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标题: 以外揣内学切脉--------转栾博士博客 [打印本页]

作者: 牡丹漫地    时间: 2011-6-16 22:07
标题: 以外揣内学切脉--------转栾博士博客
前面介绍了中医眼里由五大系统构成的人体,算是中医的生理知识吧。
在人生病以后,怎么样知道究竟是哪个系统的哪个部分出问题了呢?这应该算是中医诊断的内容。
说到诊断,大家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切脉啊。
是啊,切脉啊。虽然中医一向强调“望、闻、问、切”,但在绝大多数人的心目中,似乎中医就一招:切脉。君不见那些神神奇奇的故事中,无一例外地都是,病人进门了,老中医一伸手放病人的手腕上,然后把病人的症状啊什么的一五一十地说出来,仿佛亲眼见到了似的,让病人那个佩服啊---

先给大家扯点闲话,说到切脉,可千万首先得对切脉有个清醒地认识,可不能被这些神奇的传说给忽悠了去。

有没有人能做到光靠切脉就对病人的情况如数家珍的?
有!
有就证明了切脉的神奇?
完全不是!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这不过是经验多些而已,没任何神奇之处。

共同的疾病,必然有着共同的脉象,也必然有着几乎相似的症状的。设想一下,一个年轻人,最开始行医时,肯定是做不到光靠切脉就对病人情况了如指掌的。于是,他最开始肯定问的多。一边给病人切脉,一边问病人的症状。注意这个一边---一边----,诊治的人多了,只要留心,要总结出规律来一点也不困难,很容易就会发现,某种脉象就是对应着某些疾病症状的。这以后,再遇到这个脉象的病人,肯定可以不再需要问病人情况了,而是反倒能够说出病人的情况。

这样的一个过程,只要诊治的病人够多,而且平时比较留心,是谁都可以做到的,是不是没有一点神奇的地方。
所以,千万不要被那些传说中的切脉故事给忽悠了,也千万不要以会不会切脉就能说出患者的症状来要求年轻的中医医生。

这样通过切脉就能够说出患者症状的,虽然是经验,但是由于经历的病例够多,所以,处方下药的水平倒确实会更好些。不为别的,就因为对某种脉象,开始用一个处方无效,那么遇到下一个病人必然会改一些;这样一个一个地试验,到最后也必然能够找到有效的处方来的。所以,会切脉说症状的老中医水平往往更高些,但这也是老中医的经验多些罢了,与神奇沾不上边的。也更不能指望这老中医通过切脉就能给出任何疾病的良好处方,因为疾病是这么复杂,总有不在他的经验范围内的。

利用大量的经验来学会切脉,显然对自学中医且处于开始阶段的人不太可能。但是不是这样就没法利用切脉的方法呢?
有。
我教大家一种切脉的方法吧,人人都能学,但是,与大家习惯所想象的切脉不同,学会它你也根本不能预知患者的症状,虽然可以通过它来确定一些疾病治疗的穴位和处方。

这种切脉需要注意的是左、右手的寸关尺都要轻按和重按,仔细分别各个部分的脉的有无和跳动情况。
脉与经络的对应情况是:左寸轻按对应手太阳小肠经,重按对应手少阴心经;左关轻按对应足少阳胆经,重按对应足厥阴肝经;左尺轻按对应足太阳膀胱经,重按对应足少阴肾经;右寸轻按对应手阳明大肠经,重按对应手太阴肺经了;右关轻按对应足阳明胃经,重按对应足太阴脾经;右尺轻按对应手少阳三焦经,重按对应手厥阴心包经。
也就是:
左手 寸 关 尺
手太阳小肠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手少阴心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右手 寸 关 尺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阴肺经 足太阴脾经 手厥阴心包经


记住上述的脉象位置与各条经络的对应关系就够了,这样,切一下脉象,就可以知道是哪个系统出故障了,再结合种种症状,就可以最终将疾病定位了。疾病定位后,能选择的穴位就出来了,由于系统与自然的对应关系,于是药物、处方等也可以进一步得出来。

摘录一个简单的例子给大家看:

左腿无力

患者女性,当时33岁,文员。自诉十多年前左腿无力。十年间先后看过西医、找过中医、进行过针灸理疗,均无效。某些医生告诉她她的腿以后可能会瘫痪。一年前她曾怀孕,四十多天时无原因自然流产,后未再怀孕。切脉后发现,除左寸轻按无脉动外,其余脉象平和无异常。看她的气色,也很健康。左寸轻按对应手太阳小肠经。检查该经发现后溪穴塌陷。于是艾灸该穴,其左腿无力随即消失。嘱咐她自己两天灸一次。两个月后她老公来电话,说她已怀孕,腿无异常。又过半年,她老公又来电话,说她怀孕一切顺利。


几个有用的小窍门教给大家:如果脉象全无,可以选取足太阴脾经的公孙穴,不要管它什么疾病;如果某侧重按寸、关、尺都无脉,那么取那侧的内关穴;如果两寸重按都无脉,那么取左阴陵泉穴。

