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标题: 转贴:科学啊--- [打印本页]

作者: 天灵宗宗主    时间: 2011-11-28 19:18
标题: 转贴:科学啊---
专家曝乳品新国标初稿由蒙牛等乳企起草
谁在主导中国的食品安全标准制订?
  2010年9月通过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规定,卫生部负责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卫生部组织成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负责审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
  从这个审评委员会的委员名单来看,目前担任副秘书长以上领导职务的14人当中,9人来自卫生部及其下属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人来自农业部及中国农业科学院,还有1人来自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1人来自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一个食品安全标准的出台要经历哪些环节?
  本报记者采访了参与乳品国家安全标准制订的专家,请他们讲述相关乳品国标的出台过程。
  标准起草单位最终没有公布
  “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重新制订乳品安全国家标准成为共识。2008年12月,卫生部牵头,会同农业部、国家标准委、工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药监局等部门,以及中国疾控中心、轻工业联合会、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中国奶业协会等单位,成立了协调小组,对乳品安全国家标准进行整合完善。
  协调小组各部门推荐了近70名专家组成专家组,组长由中国疾病控制中心食品与营养所副所长王竹天担任。
  王竹天在2010年4月的《中国食品卫生杂志》上介绍,协调小组负责议定工作中的重大事项,专家组负责提出乳品安全标准,此外还设立了秘书处,负责具体组织协调和日常工作。据介绍,在此期间,近600人次参加了各工作组、起草组以及专家组的研究与讨论。
  2010年2月,第一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召开各分委员会会议,审查乳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经主任会议审议,通过了66项乳品安全国家标准。新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于3月26日由卫生部批准公布。
  曾寿瀛,中国奶业协会乳品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先后四次参加上述标准的讨论会。根据他的回忆:“前几次参会人数都接近百人,相关部委、奶协、知名乳品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都有代表参加。”
  对于参会代表的比例,三次参加讨论的西部乳业协会执行副会长、西南民族大学教授魏荣禄有些看法:“1/3参会代表来自外资企业。”
  至于具体的起草单位和个人,在2010年公布的生乳、灭菌乳等乳品标准及政府公告中,并没有具体介绍。而2005年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委发布的巴氏杀菌、灭菌乳卫生标准,前言部分公开了该标准起草单位为南京、天津、南宁等9个地方卫生防疫站,主要起草人为唐世树等9人。
两项关键标准最后一刻翻盘
  回忆起乳品新国标的制订过程,魏荣禄颇有些遗憾:“我至今也没有明白,反复讨论形成的送审稿,其中一些关键性标准,最后为什么会被推翻?”
  与魏荣禄同样困惑的,还有和牛奶打交道近60年的曾寿瀛。据曾寿瀛介绍,他上世纪50年代从南京农学院毕业进入南京乳肉管理所工作,后来从南京疾控中心退休。
  1962年,曾寿瀛开始参与牛奶标准的制订。在以往标准制订中,曾寿瀛曾任卫生部全国乳与乳制品定标组副组长。
  2009年5月,曾寿瀛开始介入乳品新标准制订,“内部待议稿上显示,巴氏奶标准初稿的起草单位是蒙牛乳业集团,生鲜乳标准由伊利集团起草,酸奶标准则由光明集团起草。”
  他说,“乳品新国标出台始末,我不是所有环节都很了解。我仅仅是参与了中后期的几次会议。前期是企业起草待议稿,最后阶段是如何操作,送审稿关键性标准为何翻盘,我不太清楚。”
  上述专家所说的“关键性标准”,即后来公众广为关注的菌落总数、蛋白质含量。
  2009年8月19日,魏荣禄最后一次参加乳品标准讨论会议,“会议规模仅十几人,时任卫生部监督局副局长的苏志代表部领导听取意见,王竹天主持会议,曾寿瀛、顾佳升(原上海奶业协会副秘书长)等专家都参加了。这次会议,我没有看到企业的代表。”
  就在这次会议上,在几位奶业专家的力主下,每克生乳菌落不超过50万个、每百克生乳蛋白质不低于2.95克的标准达成一致意见,形成最终送审稿。此后,曾、魏、顾三人就没有再介入乳品订标工作。
  可是,2010年3月正式公布的方案,菌落放宽到200万个,蛋白质降低到2.8克。至于送审稿在哪个环节发生改动,为什么改动,魏荣禄和曾寿瀛表示他们不清楚。
  乳品新国标公布后,遭到媒体和公众炮轰:“中国乳品标准创全球最差标准,标准制订被大企业所绑架。”
  采访中,多名曾经参与标准制订讨论会的奶业专家选择不再表态:“我现在没什么可说的了。”“说了有什么用?”这是他们给记者的答复。
  有关专家呼吁公开会议纪要
  关于食品安全标准的争议,乳品绝非唯一。
  前不久,思念、三全、湾仔码头三大饺子品牌均被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随后,速冻面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允许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消费者一时蒙了:又一个标准倒退了?
  卫生部出面解释,标准制订过程中,多次召开研讨会,广泛听取各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意见,并在卫生部网站公开征求意见。
  类似的解释,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也有。该标准曾先后“召开工作会议20余次,草案公开征求意见60天,同时向世贸组织通报。其间,共收到国内外反馈意见2000余条。”
  但是,权威部门的解释,似乎难以从根本上消除一些专家和公众的疑惑。
  对最后为何推翻生乳菌落50万个、蛋白质2.95克的标准,魏荣禄曾经托人打听。“据说是各部委协调的结果,怎么协调我们也不知道。”他说。
  一位参与乳品新国标讨论会、不愿公开姓名的专家表示,卫生部当时有会议纪要,包括谁参加了会议,会上谁提出什么意见,如何辩论,整个过程一目了然。
  “如果组织方愿意公开这些资料,展示终审稿某些结论被推翻的理由,只要能让大家信服,质疑的声音就没这么大。”上述专家说。
  “过程更加民主、透明,是解除公众疑虑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应松年说。
  他同时指出,“公开透明也不是万能的,公众情绪并非完全理性。如果在讨论过程中,有专家提出某指标有害,但是经过大量的论证、调研证明其实是无妨的,最后标准采用了相对科学的意见。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整个过程都透明了,公众有可能还是会有所质疑:为什么不采用那个专家的意见,为什么不采取更严格的标准?”
  应松年强调,本行业的专家是懂行的,整个订标过程至少应该对专家全透明。他们信服了,就不会产生反对的意见领袖,这样新标准执行将更加顺利。如果决策和专家的意见有大分歧,应该重新召开论证会,避免“暗箱操作”之嫌。
作者: 天灵宗宗主    时间: 2011-11-28 19:21
这则新闻让我目瞪口呆---既然这乳业的国家标准都能由这些公司制定,那关于牛奶的营养研究之类的,又怎么可能不是他们研究的呢.牛奶如此,那医学呢---所谓的药物、研究之类的,是不是全是那些世界性的大的制药公司自己制定和发布的呢。

