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00
- 在线时间
- 6278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5-5-3
- 注册时间
- 2009-4-12
- 积分
- 14907
- 贡献
- 104
- 精华
- 184
- 帖子
- 28638
- 积分
- 51727
- 威望
- 3833
- 金钱
- 28822
- UID
- 1
  
- 在线时间
- 6278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5-5-3
- 阅读权限
- 200
- 积分
- 14907
- 帖子
- 28638
- UID
- 1
|
看到有人说《依葫芦画瓢学养生(1)》读不懂,我很愕然。
这读书,哪有读懂读不懂之说呢?
对于初学者,初看这本书,似乎有很多看不懂的名词,但是那些治疗的方法,不是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的吗?比如,经气头痛,桂圆核桃汤;牙痛,按合谷穴;受寒,贴除寒贴;----撇开那些读不懂的名词,这些方法,可清楚明白地写着的;遇到相关的疾病,照着去做,很多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这能照着实践出好效果,是读懂呢还是没读懂呢?
对于已经跟网络课堂学习的人,那些卦象、五运六气的名词,自然都能看得明白;于是,既懂了方法,还懂了方法的原理---这当然是完全读懂的。
可能许多人觉得,读书就要读到已经跟网络课堂学习的人的那般水平,既知道方法,还知道原理----可是,大家想想,这可能吗?!那么多复杂的知识,如何能够在一本讲义里完全地体现出来-----这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却要去追求,除了会被骗子利用,那还能有什么结果呢-----为什么说这点会被骗子利用呢?因为骗子知道许多人读书喜欢“彻底读懂”,所以,为迎合这种心理,便故意编造些大众能“读懂”的理论,比如,某人说,所有疾病都是寒湿;某人说,所有疾病都是湿气---诸如此类的。这样的书籍,看上去很懂了,但事实上,这种“懂”,除了把读书者带入深渊,还会有别的好点的结果吗?
在任何单独的一本书里,都是不可能囊括所有的中医知识的,要想真正地读懂中医的书籍,那只有一个办法:好好学习----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如果不想很深入地学习,而只想找点方法来用用,那就别指望把原理读懂,而只要“依葫芦画瓢”,看着人家怎么做自己怎么做就行了。
我也是从自学中医开始的----初始读许多老中医的医案,也不懂原理,然而,我从来没向大家这样,觉得我读不懂----要是能读“懂”才很可怕呢,就那点知识累积却读懂了,毫无疑问意味着偏执和错误----初学中医的时候,我读许多医案,当然不懂,但是,却很想弄懂,于是去钻研中医基础理论,去广泛博览各种学说,在若干年的研究后,才突然发现,自己能读懂了。可以这样说,正因为从来不奢望自己能一下子读懂,所以,我一步步深入了中医的领域,有了今天的成就。---如果我当时奢望自己一下子读懂,大概现在跟许多发烧友差不多水平的。 |
-
总评分: 威望 + 3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