有人可能要说,脉象不是分弦、滑、沉等等的吗,你这里怎么就分了轻按重按和有无啊?
问得很好。这里只教大家这个,是因为就这轻按重按和有无,结合疾病症状,已经可以大体给疾病定位了。所以,就不多介绍了。
至于真要知道那些弦、滑等等,告诉大家一句话,那根本不用学习,直接就按自己的感觉来就可以。本来古人说某个脉是弦脉等,就是按照自己的感觉来的,古人的感觉与现在人的感觉,其实差不多的,所以,根本不用学,自己切脉看看,觉得弦就是弦脉了,不用管别人怎么想。其实,这脉象的解释,也可以自己直接来想象的,只不过,这些东西大家其实很少用到,所以我这里不多加介绍了。

作者: 千年老参    时间: 2011-6-16 22:11
我已经记不清寸关尺代表什么了,谢谢牡丹!
作者: 水仙花    时间: 2011-6-16 22:24
温故知新
作者: 陈桂英    时间: 2011-6-16 22:26
收藏了,谢谢!
作者: 牛    时间: 2011-6-16 22:33
我已经记不清寸关尺代表什么了,谢谢牡丹!
千年老参 发表于 2011-6-16 22:11
文章里有介绍吗?看不出来,也很想知道。
作者: mercy    时间: 2011-6-16 23:44
啊!一直記的口訣是左寸關尺是心肝腎,右寸關尺是肺脾命的,原來是肺脾包啊?怎會這樣,錯這麼久都不知道,天啊!從没懷疑過,只想到右是命門.....
寸就是太淵穴的地方,把食指頭放在太淵上,中指無名指依次就是關和尺了,希望不要連這也錯吧!
作者: 枸杞    时间: 2011-6-17 01:05

作者: 牡丹漫地    时间: 2011-6-17 07:59
文章里有介绍吗?看不出来,也很想知道。
第六感觉 发表于 2011-6-16 22:33


呵呵,文章介绍那么清楚,没有看出来,

再认真看看。
作者: 午后微雨    时间: 2011-6-17 08:38
找了半天,终于弄懂寸关尺了。
不然跟看天书无异。
作者: 常乐    时间: 2011-6-17 08:44
好帖子收藏一下
作者: 玉竹莲莲    时间: 2011-6-17 09: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吉祥莲子    时间: 2011-6-17 09:31

作者: 胆气十足    时间: 2011-6-17 10:03
看不懂,具体切哪个位置?足胆经也是切手上的哪个位置?
作者: 丁佳蓝    时间: 2011-6-17 10:33
谢谢牡丹,又学习了。
作者: 昆仑一兰    时间: 2011-6-17 10:40

作者: 钱塘翠柳    时间: 2011-6-17 10:44
谢谢牡丹
作者: 行中道    时间: 2011-6-17 10:44

作者: 开心的枸杞    时间: 2011-6-17 11:37
学习了,谢谢牡丹
作者: 幸福女人    时间: 2011-6-17 11:47
学习了,谢谢牡丹!
作者: 衡山高    时间: 2011-6-17 12:23
谢谢了。
作者: 布谷    时间: 2011-6-17 12:35
谢谢牡丹,一定要记住
作者: 开心快乐    时间: 2011-6-17 12:40
学习了,谢谢牡丹
作者: 何如    时间: 2011-6-17 12:51

作者: 安境    时间: 2011-6-17 13:01
学习了,谢谢牡丹
作者: 易医学    时间: 2011-6-17 13:13
希望版主多发一些切脉的文章。多 谢!
作者: 大汉帝国    时间: 2011-6-17 14:04

作者: 朦胧月光    时间: 2011-6-17 14:26

学长就是厉害。
作者: 墨莲    时间: 2011-6-17 14:32
谢谢牡丹的分享!回去好好练习练习!
作者: 西江水    时间: 2011-6-17 15:32
学习了,谢谢!
作者: 春之丽日    时间: 2011-6-17 20:35
又复习一遍,真好
作者: 静听山韵    时间: 2011-6-17 22:06
好好琢磨琢磨

作者: 陈梅芳    时间: 2011-6-18 11:42
收藏起来学习,谢谢。
作者: 同声相应    时间: 2011-6-18 11:59
收藏了,谢谢!
作者: 大山高    时间: 2011-6-18 12:43
谢谢
作者: 成鳳    时间: 2011-6-18 13:01
学写了
作者: 行中道    时间: 2011-6-22 16:34

作者: 自然而然    时间: 2011-7-1 21:47
好老师啊
作者: 幸福的黄山    时间: 2011-7-2 09:20
对照自己切下脉,心包经无脉向,三焦经,旁光经也无。这两条经络没咋贴,需要加贴帖
作者: 须弥山    时间: 2011-7-27 21:05

作者: 迎春    时间: 2011-8-14 12:19
再一次学习了,谢谢牡丹,谢谢栾博士。
作者: 壮    时间: 2011-10-24 13:29

作者: 我看股票    时间: 2011-10-24 16:37
学习了
作者: 20006950    时间: 2012-2-8 15:44
希望版主多发一些切脉的文章。
轻 和 重有什么要求?
作者: 百万葵园    时间: 2012-2-8 17:00
还没见过这文章,学习了。
作者: 喜金砂    时间: 2012-2-8 18:40
非常感谢,慢慢学习。
作者: 大道至简!    时间: 2012-2-8 19:14
正需要这些知识呢,谢谢
作者: 珍贵人生    时间: 2012-3-3 15:57
又温习了一遍
作者: furuima    时间: 2012-3-12 08:59
很感兴趣可是还是不太清楚有图就好了




欢迎光临 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http://luanboshiysclub.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