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0
- 在线时间
- 724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7-2-27
- 注册时间
- 2009-5-23
- 积分
- 1173
- 贡献
- 21
- 精华
- 0
- 帖子
- 946
- 积分
- 1435
- 威望
- 266
- 金钱
- 430
- UID
- 619
- 在线时间
- 724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7-2-27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1173
- 帖子
- 946
- UID
- 619
|
水红花子,为植物荭草的干燥果实,呈扁圆形,直径2~3毫米,厚1~1.5毫米。表面棕黑色,或红棕色,有光泽,两侧面微凹入,其中央呈微隆起的线状,先端有刺状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浅棕色略突起的果柄痕,有时残留膜质花被。果皮厚而坚硬。种子扁圆形,种皮浅棕色膜质;胚乳粉质,类白色,胚细小弯曲,略成环状。气微弱,味淡。以饱满充实,色红黑者为佳。
中文名称:水红花子
类别:果实类
异名:水荭子(《本草衍义》),荭草实(《纲目》),河蓼子(《山东中药》),川蓼子、水红子(《上海常用中草药》)。
名称考证:水红花子(《滇南本草》),水荭子(《本草衍义》)、荭草实(《纲目》)、河蓼子(《山东中药》)、川蓼子、水红子(《上海常用中草药》)
科目来源:双子叶植物药蓼科植物,为蓼科植物荭蓼、酸模叶蓼或柳叶蓼的果实。植物形态详"荭草"、"假辣蓼"、"辣蓼草"等条。
药用部位:荭蓼、酸模叶蓼或柳叶蓼的果实。
性味归经:咸,寒。①《别录》:“味咸,微寒,无毒。”②《滇南本草》:“性寒平,味苦。”③《药材资料汇编》:“辛,无毒。”④《药材学》:“性平,味甘。”入肝、胃、脾三经。有化痞散结,清热止痛功能。用于痞块腹胀,肝脾肿大,颈淋巴结核,消渴,胃痛。用量4.5~9g,大剂量可至30g。
来源:为蓼科植物荭蓼、酸模叶蓼或柳叶蓼的果实。植物形态详荭草、假辣蓼、辣蓼草等条。
采集:8~10月间割取果穗,晒干,打落果实,除去杂质。
水红花子
药材:①水荭子为植物荭草的干燥果实,呈扁圆形,直径2~3毫米,厚1~1.5毫米。
表面棕黑色,或红棕色,有光泽,两侧面微凹入,其中央呈微隆起的线状,先端有刺状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浅棕色略突起的果柄痕,有时残留膜质花被。果皮厚而坚硬。种子扁圆形,种皮浅棕色膜质;胚乳粉质,类白色,胚细小弯曲,略成环状。气微弱,味淡。以饱满充实,色红黑者为佳。
②辣蓼草子又名:水红蓼子。为植物酸模叶蓼或柳叶蓼的干燥果实,呈卵圆形,直径约1~2毫米,厚不及1毫米。
表面红棕色。细小弯曲的胚位于一侧,成半环状,其余与水荭子同。
化学成分:荭草种子含淀粉41.51%。荭草种子含淀粉约40%。据南京药学院初步分析,果实含黄酮类化合物。以及槲皮素、花旗松素(taxifolin)。
药理作用:小鼠每天灌服水荭子煎剂、酊剂或石油醚提取物,连续10天,对艾氏腹水癌(腹水型及实体型)和肉瘤-180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其效果不稳定,需进一步证实。荭草果实的100%煎剂,用平板打洞法,对志贺氏痢疾杆菌及福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
外用:熬膏或捣烂敷。
宜忌:凡血分无瘀滞及脾胃虚寒者忌服。
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红蓼PolygonumorientaleLinn.的干燥成熟果实。
常生湿地上,亦见于村边。分布我国南北各省区,但海南尚未发现。朝鲜、日本、菲律宾、印度和苏联均有。
采收加工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果穗,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水红花子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大剂1两);研末、熬膏或浸酒。外用:熬膏或捣烂敷。
用药忌宜:凡血分无瘀滞及脾胃虚寒着忌服。
用药配伍:配大腹皮,大腹皮温通辛散,能行气宽中,宣通水道;水红花子气香味咸,能软坚泻下,治疗腹满水肿;配大黄,行血破瘀;配穿山甲,活血通经,能治瘀血痞块、症瘕积聚。
炮制方法:炒制取净水红花子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爆裂,有香气逸出为度,取出,放凉(《集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