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与时空的奥秘

 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金光灿灿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十二原的重要地位

[复制链接]

15

主题

0

好友

593

积分

在线时间
1030 小时
最后登录
2015-11-15
阅读权限
70
积分
1012
帖子
809
UID
467
21#
发表于 2010-2-14 10:46:32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好友

1041

积分

在线时间
1712 小时
最后登录
2015-1-15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1019
帖子
872
UID
127
22#
发表于 2010-2-14 15:11:32 |只看该作者
很好,真的谢谢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0

好友

331

积分

在线时间
272 小时
最后登录
2010-12-28
阅读权限
200
积分
628
帖子
496
UID
3858
23#
发表于 2010-2-14 16:07:15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0

好友

533

积分

在线时间
678 小时
最后登录
2013-4-5
阅读权限
70
积分
924
帖子
767
UID
3744
24#
发表于 2010-2-14 20:50:16 |只看该作者
很好呢,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0

好友

4523

积分

在线时间
2063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5-22
阅读权限
150
积分
2053
帖子
1926
UID
162
25#
发表于 2010-2-15 15:29:38 |只看该作者
太好了,对大家学经络有很大的帮助。只是膏、肓是什么呢?不懂,能否解析一下呢?求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89

积分

在线时间
84 小时
最后登录
2010-6-7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164
帖子
118
UID
1349
26#
发表于 2010-2-19 22:45:53 |只看该作者
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39

积分

在线时间
15 小时
最后登录
2010-4-26
阅读权限
50
积分
22
帖子
27
UID
189
27#
发表于 2010-4-12 21:04:34 |只看该作者
成语“病入膏肓”源于《左传》中的一段曲故。晋景公患了病,派人到秦国求医,秦国派一位名叫医缓的医生前去替他诊疗。医缓尚未抵达时,景公做了个梦。梦中他的病变成了两个小儿,一个说:“那人是名医,会伤害我们,往哪里逃呢?”另一个说:“我们在膈之上,心之下,‘膏肓’之处,艾灸、针刺和药力都难抵达,他怎能奈何我们呢?”医缓到来后,经过诊断,颇为难地对景公说:“病在膈之上,心之下,已入膏肓,不能采取攻伐的方法,药物也无济于事,无法治了。”后来景公果然不治而死亡。于是后人常用“病入膏肓”来指代病重难治。
    然而,人体背部的膏肓穴,却可对“病入膏肓”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或针劳,须向膏肓及百劳”,是一句脍炙人口的针灸歌赋。百劳是督脉大椎穴的别名,在背部正中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膏肓即膏肓穴,在第四、第五胸椎间旁开三寸(约四横指)处,属足太阳膀胱经,是主治各种虚劳及慢疾患的要穴。当久病不愈,身体呈现羸弱消瘦状态时,最适宜取膏肓穴施灸,可以起到扶阳固卫、济阴安营、调和全身气血的作用,从而使身体恢复强壮。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中说“膏肓能主治虚羸瘦损、五劳七伤及梦失精、上气咳逆、痰火发狂、健忘、胎前产后等,百病无所不疗”。由此可见,膏肓穴在虚劳证的治疗上,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背部有主一身阳气的督脉和贯穿全身的足太阳膀胱经。“背宜常暖”,历代医家在背部施行的擦背、捶背、刮痧、担脊、拔火罐等多种保健养生方法,都有一定的功效。背部除膏肓穴外,还有大椎、身柱、风门、肺俞等重要穴位。每次选用其中的2~3个施行保健灸(用艾条温和灸10~20分钟),隔天一次,坚持进行,能防治感冒、咳喘、小儿吐乳等多种病症,对维护心肺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及促进健康长寿,均十分有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好友

1104

积分

在线时间
121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0-9-5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1956
帖子
1740
UID
6052
28#
发表于 2010-4-15 20:29:31 |只看该作者
谢谢,收藏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0

好友

116

积分

在线时间
108 小时
最后登录
2012-9-11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191
帖子
131
UID
2925
29#
发表于 2010-6-7 17:54:57 |只看该作者
谢谢,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0

好友

57

积分

在线时间
184 小时
最后登录
2011-7-18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65
帖子
43
UID
4718
30#
发表于 2010-6-7 19:12:56 |只看该作者
真好,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用中文注册

手机版|Archiver|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 苏ICP备09036564号  )

GMT+8, 2024-6-6 15:23 , Processed in 0.05390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Licensed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