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标题: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 藏 象
[打印本页]
作者:
睿睿妈咪
时间:
2009-5-5 11:40
标题: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 藏 象
第二章 藏 象
藏象学说,是研究藏象的概念内涵,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脏腑之间、脏腑与形体官窍及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中医学特有的关于人体生理病理的系统理论,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对养生延寿防病和疾病的诊治康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藏象学说是以脏腑的形态和生理病理为研究目标的中医学基本理论。中医学既通过解剖分析的直接观察方法认识脏腑的形态和功能,又运用哲学思维,以整体观察的方法认识脏腑的生命活动规律,并以脏腑精气的贮藏、运动和代谢来解说脏腑机能。因此,中医学的脏腑,不仅仅是形态学结构的脏器,而是在其形态学结构的基础上,赋予了某些特殊机能的生理病理学系统。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藏象,近年来又写作“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藏象”二字,首载《素问•六节藏象论》:“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处)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可见《内经》对藏象的论述,包括了人体结构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主要内容,涉及了脏腑的生理活动和与之相联系的心理活动、形体官窍、自然环境因素等。张介宾《类经•藏象类》注云:“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
“藏”,是藏于体内的内脏,包括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由于五脏是所有内脏的中心,故“藏”之所指,实际上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
“象”,是这五个生理病理系统的外在现象和比象,其涵义有二:一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如“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素问•藏气法时论》)等;二是指内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与外在自然环境的事物与现象类比所获得的比象,如心气通于夏,“南方赤色,入通于心”(《素问•金匮真言论》)等。中医学正是通过观察外在征象来研究内脏的活动规律,认识内脏的实质,即所谓“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灵枢•本藏》)。一般说来,任何外见的表象都有一定的内在形态学基础,自然界的各种变化与内脏的功能活动也有一定的通应联系。“藏象”把形与象有机地结合起来,较确切地反映了中医学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认识方法。
“藏”与脏器的概念不同。“藏”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中医学的整体观察和“以象测藏”的认识方法,决定了“藏”的结构是一个在形态性结构框架的基础上赋予了功能性结构的成分而形成的形态功能合一性结构。如心“如倒垂莲蕊”的形态及“主血脉”的功能,无疑是通过解剖分析而发现的,而其“主神志”的功能则是通过整体观察推理而赋予心的。因此“藏”的概念,不仅是一个解剖学概念,而更重要是一个生理、病理学概念,一个功能单位的概念。脏器,是西医学的一个形态学概念,是指机体内外的器官而言。如心、肝、脾、肺、肾、胃、肠、胆、胰腺、膀胱、脑、子宫等,为内脏器官;眼、耳、鼻等,为感觉器官。就其结构来说,属一个纯形态学的或实体性的结构,而其功能是通过直接对该器官的解剖分析而获得。因此,“藏”与脏器的名称虽然大致相同,但其内涵却大不一样。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藏象学说,《内经》中已基本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藏象学说的形成基础,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一)古代解剖学的认识
追溯藏象理论的形成之源,可发现古代解剖知识不仅为藏象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形态学基础,而且古人还在这些形态学知识的基础上,认识了内脏的某些功能。