可怜的只是老百姓---做人家砧板上的鱼肉,却美滋滋地,以为自己总算享受了一把“科学”。
作者: 垚龙    时间: 2011-11-28 19:25
呵呵,这事,业内基层早就很多人骂娘了...........
作者: 幸福好人生    时间: 2011-11-28 19:26
这则新闻让我目瞪口呆---既然这乳业的国家标准都能由这些公司制定,那关于牛奶的营养研究之类的,又怎么可能不是他们研究的呢.牛奶如此,那医学呢---所谓的药物、研究之类的,是不是全是那些世界性的大的制药公司自己制 ...
栾博士 发表于 2011-11-28 19:21

本来就是啊,老师,尤其那些西药
作者: 活力森林    时间: 2011-11-28 19:37
老百姓总是充当被人耍得角色,这些人赚的黑心钱就真的那么安心?!无语了!
作者: 莲叶何田田    时间: 2011-11-28 19:41
可怜老百姓啊!
作者: 快乐GO    时间: 2011-11-28 19:45
根本就不要去喝它.
作者: 绿木乘风    时间: 2011-11-28 20:19
都是坎水的外求法造成的。
作者: joydavid    时间: 2011-11-28 20:20
哪个国家都这样的,全部是有钱有权之人掌控一切
作者: 根深子实    时间: 2011-11-28 20:29
这则新闻让我目瞪口呆---既然这乳业的国家标准都能由这些公司制定,那关于牛奶的营养研究之类的,又怎么可能不是他们研究的呢.牛奶如此,那医学呢---所谓的药物、研究之类的,是不是全是那些世界性的大的制药公司自己制 ...
栾博士 发表于 2011-11-28 19:21


