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与时空的奥秘

 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944|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稷(大麦、元麦)---兼谈脾热脾寒的补脾食物

[复制链接]

309

主题

0

好友

64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48 小时
最后登录
2011-10-14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546
帖子
564
UID
420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4 23:24:46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稷(《别录》下品)
【释名】穄(音祭)、粢(音咨)。
时珍曰∶稷,从禾从畟,畟音即,谐声也。又进力治稼也。《诗》云畟畟良耜是矣。种稷者必畟畟进力也。南人承北音,呼稷为穄,谓其米可供祭也。《礼记》∶祭宗庙稷曰明粢。《尔雅》云∶粢,稷也。罗愿云∶稷、穄、粢皆一物,语音之轻重耳。赤者名囗 ,白者名芑,黑者名秬。注见黍下。

<稷,从文字组成来看,属于庄稼,需要悉心照料。根据发音还可以知道,稷是用来祭祀的粮食。在不同的书籍当中,稷还被记载为穄和粢。>
【集解】弘景曰∶稷米人亦不识,书记多云黍与稷相似。又注黍米云∶穄米与黍米相似,而粒殊大,食之不宜人,言发宿病。《诗》云∶黍稷稻粱,禾麻菽麦。此八谷也,俗犹莫能辨证,况芝英乎?
苏恭曰∶《吕氏春秋》云∶饭之美者,有阳山之 。高诱注云∶关西谓之囗 音糜),冀州谓之囗(音牵,去声)。《广雅》云∶囗,穄也。《礼记》云∶稷曰明粢。《尔雅》云∶粢,稷也。《说文》云∶“稷乃五谷长”,田正也。此乃官名,非谷号也。先儒以稷为粟类,或言粟之上者,皆说其义,而不知其实也。按∶氾胜之《种植书》,有黍不言稷本草有稷不载,穄即稷也。楚人谓之稷,关中谓之糜,呼其米为黄米。其苗与黍同类,故呼黍为籼秫。陶言与黍相似者,得之矣。
藏器曰∶稷、穄,一物也,塞北最多,如黍黑色。
诜曰∶稷在八谷之中,最为下苗。黍乃作酒,此乃作饭,用之殊涂。
颂曰∶稷米,出粟处皆能种之。今人不甚珍此,惟祠事用之。农家惟以备他谷之不熟,则为粮耳。
宗奭曰∶稷米,今谓之穄米,先诸米熟,其香可爱,故取以供祭祀。然发故疾,只堪作饭,不粘,其味淡。
时珍曰∶稷与黍,一类二种也。粘者为黍,不粘者为稷。稷可作饭,黍可酿酒。犹稻之有粳与糯也。陈藏器独指黑黍为稷,亦偏矣。稷黍之苗似粟而低小有毛,结子成枝而殊散,其粒如粟而光滑。三月下种,五、六月可收,亦有七、八月收者。其色有赤、白、黄、黑数种,黑者禾稍高,今俗通呼为黍子,不复呼稷矣。北边地寒,种之有补。河西出者,颗粒尤硬。稷熟最早,作饭疏爽香美,为五谷之长而属土,故祠谷神者以稷配社。五谷不可遍祭,祭其长以该之也。上古以厉山氏之子为稷主,至成汤始易以后稷,皆有功于农事者云。

【正误】吴瑞曰∶稷苗似芦,粒亦大,南人呼为芦穄。孙炎《正义》云∶稷即粟也。时珍曰∶稷黍之苗虽颇似粟,而结子不同。粟穗丛聚攒簇,稷黍之粒疏散成枝。孙氏谓稷为粟,误矣。芦穄即蜀黍也,其茎苗高硕如芦。而今之祭祀者,不知稷即黍之不粘者,往往以芦穄为稷,故吴氏亦袭其误也。今并正之。
<稷是五谷之中比较先熟的一种,它做出来的饭香甜美味,但是却容易引发疾病,所以别录记录它为下品。古代的医家们讲容易和稷混淆的植物,比如粟、黍等一一拿出来进行区分。而李时珍先生更加解释了稷为何能够拿来祭祀,因为它是五谷之中最先成熟的谷物,而祭祀则通常使用最长的,也就是先熟的。这也就是社稷的发源。>
稷米
【气味】甘,寒,无毒。
诜曰∶多食,发三十六种冷病气。不与瓠子同食,发冷病,但饮黍穣汁即瘥。又不可与附子同服。
【主治】益气,补不足(《别录》)。治热,压丹石毒发热,解苦瓠毒(《日华》)。作饭食,安中利胃宜脾(《心镜》)。凉血解暑(时珍。《生生编》)。
【发明】时珍曰∶按∶孙真人云∶稷,脾之谷也。脾病宜食之。氾胜之云∶烧黍稷则瓠死,此物性相制也。稷米、黍穣,能解苦瓠之毒。《淮南万毕术》云∶祠冢之黍,啖儿令不思母。此亦有所厌耶?
<稷米,味甘,性寒,无毒。吃的多了能够引起阴寒的疾病。不能和瓠子一起吃,会引发冷病,解毒的方法是服用黍穣汁。不可以和附子一起服用。因为一寒一热的缘故。稷米能够补不足,增加身体的正气,因为性寒,所以能够治疗热毒。做饭吃能够健脾胃,这是因为它是属于脾的谷物,脾病适合吃。>
【附方】新四。
补中益气∶羊肉一脚,熬汤,入河西稷米、葱、盐,煮粥食之。(《饮膳正要》)。
卒 不止∶粢米粉,井华水服之良。(《肘后》)。
痈疽发背∶粢米粉熬黑,以鸡子白和涂练上,剪孔贴之,干则易,神效。(葛氏方)。
辟除瘟疫,令不相染∶以穄米为末,顿服之。(《肘后方》)


