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与时空的奥秘

 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7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师,从改变医学模式入手推广老师的理念,或许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复制链接]

110

主题

0

好友

4595

积分

在线时间
3563 小时
最后登录
2017-1-4
阅读权限
150
积分
3202
帖子
2717
UID
498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14 18:56: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heyunqu 于 2010-3-14 19:25 编辑

这是我2008年在单位内部写的一篇文章,想法不成熟,但或许有一定参考意义也未定,尤其是象老师这样有雄才伟略的人,见笑了。



    医学模式是人类对健康观、疾病观、死亡观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总体概括,不同的医学模式反映不同历史阶段医学发展的特征、水平、趋向和目标。医学模式经历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机械论的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个阶段

    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认为人的生命与健康是上帝神灵所赐,疾病和灾祸是天谴神罚,因此人们主要依赖求神问卜、祈祷。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以我国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金、木、水、火、土5种元素可以相生、相克,并且与人体相应部位对应,五行若生克适度则生命健康)和古希腊土、
水、火、风4元素形成万物的学说为代表。机械论的医学模式认为健康的机体如同协调运转加足了油的机械,常常用物理、化学的概念来解释生物现象,它使解剖学、生物学获得了巨大进展,大大推动了医学科学的发展,但它排除了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生物医学模式研究生物体本身结构和功能及其对各种内外环境因素的生物反应和疾病过程,可以简单地解释为:细胞病变组织结构病变功能障碍,这种形而上学的认识方式只看到了它们的存在,看不到它们的产生、发展和灭亡,只看到了它们的静止状态,而忘记了它们的运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整合的水平上将心理作用、社会作用同生物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揭示了3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生物学变化的内在机制,形成了一个适应现代人类保健技术的新医学模式。

    一度先进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如今也显露出滞后的端倪:首先,该医学模式无法体现环境与生态科学的最新成果,致使其审视健康、疾病和医学问题时缺乏时代的高度。其次,通过非典的警示,人们感到该医学模式不能最充分地反映更深层、更广泛的疾病病因。第三,它无法体现人类基因组研究以来,对生物医学再认识的大趋势。第四,该医学模式与包括生命伦理学和生态伦理学在内的现代伦理学发展缺乏内在的联系。第五,因高度、视野方面的原因,它限制了医学职能和医学目的的拓展,第六,它的最大缺陷就是只从引起疾病的诱因如环境、食物、生活方式、社会压力、病媒生物等找寻病因,却忽视了作为主因的人体的最强大的自愈能力,如感冒不服药也可痊愈,等等。介于前五个原因有学者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生态医学模式
        
当下,人类疾病谱已经发生显著变化,从以传染病为主向着以非传染病的阶段发展,传染病不再对人类生命健康构成主要威胁。进入90年代以后,疾病死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心脏病(主要是冠心病)、脑血管病(即脑血栓、脑栓塞、脑溢血)和癌症(主要是肝癌、胃癌、肺癌、结肠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面对疾病谱变化的局限性已暴露无遗。

    对于疾病,现代医学的宗旨是迅速的消除不适症状,然后长期服药以使症状减轻或不再出现,认为症状就是所谓的,只要症状消失,病就好了,而不去探究症状背后的真正病因。其实症状不过是疾病的一个通信员。他走出来告诉我们身体里有了一些问题,想让我们静下心来维护一下,就善意的以生病来强制你休息。而此时,我们却嫌身体多事,便请来了药物这个粗暴的打手,一棒子将他打回去,让他别再说话。我们身体里面到底怎样,我们并不关心,只要表面看着没事就好。我们自己不知道病因,医生也同样帮我们在掩盖病因,而让我们把目光盯在症状上。如果你说肘关节疼,医生说是网球肘,如果你说脖子疼,医生诊断是颈肩综合症。如果你说失眠,医生说是神经衰弱。病人和医生的区别只是医生把病人说的通俗语言,变成了书面的,其实给病症加个名称并不能加深我们对疾病的理解。这种就医方式也揭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局限性。

     医生治病的手段是药品和仪器,但这一切全是为了消除而不是针对病的。医疗大楼更加雄伟,医疗仪器更加先进,药品日益繁多,但辉煌的表面下,隐藏着太多对疾病的无奈与困惑,这些年跟医学相关的产业都飞速发展,可医学的治疗理念却总在一个狭小的空间中打转,无从脱身。同时也导致高昂的医疗费用居高不下。这也要求医学模式必须改变。