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对脏腑的形态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应用于医疗实践,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了上古时期的名医俞跗已能对人体实施割腹治疾:“割皮解肌,决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脏”,反映了当时已积累了一定的解剖学知识。《内经》对解剖人体观察脏腑更有详细的描述,如《灵枢•经水》说:“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灵枢•肠胃》说:“咽门……至胃长一尺六寸。胃纡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大容三斗五升……肠胃所入至所出,长六丈四寸四分。”《难经》更详细论述了脏腑的形态、重量、容量、色泽等,如“肠胃凡长五丈八尺四寸”,“肾有两枚”,“胆在肝之短叶间,重三两三铢,盛精汁三合”等,且有“七冲门”(自口唇至肛门的消化道的七个器官的名称)的记载。中医学对人体一些较为简单的脏腑生理功能的认识,如心主血脉、肺主呼吸、胃为水谷之海、大肠主传化糟粕等,大都是在形态学知识的基础上建立的。
(二)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
古代解剖学是比较粗浅的,对人体复杂深奥的生理病理现象还难以作出明确的解释。因此,古人采用了“有诸内,必形诸外”、“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以及“取象类比”思维方法来认识人体脏腑的机能。通过对人体生命现象的整体观察,分析人体对不同环境条件和外界不同刺激所作出的不同反映,来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规律,这是藏象学说形成的主要依据。如在已知肺主呼吸的基础上,发现人体体表受寒时,会出现鼻塞、打喷嚏、咳嗽等症状,从而得出“肺主皮毛”、“开窍于鼻”的推理;在已知脾胃主运化水谷的基础上,发现几天不进食或每日食量不足,就会出现消瘦、四肢乏力等现象,从而推理出“脾主四肢肌肉”之说。又如观察分析人在悲哭时出现抽泣,大喜时心胸舒畅,发怒时面红目赤,思虑过度时食欲减退等现象,推理得出五志分属五脏等理论。
(三)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代表的古代哲学思想渗透到中医学中,对藏象理论的形成及系统化起了重要作用。
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对中医学脏腑精气理论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精为宇宙万物本原的思想,对中医学建立以精为脏腑形体官窍生成之源的理论,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气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概念,促使中医学产生了各脏之气不断运动以推动和调控其生理机能,维持各脏之间协调的理论。
阴阳学说渗透到中医学中,用以说明人体的部位、功能等多个方面。在藏象学说中,分脏腑为阴阳,分气血为阴阳,分精气为阴阳。尤其是近些年来关于精化为气,气分阴阳而建立的“五脏精气阴阳”理论模型,充实与发展了藏象理论,对临床辨证论治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五行学说对中医学最重要的影响在于它促进了五行藏象体系的建立。五行藏象体系是古代医家借助五行,运用取象比类、推演络绎方法建立的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宏观模式。它将复杂的人体组织结构划分为五个功能系统,每个系统都以五脏为核心,联系六腑、五官、九窍、五体、五志,体现了人体整体功能的统一、形神的统一。并将人体内部的五个系统与外部自然界的五方、五时、五气、五化、五色、五味等相联系,体现了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五行藏象体系的建立,使中医学脏腑的概念逐渐由形态学实体演变为功能态模型。
(四)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
临床经验的大量积累,可升华而形成理论。通过临床疗效来探索和反证脏腑的生理病理,又使藏象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充实和修正完善。如食用动物肝脏可治夜盲,多次重复的经验则产生了“以脏补脏”的原则,并佐证了“肝开窍于目”的理论;根据“血气者,人之神”的原理,用养血安神的方法,能治疗心悸、失眠等心神不宁之证,从而佐证了“心主神志”等。同样,对临床实践无指导意义的理论,则被淘汰或修正。如脏与脏的关系中,按照五行之间递相资生次序,火生土是指心火温煦脾土,但是,从命门学说兴起以来,多认为命门之火有温煦脾土的作用,故临床上温肾阳以健脾的治法广为运用。
总之,藏象学说是古代医家在长期生活医疗实践中,以古代解剖知识为基础,认识了内脏的某些功能,在此基础上,运用察外知内、取象类比、整体观察等方法,观察到内在脏腑反映于外的各种征象,经过概括、抽象、推理,逐步归纳出来的。藏象理论正是古人将客观所见的形态与主观推理所得的认识结合在一起而构筑的理论体系。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一)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藏象学说认为,人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整体,人体各组成部分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为用,代谢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藏象学说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将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脏腑形体官窍联结成有机整体。五脏,代表人体的五个生理系统,人体所有的组织器官都可以包括在这五个系统之中。其具体联结的系统结构有:肝系统(肝—胆—筋—目—爪),心系统(心—小肠—脉—舌—面),脾系统(脾—胃—肉—口—唇),肺系统(肺—大肠—皮—鼻—毛),肾系统(肾—膀胱—骨髓—耳—发)。这五个系统相互之间并非孤立,而是通过经脉的络属沟通和气血的流贯相互联系。五脏机能的协调共济,相互为用,是维持人体生理平衡的重要保证。中医学以阴阳学说说明五脏阴阳之间既相互制约又互根互用的动态平衡关系,以五行学说阐释五脏功能之间既相互资助又相互制约的协调统一关系。五脏之中,又是以心为主导,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明代之后,命门学说兴盛,对肾精、肾气及肾阴、肾阳的功能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又有了“肾为各脏阴阳之本”之说。
