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标题: 父亲用体罚教育后代遭质疑 4个孩子3个考进北大(转) [打印本页]

作者: 早春芽    时间: 2011-11-15 11:09
标题: 父亲用体罚教育后代遭质疑 4个孩子3个考进北大(转)
本帖最后由 沐风 于 2012-3-6 08:00 编辑


有一位父亲,他的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的体罚。他的四个孩子中的三个被北京大学录取,他叫萧百佑,被称为“中国狼爸”。昨天,“狼爸”萧佑做客江苏教育电视台。没想到在现场就遭到南京众多专家、学者的尖锐质疑,不过“狼爸”毫不示弱,坚称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父亲”。
  实习生 张可 记者 张琳
  “狼爸”的育儿经
  “打”是家庭教育中最精彩的部分
  “打”也要打得科学,打出艺术
  在“狼爸”萧百佑眼中,“打孩子”不仅是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而且是“最精彩的一个部分”。在节目录制现场,萧百佑还带来了一个特殊的道具鸡毛掸,这是他管教孩子的重要工具。
  据萧百佑介绍,每当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必须要接受鸡毛掸子的“惩罚”。萧百佑当年参加高考,获得了广东省第八名的成绩,被暨南大学录取。他认为,自己学生阶段的成功主要受益于母亲“动辄就打”的教育方法,所以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他选择了延续家族传统。
  萧百佑表示,他并非是公众眼中的“野蛮父亲”,用暴力强迫孩子服从自己的意志。"打孩子’不是像说得那么简单。根据我的经验,要打得科学,打出艺术并不容易。那什么是科学地打呢?我认为,是明家规、定尺度的家法。孩子们知道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错的是新错还是重犯。错了打哪里,打多少下,打的时候不能有不良的反应。打完之后要孩子表述受罚后的决心。”萧百佑说。萧百佑认为,孩子身上有三个特性:动物性、人性、社会性。在12周岁之前,孩子身上动物性的特征表现得比较强烈,必须用“打”的方式才能让孩子懂得是非道理。“所以在孩子12岁之前,我都是以打为主,”萧百佑说,“但孩子到了12岁,为人品行已经基本成型。此后,我就不会对孩子动手,而是完全依靠说教。”
  “狼爸”现场遭遇质疑
  质疑1 是否在倡导“奴性教育”?
  “狼爸”回应:年幼的孩子不需要独立思考
  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朱强:萧百佑用“打”的体罚方式,让孩子懂得服从。本质上是用暴力强迫孩子服从自己的意志。用这样的方式培养的孩子,只会成为唯唯诺诺,没有独立思想的人。“狼爸”培养出来的很可能是“羊子”、“羊女”,本质是一种“奴性教育”,孩子的性格会受到扭曲。萧百佑打孩子与孩子考上北大,这两者之间并非存在必然联系,所以不值得提倡推广。