老师说对了,大型药企是可以左右国标的
国家对药物的专利保护是有时间期限的,所以,在自己企业能承受的范围内,提高标准,可以打击一批小竞争企业
作者: 大学生    时间: 2011-11-28 20: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轻快    时间: 2011-11-28 21:00
国外很多大型的研究都是盈利性的公司在做,药物的开发也是药物公司自己搞的。营养标准和饮食建议也是由各种协会发布的,都为自己的利益服务。
作者: 微笑在我心    时间: 2011-11-28 21:24
哪个国家都这样的,全部是有钱有权之人掌控一切
joydavid 发表于 2011-11-28 20:20


作者: 锦绣佳人    时间: 2011-11-28 21:25
本帖最后由 锦绣佳人 于 2011-11-28 21:31 编辑

国标就是从行业标准中形成,但是可能还是会参考其它国家标准,再形成适合本土国家国情的一份国标,而行业标准呢,则是从各企业标准衍生。
各企业标准,是综合供需企业各自的需求来制订的。
一般采购的原材料没有国标或行业标准,采购商与供应商根据产品要求以及生产要求,并综合法规要求自己协商制定。
而原材料逐渐市场规模化了,就会形成国家制定的行业标准了。


其实有些是挺容易被钻空子,专门有人就是从事教企业如何钻各标准空子的所谓“顾问”,开办类似“顾问公司”。
作者: 月朗星稀    时间: 2011-11-28 21:42
能跟老师学习,少受伤害.
作者: 梧桐    时间: 2011-11-28 21:47
规则就是那些财大气粗的人制定的。
作者: 蓝色琉璃光    时间: 2011-11-29 09:18
这则新闻让我目瞪口呆---既然这乳业的国家标准都能由这些公司制定,那关于牛奶的营养研究之类的,又怎么可能不是他们研究的呢.牛奶如此,那医学呢---所谓的药物、研究之类的,是不是全是那些世界性的大的制药公司自己制 ...
栾博士 发表于 2011-11-28 19:21

他们还买通政府官员,控制媒体什么的,很厉害的
作者: 玉竹山    时间: 2011-11-29 10:07
大企业制定乳制品标准,好可笑,那监管又是谁呢?
乳制品都被这些大企业垄断了,天天宣传喝牛奶的好处,就没有别的声音
老百姓扮演了愚民的角色,不喝不行,典型的卖方市场行为,
不是绑架政府行为是什么?!!!
下步看看政府在扮演何角色。。。
作者: 阳光向日葵    时间: 2011-11-29 10:41
现在的社会真是倒退了 退回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了 甚至还不如呢,那时候人们有地种 可以吃的安全点,现在呢自己没地种 好多东西依赖进口,人家说啥就是啥。吃的喝的都是慢性毒药。想想也是,就好像西方人给我们设了一个圈套,先是给你们有毒食品, 吃出病了再去西方医学的天下‘医院’去‘治病’,给吃永远也好不了的药,让你一辈子当终生客户,还不行就换零件,换了也不行就告你治不了,等死吧。而他们换回的是巨大的利润和最后的统治。
作者: 地山谦    时间: 2011-11-29 10:56
电视上的广告,我经常对我闺女说,他们瞎说胡道,都是假的。
不成想这种洗脑方式还挺管用,我闺女小小几年,幼儿园大班,都知道广告是假的
想想媒体对大众的洗脑多严重吧。规则自己定,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作者: 阳光向日葵    时间: 2011-11-29 11:10
更可怕的是现在吃的喝的那么多有问题的 人们仍然趋之若鹜,满不在乎。自从知道喝牛奶不好后,我店里就不再卖牛奶了,可总是有客人有意见。今天一大早俩女客人进来转了一圈,问我你这怎么牛奶都没有呀,这么有营养的东西,真是。没等我说话,就跟另一个聊天昨天又去了趟医院,还有炎症,又多了盆腔炎,都不敢和老公说。真是无语啊。。。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作者: 阳光向日葵    时间: 2011-11-29 11:14
我们多有福自从去年结识了老师,结识了论坛,我就再也不怕得病,也很少得病了,以后一直跟着老师!
作者: 七月荷    时间: 2011-11-29 11:18
幸亏跟着老师学习,我相信我的身体会越来越好的
作者: 阳光向日葵    时间: 2011-11-29 11:26
我的孩子快两周了 为了他我从来不看电视 估计他长大一些就免不了了 我也会告诉他不要相信广告




欢迎光临 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http://luanboshiysclub.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