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标题: 转:北京小学将推中医进课堂 不列入课表不考试 [打印本页]

作者: 怡然y    时间: 2012-6-25 08:58
标题: 转:北京小学将推中医进课堂 不列入课表不考试
小学下学期将推中医进课堂

  属于非常规课程不入课表不考试 授课人全部选自普通教师

  昨天,记者从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获悉,本市计划全面启动“中医文化进校园”工作。下学期起,全市统一的中医校本课程(小学版)将正式启用,该课程老师将在本周报名遴选后接受中医部门培训。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项课程旨在普及中医文化,非硬性规定,课程不进课表,不列为考试项目。

  中医小故事进小学读本

  据了解,“中医文化进校园”是本市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年工作的内容之一,由市中医局、市教委、市文化局、市卫生局等多部门联合举办,旨在通过多种形式在校园内传播中医药传统文化。

  目前,市中医局及市教委已联合编印了《青少年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读本(小学版)。中学版编制工作正在进行中,最快有望明年面世。小学读本内容包括,鲍菇济苍生、神农尝百草、道人仙方疗骨伤等浅显易懂的中医知识和故事。中学阶段读本,将内容融入生物、化学、历史等日常课程中,如体弱的林黛玉为何服用人参养荣丸?天体运行和四季变化中应如何调节生物钟?医学史上最早在手术中应用全身麻醉的人是谁?这些问题学生将在不同科目的学习中学到中医知识。

  不列入课表不进行考试

  据了解,中医进课堂只作为中医知识推广,非硬性规定的课程,不会进入中小学课表,也不安排考试。

  市中医局计划于本周启动对该课程内容教师的报名遴选工作,从生物、语文、历史、国学文化老师中选拔一批对传统医学感兴趣的人员,通过基于统一读本内容的集中“充电”,巩固中医药传统知识。

  相关负责人称,与语文、数学等科目不同,中医知识将突出故事性和文学性,向小学生们传递生活保健、心理调节、国学等传统文化的元素。因各区县教育资源不均衡、师资力量不均,因此将逐步推动中医药文化进小学的工作,东城等中医文化基础较好的区县有望在一年内实现中医文化进小学的全覆盖。

  授课方式

  小学:多种方式普及知识

  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介绍,针对小学生的生长发育及认知能力等特点,市中医局和市教委联合编印了《青少年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读本(小学版)将作为全市统一的校本课程,于下学期起正式走进小学校园。这也是全市第一本针对中小学生的中医文化校内普及读本。记者获悉,该读本将通过中医药校本课程班、中医药兴趣班、中药种植园地等多种形式进行普及。

  中学:融入日常课程学习

  在进入小学的同时,中医文化也将走进中学课堂。市中医局介绍,目前,中医文化在中学内已经有一定程度的试点探索。市中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相比小学而言,中学课程分科较细,课业负担也较重,从目前的试点情况来说,多种形式并存的同时,通过多学科融合的形式来传递中医理念将成为中学校园内普及中医知识的主要方向之一。

  教材背后

  高手所编教材太深内容全删

  记者获悉,中学版本的校本课程的统一教材最快于明年亮相。相关知情人士透露,因教材初版是由宽街中医医院的医生主要负责编写的,内容较为专业和深奥。因此,在试行版中,此部分内容已被全部删除,将把中医专家、教育专家、心理认知专家、文化专家等汇集在一个平台上,改为用通俗的语言把基础的东西讲明白,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

  探访试点校

  北京五中分校:中医知识融入选修课

  坐落在地安门东大街北侧的北京五中分校闹中取静,与其他中学的最大不同是,它有一套自己的课程体系,共有职业体验课、创意手工课等43门选修课,中医健康与养生课即是其中之一,而包括烹饪、武术等校内特色课程则让孩子们将掌握的中医传统文化由理论应用到实践。

  该校教务主任韩竹介绍,学校通过一门中医选修课和覆盖多门传统课程的“1+N”模式来使学生们真正理解、掌握并喜欢上中医文化。中医健康与养生课是由北京中医研究所的中医专家负责讲解,目的是让学生们了解中医文化,普及正确的养生理念。课上会根据不同的体质,给学生们一些最基本的养生茶配方并教他们煮药茶。希望在向学生灌输健康养生理念后,他们能把这些知识理念带回家,与家庭成员共分享,让健康养生的观念进一步得到扩散。通常以小故事的形式来介绍古代名医,教学生正确看待中西医的差别。

  同时,通过组建包括多学科老师在内的中医教研课题组,草拟了一本《中医药文化初中教学用书》,其中,将结合语文、历史、生物、健康、体育等课程内容,将中医治未病、天人合一、贵在仁心等理念贯穿其中,于本学期起正式用于课堂上。