  “狼爸”回应:孩子在年幼时,不需要独立的思考,只要学会服从家长就能成长。“在我看来,在0至12岁孩子的性格中,动物性占主要成分,很多行为都是无意识下进行的,所以要用鸡毛掸子给他立规矩。”根据萧百佑的家教“理论”,12岁至18岁,孩子的“人性”才渐渐开始占主导地位,懂得是非曲直。18岁之后,孩子才有社会性的表现,才有社交需求。所以,在萧百佑定的家规中,子女在上大学前,不能与其他孩子交朋友,生活中只能有“亲人”、“同学”两个概念。
  “我的三个孩子都考上了北大,事实证明,我的家教方式培养的并非没有独立思想的孩子。我只不过在孩子年幼时,帮助他们认识这个世界。”萧百佑说。
  质疑2 如此家教,孩子怎能快乐?
  “狼爸”回应:孩子并不理解什么是快乐
  “南京市十佳家长”、作家张姬雯:“狼爸”萧百佑定下了“严苛”的家规:不允许看电视,除了新闻;不许随便喝可乐;不允许随便打开冰箱门;甚至不能开空调等。孩子们只要触犯任何一条,就要接受鸡毛掸子的惩罚。儿子萧尧也曾说过:“记忆里,只有一次,毫无顾忌地玩,让我感觉到童年的无忧无虑。真希望这样的生活能在童年里多出现几次。爸爸无疑是成功的,但我们也失去了童年时该有的快乐。”在“狼爸”萧百佑的管理下,孩子不可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狼爸”回应:萧百佑认为孩子对于快乐或痛苦,并没有本质上的认识。萧百佑透露,他知道三女儿萧箫曾经在日记中写过“我没有快乐童年”,但他并没有理会女儿的想法。他认为,孩子对快乐或痛苦的认识是建立在与其他孩子对比的基础上:别人不能玩,自己能玩,就快乐;反之,则痛苦。所以,孩子并不真正理解什么是快乐。今后对童年的认识也是建立在回忆上的。“现在,他们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学生阶段取得了成功。所以,我相信以后他们在回忆童年时,肯定认为是快乐的。”
  质疑3 不要在意光鲜的表面,而要关注孩子内心
  “狼爸”回应:会多和孩子沟通,但不会放弃“打”
  南京一中特级教师黄侃:“狼爸”的三个孩子考上北大,但他们的内心世界并不一定如外表那么光鲜靓丽,他们心里也许比较压抑、痛苦。无论怎么“打”,都会给孩子心理上造成伤害;一个成年人打一个孩子,在我看来,就是以强凌弱的表现。我希望“狼爸”萧百佑能与孩子多沟通,了解孩子的感情,避免悲剧重演。
  “狼爸”回应:萧百佑表示他并非像外界所描述的那么“冷血”,他之所以动手打孩子,完全是出于对子女的爱。萧百佑告诉记者,上世纪九十年代,他为了教育年幼的孩子,几乎放弃了工作,始终没能提拔。“一个副科长,我就干了十年,”萧百佑说,“我敢说,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最负责任的父亲。”萧百佑还告诉记者,“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并非他的原话。据介绍,到现在,全国各地已有30多个孩子被父母送到萧百佑家中,利用寒暑假,接受“狼爸式”教育。萧百佑还希望在退休后,建一所私塾,为社会提供服务。
  在得知黄侃老师的经历后,“狼爸”萧百佑表示会反思自己的家教方式,在日后会与孩子做更多沟通。


