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00
- 在线时间
- 6264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4-11-21
- 注册时间
- 2009-4-12
- 积分
- 14907
- 贡献
- 104
- 精华
- 183
- 帖子
- 28372
- 积分
- 51248
- 威望
- 3833
- 金钱
- 28481
- UID
- 1
- 在线时间
- 6264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4-11-21
- 阅读权限
- 200
- 积分
- 14907
- 帖子
- 28372
- UID
- 1
|
新华网长春6月14日电(记者何悦 姚友明 高楠)自2003年首批扩招大学生毕业起,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个持续10年的话题。今年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699万。
据麦可思研究员新发布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截至今年4月,被调查的2013届硕士毕业生签约率为26%,本科毕业生35%,总体签约进度较同期下滑明显。
数据还显示,前10名失业量最多的专业普遍是招生人数多、近年来报考火热的一些专业。如生物工程、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金融、工商管理等。
而据记者了解,诸如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这类专业在行内被称为“具有普适性”的专业,几乎国内高校都“必设”了类似的专业。
“毕业了,我也失业了。”作为吉林大学文学院的一名学生,于跃一直到毕业都没有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她把原因归结为“专业不好就业”。
“我所学的古代汉语专业,要么考研,要么考公务员,不然真的没出路。”托福词汇“红宝书”、“司法考试一本通”、普通话水平测试……于跃每周都会在校园内摆书摊卖旧书,书摊上“云集了”多个门类的应考书籍,里面密密麻麻的写着笔记。而她坦言“本专业的教科书平日里很少翻阅”。
“大学老师告诉我们,这个专业不好就业,让我们在课外多考一些证书给自己充电。”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少大学生像于跃一样四处赶考,希望通过这条路更好地解决自己本专业就业难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难不仅让高校专业课“失色”,也让一些大学生萌生了“读书无用”的看法。“父母从小就会告诉我们必须得上大学。但当我们真的去上大学了,就会发现,大学里什么都没有。”吉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毕业生梁玉龙对记者说。
吉林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钟新认为,在高校大扩招中,不少学校选择办学成本低的专业作为扩大招生的突破口,造成一些专业设置泛滥,有一些专业在市场上根本就没有需求。
与就业难相随的,还有日益升温的考研热所造成的“学历泡沫”。今年,我国考研人数达到18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继续深造的理由是“读研可以逃避就业压力”。这种“鸵鸟心态”让研究生文凭含金量缩水,学历泡沫致使研究生也面临就业难的困扰。
吉林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副主任闫国栋则认为,毕业生“眼高手低”的心态也是造成就业难的一个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应该放低心态,放低就业期许,在就业和市场选择之间,做一种调整。”
“不管未来的情形多么糟糕,我们终究要回归现实。沉浸在过去把大学生等同于‘天之骄子’的梦境中,对于解决就业问题没有丝毫的意义。”毕业生刘鲲鹏对记者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