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6 陆养愚治陈巽源室,向有头眩之症,不药亦止。八月中旬,偶作劳烦闷,饮酒数杯,坐月下,更余方寝,便觉微热不安。次早忽眼黑头旋,且微痛,如在风云中,发比平时较剧。医谓脉得浮数,此热极生风也,用芩、连、山栀等以清之。二剂眩晕不减,而头痛如破,上身如火,而欲浓覆。又谓无痰不作晕,再以清火之品合二陈汤,二剂亦不效。脉之,左手浮弦而紧,右手浮数而弱,且寸强尺微。右脉乃正气之虚,左脉乃邪气之实,尺微寸强,邪在上也。此必乘虚感邪,中于上焦所致。经曰∶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目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中于项。因逢其之虚,其入深,则随目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今作劳以致烦闷,非虚乎?月下坐至更余,头项之间,能不为雾露之阴所中乎?法当驱上焦之邪,补中焦之气,而徐议消痰清火,则自愈矣。因先用参苏饮加藁本,二剂头痛顿止,眩亦少瘥。再以补中益气,佐以二陈、芩、连数剂而安。
陆养愚给陈巽源的妻子治病,患者一向有头晕目眩的症状,不用服药也能够缓解。到了八月中旬,一次劳动之后,她觉得烦闷,就喝了几杯酒,夜晚在月下坐了好久才休息,这个时候就觉得身上有微微发热。第二天就觉得自己眼前一黑头晕,而且头痛,就如同坐在风中云里一般,比平时发作更加的严重。请来的医生说患者的脉象浮数,这是因为身体里热极生风的缘故,就给患者服用了黄芩、黄连、栀子等药物清热。患者服用了两剂,非但眩晕的感觉没有缓解,反而头痛欲裂,身上如同生了火一般,但是同时还要盖很厚的被子。结果那个医生又说,人体是因为有痰才会晕的,于是就给患者服用清热的药物合二陈汤,服用了两剂之后还是没有效果。于是就请来魏医生看诊,患者的左手的脉象是浮弦而紧,右手浮数而弱,同时右手寸部强而尺部弱。右手的脉象可以看出患者正气虚,右手脉象则能看出患者身上邪气盛,尺微寸强,则能看出邪气在上。这一定是因为患者身体虚弱的时候感受了邪气,邪气现在集中在上焦。《黄帝内经》有言:筋骨血气的精气,和血脉一起通过眼睛周围的脉络,向上进入脑部,随后从脖子后面出来。所以一般都表现在邪气集中在脖子后面。因为患者身体虚弱,邪气就通过眼睛周围的脉络进入脑,进入脑部之后,就会引起眼睛的不舒服,也就会引起眩晕。患者因为劳累之后出现烦闷,这不就是因为身体虚所导致的么?晚上在外面做了很久,自然头项之间会被寒凉的雾露侵袭。应当驱上焦的邪气,补中焦的正气,随后再慢慢考量去消痰清火,这样才能够痊愈。于是就给患者服用参苏饮加藁本,患者服用了两剂之后头痛的症状缓解了,眩晕的症状也好了些。之后换方补中益气汤,用二陈汤、黄芩、黄连辅佐,患者服用了几剂之后就痊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