【主治】心气痛,产难(时珍)。
【附方】新二。
心气疼痛∶高粱根煎汤温服,甚效。
横生难产∶重阳日取高粱根(名瓜龙)阴干,烧存性,研末。酒服二钱,即下。
<稷的根,能够治疗心气虚引起的疼痛,治疗难产。>



栾博士注:古人的食物,常不知道对应现代的哪种食物的。看上面解释,此种是每年最先成熟的谷物----那么,最有可能对应的就是大麦,又名元麦的。我所知道的,每年最早成熟的谷物,就是大麦(元麦)了。元麦的元字,本身就有初始、最早的含义的。

元麦粉是褐色或者暗灰色的,确实具有补脾的功效。
我老家元麦挺多,它也确实是凉性的,就在常州这里,一般也是夏天开始的时候,就有元麦粉卖,因为它凉,所以,夏天吃起来舒服。

小麦粉,只要不是精制的,而是粗制的,也是暗灰色的,也是补脾的。不过,小麦在夏天成熟,所以是温性的;而元麦在春天成熟,所以是凉性的。那么,这一来,我们便知道,脾热的人补脾用元麦粉;脾寒的人补脾用小麦粉。



现在市面上还流行大麦茶,便是这种大麦炒黑后的结果。这种炒制的大麦,当然已经没什么寒性了。---我自己曾经喝过一次这大麦茶,喝了就咳嗽,且咳嗽没完没了,很象那种厥阴风木的咳嗽。估计这大麦在春天成熟,自身携带有一些厥阴风木的特性的,所以,炒制的大麦茶喝了让我这厥阴风木多的人咳嗽。

0

主题

0

好友

544

积分

在线时间
136 小时
最后登录
2022-5-26
阅读权限
70
积分
10
帖子
55
UID
69729
17#
发表于 2020-12-27 23:16:22 |只看该作者
脾热的人补脾用元麦粉;脾寒的人补脾用小麦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69

积分

在线时间
13 小时
最后登录
2017-11-21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10
帖子
8
UID
63330
16#
发表于 2014-10-24 09:39:12 |只看该作者
同问,怎么区分脾热还是脾寒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0

好友

2218

积分

在线时间
95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3-8-25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235
帖子
414
UID
46198
15#
发表于 2012-3-22 10:43:39 |只看该作者
怎么区分脾热还是脾寒呢?以及脾寒与脾热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31

积分

在线时间
284 小时
最后登录
2012-8-30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191
帖子
168
UID
10116
14#
发表于 2011-6-1 19:06:21 |只看该作者
怎么区别脾寒还是热呢?
玉竹莲莲 发表于 2011-5-23 18:13

同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主题

0

好友

1020

积分

禁止访问

在线时间
745 小时
最后登录
2015-11-18
阅读权限
0
积分
1119
帖子
908
UID
4562
13#
发表于 2011-5-23 18:13:19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0

好友

5210

积分

在线时间
1685 小时
最后登录
2020-6-20
阅读权限
150
积分
969
帖子
1554
UID
13623
12#
发表于 2011-5-10 20:30:19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zm  

0

主题

0

好友

54

积分

在线时间
57 小时
最后登录
2011-7-7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57
帖子
44
UID
28142
11#
发表于 2011-5-10 16:38:44 |只看该作者
超市里卖的麦仁熬粥,可以补脾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0

好友

4112

积分

在线时间
2264 小时
最后登录
2019-8-29
阅读权限
150
积分
1940
帖子
1884
UID
483
10#
发表于 2011-5-9 16:00:18 |只看该作者
记得老家的麦子成熟都是在阳历6月下旬,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元麦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在线时间
440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3-12-23
阅读权限
150
积分
2514
帖子
2250
UID
114
9#
发表于 2011-5-7 20:55:46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用中文注册

手机版|Archiver|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 苏ICP备09036564号&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nbsp; )

GMT+8, 2024-6-11 17:32 , Processed in 0.06095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Licensed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