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标题: 关于“心肺主表”的一些文字 [打印本页]

作者: 常州王建    时间: 2011-8-21 22:02
标题: 关于“心肺主表”的一些文字
老师发帖说到泽雷随的问题,我也就想到了此前看的一些博客内容,现摘抄如下:

《素问·剌禁论》中有“心部于表,肾治于里”之论。

《素问·五藏别论》说:“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后世医家拘于“肺主表”之说,皆以“心肺”之“心”字为衍文,如掺入“心”字则难解。其实,“心”亦开窍于鼻,《难经·四十难》云:“心主臭,故令鼻知香臭”。《罗氏会约医镜》说:“以窍言之,肺也;而以用言之,心也。”说明肺开窍于鼻,心亦开窍于鼻也,心与肺相通。肺主表,心亦主表也。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此处又是“五气入鼻,藏于心肺”,说明“心肺”之“心”字并非衍文。因心肺同居上焦,心主一身之血,肺主一身之气。血液的正常运行,必须依赖于心气的推动,(肺朝百脉助心行血)说明一身之气与血不能相离,哪里有气哪里就有血。张介宾说:“心气充则五色修明,肺气充则声音彰著。”所以,肺主表,心亦主表也。

《素问·经脉别论》说:“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肺朝百脉,是指肺部与百脉相通。肺主一身之气,贯穿百脉,调节全身气机,故能辅助心脏主持血液循行。由于“肺朝百脉”,更说明心与肺是相通的。肺主表心亦主表也。
以上足以说明《内经》是“心肺主表”,而不是“肺主表”。
作者: 牡丹漫地    时间: 2011-8-21 22:18

小龙真是见多识广。
作者: 垚龙    时间: 2011-8-21 22:19
读书真多!
作者: 少帅    时间: 2011-8-21 22: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长颈鹿    时间: 2011-8-21 22:36
真的好文章,学习了。
作者: 新鲜土豆    时间: 2011-8-21 22:44
学习了,谢谢分享!
作者: 水仙花    时间: 2011-8-22 05:26
张介宾说:“心气充则五色修明,肺气充则声音彰著。”所以,肺主表,心亦主表也。
作者: 农夫山泉    时间: 2011-8-22 06:20
真的好文章,学习了。
作者: 水天一    时间: 2011-8-22 08:07
融汇贯通,使真理更加明了。谢谢学长们!
作者: 大茂山    时间: 2011-8-22 08:13
多谢分享!
作者: 青秀山    时间: 2011-8-22 08:17
加强了泽雷随的印象。
作者: 梧桐    时间: 2011-8-22 08:22
找到理论根据了,学习。
作者: 青峰秀峦    时间: 2011-8-22 08:36
学习学习
作者: 七月荷    时间: 2011-8-22 08:44
《内经》是“心肺主表”,而不是“肺主表”。学习了
作者: 灵山    时间: 2011-8-22 08:45
学习了!谢谢分享
作者: 阳春三月    时间: 2011-8-22 08:46
学习了,非常感谢!
作者: 渤海    时间: 2011-8-22 09:23
还是要多读书!
作者: 富饶大地    时间: 2011-8-22 09:51
学习了,谢谢分享!
作者: 钱塘翠柳    时间: 2011-8-22 10:01
谢谢分享!    心肺主表
作者: 行中道    时间: 2011-8-22 11:06
如感冒病,是一种非常易治的病。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肺主表,肺具有宣发卫气和水谷精微以温养皮毛的功能。所以临床上对于太阳病,其治皆从肺卫着手,很少顾及心营,以致疗效不理想。某医学院一位名家说:“曾三次在‘太阳病’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的病人身上,使用过在药味上不作加减的麻黄汤,可惜的是没有一例成功,都失败了。不但汗之不出,相反症状加重,烦躁倍增”(见《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6年第4期“医话四则”)。我们认为这位名家使用麻黄汤之所以失败,过不在麻黄汤,而在于这位名家拘于“肺主表”之说,完全忽视了当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出现心经郁热的一面,所以单用麻黄汤,虽有散寒开闭之功,但无清泄心经郁热之力。因此,不变通麻黄汤确非所宜,应于麻黄汤中加入清热泻火之品,以化其心经之郁热,汗必自出,自无烦躁之弊。说明单凭“肺主表”之说,是不足以指导临床的。当建立“心肺主表”之论,方可提高疗效。但《内经》早就有“心肺主表”之说,如《素问·刺禁论》云:“心部于表,肾治于里”。“心部于表”即“心统于表,分布于表”也。此说可从《素问·五藏别论》得到证明:“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后世医家拘于“肺主表”之说,大多以“心肺”之“心”字为衍文。若以“心”字为衍文,为何《素问·六节藏象论》又指出,“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可见今之《中医基础理论》只有“肺主表”而无“心肺主表”,在理论上是不完善的。
作者: zhangzhijun    时间: 2011-8-22 16:42
谢谢学习了
作者: 轻快    时间: 2011-8-22 17:21
青龙读书很用心思考啊
作者: 風之萬里    时间: 2011-8-22 17:39
好文章,学习了
作者: 金光大道    时间: 2011-8-22 18:11
很好的文章!
作者: 静谧    时间: 2011-8-22 21:27
谢谢分享
作者: 晶晶    时间: 2011-8-23 08:37
书读百遍,其意自通!
看来小小的感冒也绝对不可轻视啊!
学习了,谢谢同学
作者: 千田鱼    时间: 2011-8-23 10:19
青龙真是博识啊!古人的经典常常被一些人含糊的解释,还是老师解释的明白又切用。
作者: 生机盎然    时间: 2011-8-23 10:21
看来我右脸的痘痘一直不消,要补益心肺了
作者: 江南客    时间: 2011-8-23 10:25
才看到,好文章!
作者: 舒枝绿榕    时间: 2011-8-23 10:25
本帖最后由 舒枝绿榕 于 2011-8-23 10:27 编辑

,学习了,古人写书真的太不容易看懂了.
作者: 快乐少女    时间: 2011-8-23 11:06
我的过敏性鼻炎与心有关,大力补心.
作者: 萍踪    时间: 2011-8-23 22:04
今天老师讲了震气是保卫人体的,也是这个道理。
作者: 春天的太阳    时间: 2011-8-25 14:07
大家都有那么多的时间读医书,真羡慕也!




欢迎光临 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http://luanboshiysclub.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