作者: 早春芽    时间: 2011-11-15 11:10
真是脑子进水的家长啊
作者: 早春芽    时间: 2011-11-15 11:12
他要能替孩子,估计连饭都不要让孩子吃,自己替孩子吃就行了
这样的孩子,表面真光鲜,内心也是千疮百孔啊,亏他还好意思说自己是最好的爸爸
作者: 小天算    时间: 2011-11-15 11:15
“全国各地已有30多个孩子被父母送到萧百佑家中,利用寒暑假,接受“狼爸式”教育。萧百佑还希望在退休后,建一所私塾,为社会提供服务”

还真有人觉得好,上赶着把孩子送给他揍咧
作者: 悦来悦好    时间: 2011-11-15 11:19
这样的老爸,孩子的童年除了服从还是服从,没有一点童年的快乐可言,更加没有尊严!
作者: 根深子实    时间: 2011-11-15 11:26
考上北大就意味着成功了吗?等那些带着光环的学子走出校门再说吧
作者: plibj    时间: 2011-11-15 11: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我爱学习    时间: 2011-11-15 11:32
萧百佑告诉记者,上世纪九十年代,他为了教育年幼的孩子,几乎放弃了工作,始终没能提拔。“一个副科长,我就干了十年,”萧百佑说,“我敢说,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最负责任的父亲。”
把自己事业不成功的责任推到教育孩子上面,这样的父亲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好父亲
作者: 午后微雨    时间: 2011-11-15 11:36
是否媒体报道也有失偏颇呢?
我看到的报道不完全是这样描写的。
他用的藤条,打手心,且每次动手前必须让孩子自己说明,犯什么错犯多大错,也不是无缘无故劈头盖脸地打。
对某些社会问题,他先过滤掉一些不良信息,然后再跟孩子们说明,所以他的孩子们并不是完全与社会脱节的书呆子。
他还在家自己给孩子们上国学课,不让他们上补习班也不给他们额外加课外练习。
……
这么看起来,并不是个很过分的“狼爸”啊!
作者: 然毛毛    时间: 2011-11-15 11:51
小孩子到了十来岁真的很叛逆
我也很想揍人
作者: 海阔天蓝    时间: 2011-11-15 12:17
媒体的话不能全信,有时要吸引眼球,以偏概全,和真实情况相去甚远,不能根据媒体的报道去加以评论的,我还是觉得博士的理论比较实用,全面,毕竟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要因材施教,该哄的哄,该夸的夸,该打的也要打,我这个乾卦人小时哄和夸都是没用的,打也是不行的,就吃一套,批评,谁真心实意的批评我,指出我的缺点,我就会很认真地听取并改进,呵呵,不过据我观察,我身边的人却不是个个都能听批评的。
作者: 丽日蓝天    时间: 2011-11-15 12:46
我看最好还是采访采访他的孩子,听听他们的心声。
作者: 大学生    时间: 2011-11-15 13: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赵一淋    时间: 2011-11-15 13:57
是否媒体报道也有失偏颇呢?
我看到的报道不完全是这样描写的。
他用的藤条,打手心,且每次动手前必须让孩子自己说明,犯什么错犯多大错,也不是无缘无故劈头盖脸地打。
对某些社会问题,他先过滤掉一些不良信息 ...
午后微雨 发表于 2011-11-15 11:36

我也看过电视采访报道,并不像有些媒体报道的那样,只强调“打”,而不说为什么打
作者: 民缘    时间: 2011-11-15 16:31
媒体的话不能全信,有时要吸引眼球,以偏概全,和真实情况相去甚远,不能根据媒体的报道去加以评论的,我还是觉得博士的理论比较实用,全面,毕竟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要因材施教,该哄的哄,该夸的夸,该打的也要 ...
海阔天蓝 发表于 2011-11-15 12:17
说的是,媒体现在都不实事求是的讲话了!
作者: Celine    时间: 2011-11-15 16:39
看到这个又一阵唏嘘感慨。。。
其实这样打孩子成才的父母可能比例并不那么高,但是那些所谓全力创造为孩子成才的环境——让孩子把家务劳动、兴趣爱好一切都放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父母在中国才是千千万万。

怎么样才能赋予孩子一种顽强生活、大气包容,并且最重要的——能够在生活中得到内心的充实、快乐和幸福的能力,可能由于父母本身的局限性,在孩子身上都缺失了。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一旦失去了幼小时的窗口,长大成人之后再来纠偏,真的是难上加难。最痛心的就是,这样的不快乐、不幸福并不仅仅影响了孩子自身,还有他未来的家庭、后代。。。
作者: 山间明月    时间: 2011-11-15 17:17
据说他三个孩子两个以香港籍一个以美国籍进入北大的,书中故意误导.
作者: 牡丹漫地    时间: 2011-11-15 17:26
原来打得狠,就是为了能上清华北大。

作者: 早春芽    时间: 2011-11-20 18:36
哎,我是深有体会啊,我是现代教育孩子是受害者,不管你们怎么说,反正我是相信古人说的棍棒出孝子,严师出高徒了,不过可能栾博士的教育方法更好吧我也不会说,我就知道我家的孩子没有人家棍棒下的孩子懂事。
大学生 发表于 2011-11-15 13:04


那只能说明你不会教,而不能说明棍棒下的孩子懂事
作者: 天灵宗宗主    时间: 2011-11-20 19:03
如果其中三个孩子确实以香港和美国籍读清华北大的话,那么,这个父亲最应该写的是怎么钻学校招生的空子的书,而不是写怎么教育孩子----因为香港籍和美国籍读清华北大的,实在没有什么荣耀或者成功可言,一个很一般的人,能掏点钱的,就可以进去的。




欢迎光临 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http://luanboshiysclub.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