   现在的健康定义还是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即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简单说就是,没有躯体和心理疾患,社会适应良好。现代人对健康这个词也越来越敏感,因为许多人平时常出现浑身无力、容易疲倦、头脑不清爽、思想涣散、头痛、面部疼痛、眼睛疲劳、鼻塞眩晕、胃闷不适、颈肩僵硬、睡眠不良、手足发凉、便秘、心悸气短、手足麻木、坐立不安、心烦意乱等症状,去医院却查不出病来,往往各种检查显示一切正常,最后给出了一个含糊其词的结论——介于疾病和健康之间的叫做亚健康。对于许许多多的亚健康,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只有无奈、困惑,它的局限性更是暴露无遗。

    然而我们的祖先在人与自然的斗争中积累的宝贵的医学理论和方法却被我们现代人束之高阁,我国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认为,首先强壮五脏六府(主因),再去除浊水、浊气、宿便、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诱因),许多疾病就会离我们远去。中医的特点是以人为本,必然关心病人的主观感觉,因为中医相信人体有能力从总体上对于自己的健康状态做出总体的自我判断。这就像电子计算机开机的时候,机器要自我检索一样,只有各项程序大致正常,才能进行正常工作。否则,就属于不健康状态,就应当早期干预,进行调整、治疗,这样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如清除了体内的浊气,我们就会神清气爽;推按小腿内侧的脾经可防治西医无奈的痛风,打通心包经可防治困扰现代人的高血脂症,进而冠心病就与我们无缘,等等,对于许多亚健康更是手到病除,通过我们身体气血的运行,保持身体经络的通畅,将所有病因歼灭在萌芽状态,这不正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死穴吗?因此,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经络-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正是解决许多现代文明病的法宝吗?激活经络,运用经络进行强身、防病、治病应该成为健康教育、疾病控制部门未来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树立养生理念,倾听自己身体的声音,并适时将其纳入医学模式显得更为迫切。这对改变陋习、走向文明、增进健康和促进医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当然,变革医学模式是一个关系重大、影响深远的大课题,需要严格的科学精神和巨大的学术勇气,来不得半点轻率和浮躁。正因为如此,我由衷地希望相关学科的专家牵头,组织力量攻关,围绕新世纪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医学模式问题,来一次勇敢的学术创新。 (文中有引用处,省略参考文献)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收起 理由
六味地黄丸 + 4 我很赞同

总评分: 威望 + 4   查看全部评分

6

主题

0

好友

1041

积分

在线时间
1712 小时
最后登录
2015-1-15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1019
帖子
872
UID
127
2#
发表于 2010-3-15 10:02:44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2

主题

0

好友

8482

积分

版主

做自己的大医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733 小时
最后登录
2016-8-7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10751
帖子
5451
UID
56
3#
发表于 2010-3-15 10:27:37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下下,表示支持
六味地黄儿方成,滋水生木亦显能。坎巽之争旷日久,老师赐名雷风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主题

0

好友

4595

积分

在线时间
3563 小时
最后登录
2017-1-4
阅读权限
150
积分
3202
帖子
2717
UID
4987
4#
发表于 2010-3-15 18:21:35 |只看该作者
六味,你好!真羡慕你,从小就与中医有缘,我可是上周二辞去了单位的一切职务,为了心中的梦想,我们的共同目标,我的下半辈子不管任何风雨,是交给了与易和中医有关的事,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将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的东西包括中医让人们大众接受,当然首先得自己懂得一些,然路有多难,幸运的是我遇到了老师这样的一代伟才,我是第5期才加入老师的课程的,虽然迟了些,但总算入了这学堂,真乃吾之幸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0

好友

7465

积分

在线时间
3083 小时
最后登录
2023-12-16
阅读权限
150
积分
3109
帖子
2939
UID
4997
5#
发表于 2010-3-15 18:44:48 |只看该作者
咱们共同进步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726

积分

在线时间
449 小时
最后登录
2019-5-7
阅读权限
70
积分
169
帖子
125
UID
12498
6#
发表于 2011-1-10 21:30:20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好友

3199

积分

在线时间
208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3-10-25
阅读权限
150
积分
474
帖子
410
UID
1054
7#
发表于 2011-1-10 21:39:45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0

好友

2102

积分

在线时间
1163 小时
最后登录
2019-7-11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1671
帖子
1477
UID
3718
8#
发表于 2011-1-11 15:29:45 |只看该作者
喜欢看
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0

好友

2534

积分

在线时间
729 小时
最后登录
2020-5-30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1003
帖子
900
UID
1122
9#
发表于 2011-1-11 15:40:23 |只看该作者
大力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用中文注册

手机版|Archiver|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 苏ICP备09036564号  )

GMT+8, 2024-6-26 03:42 , Processed in 0.10939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Licensed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