人何其之多,需要小心识别。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肯定却是很困难的,尤其对于大家没有太多中医知识的人。那么,在向中医求治时,注意这一点:服用医生所开处方后(一般三到七帖),如果症状加重或者疾病没有明显改善,那么请医生换处方;如果在疗效不佳的情况下,该处方很少变动,那么换一个医生。
目前社会上流行着中医只能治疗慢性病,中医起效慢的观点,是非常错误的。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在几千年的农业社会里,老百姓基本上都处于不太富裕的时候;所以,如果疾病不是很急或者非常痛苦,老百姓是不会去求医的。没有老百姓这块土壤,中医根本不可能诞生和发展;仅凭这一点,就可以断言,中医是绝对可以很好地治疗急性病的;而对于一个因为疾病而痛苦的患者,绝大多数是没有耐心的,如果服药后需要十天二十天或者几个月才起效,那么在历史上,患者本能地会去寻求更快速地治疗,而不会忍着病痛等缓慢的药效来临,此种情况也必然导致中医的被淘汰,所以历经风雨而生存的中医,其疗效也必然是快速的。
所谓中医不能够治疗急性病、中医起效慢的谎言是目前太多不太了解中医的人的误区。又因为中医本来能够快速起效的临床领地的伤失,而太多地被应用于无论西医还是中医都非常难于治疗的一些疾病的治疗(有些疾病,在中医古代,被判为死证,医家往往拒绝治疗的),所以造成表面上看来中医不能够治疗急性病起效很慢的现状。
如果中医医生开出的药方合适于你,那么三贴五帖药以后,无论多么复杂的疾病,即使没有出色的疗效,也必然会让患者感觉到有所改善的,所以在服药后倘若没有一点改善甚至加重,那么立即让医生更换处方;如果医生不给你更换处方,那么设法更换医生。这不仅可以节省你的金钱,尤其可以让你有时间寻找更好的疗法。
--------因为网络的普及,使得很多人失去了本能地自我保护,而被目前的种种谬论洗脑,没有疗效是因为时间不够,症状加重是人体在排毒排病气(人体即使排病也是一鼓作气一气呵成的,时间短暂,人无不适),从而陷入求医的误区,希望大家警惕。

12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在线时间
165 小时
最后登录
2014-5-13
阅读权限
150
积分
1344
帖子
1016
UID
389
2#
发表于 2011-1-28 20:21:39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3578

积分

在线时间
77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0-4-25
阅读权限
150
积分
1871
帖子
1700
UID
3487
3#
发表于 2011-1-28 20:54:05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0

好友

573

积分

在线时间
482 小时
最后登录
2015-1-12
阅读权限
70
积分
456
帖子
404
UID
5120
4#
发表于 2011-1-28 21:19:00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用中文注册

手机版|Archiver|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 苏ICP备09036564号  )

GMT+8, 2024-11-27 15:49 , Processed in 0.0907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Licensed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