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健康每一天 于 2009-5-6 09:20 编辑
一个网友在评论里转来了一则报道,看了感慨良多。
“下岗夫妻为给儿子喝鹿茸血治病在荒山养鹿致富2008年11月13日03:12 现代快报)蒋玉莲
年幼的儿子不幸得了强直性脊柱炎,为了给儿子喝鹿茸血治病,南京一对下岗夫妻卖掉房子,在六合平山上养起了梅花鹿!两年来,夫妻俩创造了两个神话:儿子每天坚持喝鹿茸血,病情日渐痊愈;鹿场更给他们带来了一年20万元的利润,昨天还被授予南京市职工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卖了房子养梅花鹿 2005年,南京下岗职工蒋玉莲的儿子突然腿疼,被医生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医学上称之为“不死的癌症”,到了30岁以后,很可能瘫痪。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蒋玉莲泪都流干了,偶然机会,一个老中医告诉她,鹿茸血可以治这个病。但鹿茸血很贵,家里难以支撑。为了能让儿子喝上鹿茸血,蒋玉莲萌生了养鹿的念头。 在南京养梅花鹿?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为了儿子,我什么都愿意干!”蒋玉莲狠狠心,把家里唯一的房子卖了。七拼八凑了近100万元,夫妻俩在六合平山以每年一万元的价格租下一块山头荒地,建鹿舍、种植牧草,又在山上盖了几间砖房作为家。2006年5月,蒋玉莲花了近60万元从东北引进了98头种鹿,南京平山梅花鹿养殖中心成立了。 没有任何经验,蒋玉莲养梅花鹿吃过很多亏,“一开始,我不懂分开饲养,把公母鹿混合饲养,一次我刚进鹿舍,一头公鹿就将我迎面撞倒了,接着就跳过了近1米6的围墙。原来那头公鹿是被另一头公鹿给赶跑的,经过我反复观察,发现了其中的奥妙,每15只母鹿群只能放1只公鹿。”
每年锯两次鹿茸 经过两年的摸索,蒋玉莲慢慢摸出了门道,现在每年两次的锯鹿茸,是他们养殖场的“大事”。蒋玉莲告诉记者,每年5月份的时候,公梅花鹿头上的“花盘”将被顶掉,开始长鹿茸了。对于鹿场的主人而言,这是收获的季节了。 到了6月,一年中的第一次锯鹿茸,“鹿茸和鹿茸血都是上好的补品,鹿茸很嫩,长成鹿角就是已经骨化了。”蒋玉莲说,锯鹿茸的时候,鹿会流很多血,他们每次一般收集一斤左右的鹿茸血。“自己养的鹿,和它们都有感情了,流血多会伤身体,舍不得啊,锯鹿茸后得给它们打止血针止血,还要给它们加强营养,我们会从白云亭整车整车买胡萝卜,买黄豆自己磨豆浆给他们喝。” 第一次采集完后,隔两个月到8月20日,就可以第二次锯鹿茸了。每头公鹿从2岁开始就可以产鹿茸,小公鹿一年产鹿茸2斤左右,大公鹿一年可以产四五斤。有了鹿茸,蒋玉莲开始跑市场。她每天一早乘公交从六合平山养殖场出发,背着产品,挨家挨户跑酒店或会所推荐自家的鹿茸。一年下来,有多家南京星级酒店与鹿场签订了供应合同。现在鹿茸每克的价钱为6.5元,算起来,一头公鹿每年的鹿茸产值就在1万元左右。 半夜要和母鹿抢胎盘“梅花鹿从鹿茸、鹿肉、鹿皮、鹿鞭、鹿胎盘到鹿血,浑身都是宝,”除了锯鹿茸,蒋玉莲每年还要和母鹿抢胎盘。
蒋玉莲告诉记者,梅花鹿快下崽的时候了,也是她最紧张的时候,“因为我们要和母鹿抢胎盘!”原来,母鹿在产下小鹿后,一般胎盘也会随之掉下来,而母鹿有吞吃胎盘的“习惯”。 “梅花鹿的胎盘有点像一串葡萄,一个有2斤多重,母鹿一般会用嘴拽着脐带,一边拽一边咬,直到把整个胎盘都吃下去,所以每次母鹿下崽子我们都要守在旁边,等到胎盘掉下来就抢过来。”蒋玉莲说,母鹿生崽子有时在夜里,所以她经常一守就是大半夜,为了一个胎盘有时得等上四五个小时。“今年我们鹿场有80头母鹿生产,但只收集到20个胎盘,所以胎盘这东西也就异常金贵,现在销到酒店,一般都要1200元一个。” 蒋玉莲的鹿场从最初的近100头梅花鹿发展到现在,还被评为南京市职工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不过最让蒋玉莲值得欣慰的是,她儿子每天喝一小杯鹿茸血,病情竟奇迹般出现好转,现在就算抬腿迈台阶时都感觉不到疼痛了!“
这位网友关心的是鹿茸血能治疗强制性脊柱炎的事情,所以,先简单聊两句。鹿为震卦,有通督脉的功能,而督脉正好沿着脊柱循行,鹿茸在鹿的头上,所以鹿茸血能够调整督脉的运行的。----这也说明,强直性脊柱炎从经络的角度,是督脉的运行出了问题,或者说督脉不通畅了。----另外提醒一下,强直性脊柱炎千万不要吃虾。虾也入督脉的,火气太大,会破坏督脉的正常运行,加重病情。
这个故事最让我感受深刻的不是鹿茸血能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而是他们能把城市的房子卖了,去山区去养鹿----这是绝大多数病人都做不到的。绝大多数病人即使知道这个方法,也只是先花光自己的钱,然后到处借贷,去买鹿茸血,而不是去自己建养鹿场,费尽千辛万苦自己去养鹿。结局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他们这样做不仅使得孩子有充足的鹿茸血喝,使病情顺利趋向痊愈,而且还每年能赚二十万元,使得生活无忧。
绝大多数人,在疾病到来时,只是想着吃药吃药再吃药,没有钱就去借。借不到就悲就怨。而根本不会想到,往后看看,去找疾病的原因。往周围看看,去找更好的方法。就比如说对于肺热的哮喘,新鲜的芦苇根治疗效果很好。可是,有的人在城市里,也有人在农村但也没见到芦苇根,没有怎么办,多数人都觉得没办法,没办法就是没办法,而不去想别的,而只是继续去吊盐水,去喝中药,花掉很多的钱----而从来不知道想一下,拿一两次哮喘复发时看病的钱去找一个有芦苇的农村,去自己刨一些回来,便再不会有烦恼了。这肺热的哮喘是一个例子,还有因为环境导致的种种疾病,离开了那个环境,疾病自然会好上许多。比如说一个人住在拥挤的城市,因为空气污染所生的疾病,如果能够搬到一个山清水秀却贫穷的农村去住,会好上很多,可是,有几个人能够舍得放弃城市的生活去农村呢,多数人宁愿选择继续去医院,而不是选择去农村。其它类似的例子也非常之多。
唉,很少有人知道,治病,其实是非常复杂的事情。要想治疗好病,药物,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而已,而且绝不是最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果我们不能够意识到这点,而是只想依靠医生,依靠药物,那么,想要治疗好病,不容易啊,有时,甚至根本没有可能。在疾病到来时,往后看看,找找疾病原因;往周围看看,选择有没有好一点的方法,痊愈的希望才会更多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