此外,五脏的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中医藏象学说认为,人的精神活动属人体整体生命机能的体现,与五脏的生理功能正常与否密切相关。人的精神活动由五脏精气化生和充养,如《灵枢•本神》说:“肝藏血,血舍魂……脾藏营,营舍意……心藏脉,脉舍神……肺藏气,气舍魄……肾藏精,精舍志。”故《素问•宣明五气》将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分属于五脏藏寓:“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情志活动本由五脏精气化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情志活动分别由五脏所司,如“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而情志过激,又反伤五脏精气,如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二)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人体不仅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与自然环境保持着统一性。人赖自然环境以生存,人的生命活动规律必然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机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必然要作出相应的反应。故《灵枢•岁露》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将人体与天地置于于同一体系中考察研究,强调内外环境的统一性,这是藏象学说的第二个特点。
藏象学说应用五行学说将自然界的五时、五方、五气、五化等与人体五大功能系统密切联系,构成了人体内外环境相应的统一体。如以季节气候而言,“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
作者:
睿睿妈咪
时间:
2009-5-5 11:41
(《素问•金匮真言论》),五脏与五时之气是相互通应的,如心通于夏气,肺通于秋气,肾通于冬气,肝通于春气,脾通于土气(《素问•六节藏象论》)。故有“应春温之气以养肝,应夏热之气以养心,应长夏之气以养脾,应秋凉之气以养肺,应冬藏之气以养肾”的养生原则。
五脏之气的虚实强弱与四时气候变化有密切关系。例如,春季肝气旺,冬季肾气旺。故春季多发肝病,冬季多发肾病。从养生的角度来说,当顺应四时,故养生调摄,治疗用药,春天应有利于肝气之疏泄,冬季应有利于肾精之闭藏。另一方面,根据五行学说,五脏之间存在着生克制化关系。例如,相对而言,肺气在春季较旺,夏季较弱,长夏转强,冬季也较旺,故病情预后转归也不同,如《素问•藏气法时论》说:“病在肺,愈在冬,冬不愈,甚于夏,夏不死,持于长夏。”
从地方区域而言,藏象学说按五行特性将五方与五脏类比,如东方属木,主生发,与肝气相通应;南方属火,主生长,与心气相通应,等等。这种类比是有一定科学内涵的。地域不同,气候、水土、饮食、居处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有很大差异,从而使人体脏腑强弱不同,体质和发病倾向也有一定区别。如江南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疏松;北方多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
由于整体观察和类比思辩等思维方法的应用,以及古代哲学“重道轻器”、“重无轻有”思想的深刻影响,中医学藏象学说还有从宏观、功能、外象来把握脏腑的特点。因此,要科学地理解和把握藏象理论的内涵,并结合临床实践不断地加以发展。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脏腑分为脏、腑和奇恒之腑三类。脏有五,即心、肺、脾、肝、肾,合称五脏(在经络学说中,心包亦作为脏,故又称“六脏”)。腑有六,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奇恒之腑亦有六,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中医学以生理功能特点的不同作为区分脏与腑的主要依据。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如《素问•五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简明扼要地概括了五脏与六腑各自的生理特点,阐明了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所谓“满而不实”、“实而不满”,是强调五脏的精气宜保持充满,但必须流通布散而不应呆滞;六腑内应有水谷食物,但必须不断传导变化,以保持虚实更替永不塞满的状态。唐•王冰注云:“精气为满,水谷为实。五脏但藏精气,故满而不实;六腑则不藏精气,但受水谷,故实而不能满也。”
奇恒之腑在形态上中空有腔与六腑相类,功能上贮藏精气与五脏相同,与五脏和六腑都有明显区别,故称之。如《素问•五藏别论》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