  武术课亦是如此,一套太极拳打下来,初二年级的丁傲轩和王子涵显得气定神闲,仅一个学期,就已将野马分鬃、白鹤亮翅等16个招式做得像模像样,他们最大的收益是学会了调整气息,如遇到难解的数学题时,调整气息可以摒除紧张情绪,而将精力更集中。“你得先将语速慢下来”,当被记者问及如何调理气息时,王子涵笑着说道。

作者: 水吉木祥    时间: 2012-6-25 09:44
不错。。。。。
作者: 鹿茸2010    时间: 2012-6-25 10:07
真希望全国都推广
作者: 玉竹大山    时间: 2012-6-25 10:12
回归传统了
作者: 开心的枸杞    时间: 2012-6-25 10:13
这个不错,从娃娃抓起,老祖宗的东西才能传承下来。以后如果有机会,我报名....
作者: 东北山参    时间: 2012-6-25 10:26
这个做法好,就应该从娃娃抓起,真希望全国都能推广。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的。
作者: 火狐狸    时间: 2012-6-25 10:45
真好,希望俺家娃能赶上
作者: 小乌龟兰克    时间: 2012-6-25 11:09
  希望女儿的学校也开设这样的课程。
作者: 怡然自得    时间: 2012-6-25 11:18
慢慢转木太过大运了。。。。。。
作者: niuniutu1992    时间: 2012-6-25 11:25
做家长的可以言传身教,让孩子耳濡目染
作者: 优乐美    时间: 2012-6-25 11:36
好,从小抓起的效果不是一般的好啊
作者: 736827649    时间: 2012-6-25 11:55
看来中国开始醒悟了
作者: 我爱学习    时间: 2012-6-25 11:56
中医从娃娃抓起是不错,但必须保证传授的内容是正确的
作者: 于新伶    时间: 2012-6-25 12:31
这个不错。

作者: 亭亭玉立    时间: 2012-6-25 17:16
鹿茸2010 发表于 2012-6-25 10:07
真希望全国都推广

真希望全国都推广,象国学现在也开始推广了。
作者: 昆仑一兰    时间: 2012-6-25 17:42
好消息。教委全国推广吧
作者: 莲藕汤    时间: 2012-6-25 18:33
真希望全国都推广
作者: 康乐丽生    时间: 2012-6-25 20:05
中国有希望了,说明国家重视中医了,要从娃娃抓中医啊!
作者: 新鲜土豆    时间: 2012-6-25 23:06
北京的孩子有福了。
作者: 农夫    时间: 2012-6-25 23:38
看来是好事情,总比没有开始强!
作者: 靈藕    时间: 2012-6-26 08:47
如果能讲老师的理论最好了。
作者: 东湖云白    时间: 2012-6-26 14:59
是个好的开头。
作者: 鼠鼠    时间: 2012-6-28 20:06
老祖宗的精华,因该传承。
作者: 三羊开泰    时间: 2012-6-28 22:00
好消息!希望星星之火尽快燎原!
作者: 逸舒妈    时间: 2012-6-28 22:17
好,希望能普及全国。
作者: 我看股票    时间: 2012-6-29 11:02
好事情。中国人不会忘本的。
作者: 十五的月亮    时间: 2012-6-29 12:49
好事啊,真希望全国能推广普及,从而使中医能发扬广大。
作者: 碧蓝    时间: 2012-6-29 12:54
三七 发表于 2012-6-26 08:47
如果能讲老师的理论最好了。

是啊,现在的中医误区也很多
作者: summer_cloud76    时间: 2012-6-29 16:28
真好,让孩子知道中医的博大精深
作者: goodluckyzhou    时间: 2012-6-30 08:38
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了
作者: JIALI8810    时间: 2012-6-30 11:30
是呀,现在的孩子更应该让他们懂一些中医,特别是老师的理论!
作者: 蝶恋梦雨    时间: 2012-6-30 22:39
我们在家就能给孩子上老师的课
作者: 茂密的森林    时间: 2012-7-1 13:35
这个政策好是好,就怕现在的传统中医,太多错误,以讹传讹就很可怕了,所以课程内容很重要。真希望老师能参与其中。
作者: 桂圆精    时间: 2012-7-1 17:11
北京作表率,首先将中医推进课堂,太高兴了!
作者: 遥遥的妈    时间: 2012-7-1 22:03
桂圆精 发表于 2012-7-1 17:11
北京作表率,首先将中医推进课堂,太高兴了!

哈哈,去年我们甘肃省已经在中小学校推广中医知识读本了,教小学生和幼儿园的小孩子背中药汤头歌,学习中医药知识。




欢迎光临 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http://luanboshiysclub.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