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对临床辨证论治有重要指导意义。一般说来,病理上“脏病多虚”,“腑病多实”,治疗上“五脏宜补”、“六腑宜泻”。
五、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概述
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是研究人体五脏精气阴阳的概念内涵、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的系统理论,是中医学藏象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五脏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解释性模型。人体各脏的生理功能,虽部分可从观察其形态结构来获得,但主要的是以各脏精气阴阳的运动变化来认识的。各脏之精与气,是有关人体生理活动的两类精微物质,与中古代哲学精气学说中的精气,在概念上是有严格区别的。
(一)五脏精气阴阳的涵义
1.五脏之精
五脏之精,源于《素问•上古天真论》“五脏六腑之精”一词,简称“脏精”,是指五脏所藏的有濡养、滋润和支撑本脏及其所属的六腑、形体、官窍等作用的液态精华物质,包括先天禀赋之精和后天水谷之精。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合化为一身之精,一身之精分藏于五脏,则为五脏之精。五脏之精有濡养和滋润作用,五脏及其所属的六腑、形体、官窍,主要依靠其所藏之精的濡养而能发挥其生理功能。五脏之精的存在形式不同,如心精、肝精可以与心血、肝血相融合的形式贮存于心、肝之内。如《素问•经脉别论》有“浊气归心,淫精于脉”、“食气入胃,散精于肝”之论。肺所藏之精称为肺精。肺精主要由脾转输至肺的水谷之精的轻清部分组成,依靠肺气的宣发与肃降作用,上濡头面诸窍,外“输精于皮毛”(《素问•经脉别论》)。脾所藏之精称为脾精。脾精是脾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因饮食水谷之精华皆由脾吸收和转输,故脾精实为水谷之精。脾精输布到其他四脏,化为该脏之精,故有“脾主为胃行其津液”(《素问•厥论》)、“中央土以灌四傍”(《素问•玉机真藏论》)、“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素问•脉要精微论》)之说。肾所藏之精,称为肾精。肾精由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加之部分输于肾的水谷之精的充养而生成。
2.五脏之气
五脏之气,语出《素问•藏气法时论》,简称“脏气”,是指分布于五脏之中的无形而运行不息以推动和调控脏腑生理机能的极细微物质。先、后天之精所化之气,加之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在肺脾肾等脏腑的综合作用下,合化为一身之气。一身之气分布于五脏,则为五脏之气。故脏气,既可以说是由五脏之精所化生的比精更细微的运动不息的物质,也可以说是由一身之气按其不同的成分构成分布到五脏而形成不同结构和功能的气。因此,五脏之气既有同源性,又有相对特异性。五脏之气,推动和调控着各脏的功能活动。如心气推动和调控着心脏的搏动、血脉的舒缩及精神的化生;肺气推动和调控着肺的宣发与肃降运动以行呼吸和输布水液;肝气推动和调控着肝的疏泄功能,以调节血液和津液的输布运行、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情志心理活动及生殖机能;脾气推动和调控着水谷和水液的运化、血液的生成和运行;肾气推动和调控着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机能,并主宰水液代谢及摄纳呼吸之气。五脏之气是推动和调控该脏功能,使之正常发挥的动力。
3.五脏之阴阳 五脏之阴,简称“脏阴”,是五脏之气中的具有凉润、宁静、抑制等作用的部分;五脏之阳,简称“脏阳”,是五脏之气中的具有温煦、推动、兴奋等作用的部分。五脏之阴与五脏之阳皆是五脏之气中的一部分,两者协调平衡,则五脏之气冲和畅达,各发挥应有的功能。五脏之阴虚衰,凉润、宁静等作用减退,则生虚热性病证;五脏之阳虚衰,温煦、推动等功能减退,则生虚寒性病证。五脏之阴虚与五脏之阳虚,是五脏之气虚的不同表现。治疗五脏之阴虚和五脏之阳虚,除运用“阳病治阴”和“阴病治阳”外,也可兼以补气。
(二)五脏精气阴阳的关系
五脏精气阴阳之间的关系,实际是一身之精气阴阳之间的关系。
1.五脏藏精
由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与后天获得的饮食水谷之精相融合而生成的一身之精,分藏于五脏而为五脏之精。其中先天之精主要藏于肾,为人体生命之本原,故称肾为先天之本。肾精的主要成分是先天之精,故在五脏之精中的地位最重要。
2.精化为气
一身之精所化之气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融合而成一身之气。一身之气分布到五脏则为五脏之气。因此,各脏之精是一身之精的分属,各脏之气是一身之气的分布。五脏之精是五脏之气的化生之源,五脏之气是五脏之精的功能体现。五脏之精贵在贮藏于五脏之中而不妄泻,五脏之气贵在体内有序运行而不紊乱。五脏之气的盛衰,取决于五脏之精的盈亏。五脏之精与五脏之气的关系,若用阴阳来概括,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因而调补五脏之气的虚衰,既可补养五脏之精以化气,又可直接以甘温之品补养五脏之气,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由于肾主要藏先天之精,肾精所化之肾气也主要是先天之气,即元气,故肾气在五脏之气中也占重要地位。
3.气分阴阳
根据古代哲学气分阴阳的概念,一身之气可分为阴阳二气,其所分化的五脏之气也皆有阴阳之别。五脏之阴气,是五脏之气中具有凉润、宁静、抑制等作用的部分;五脏之阳气,是五脏之气中具有温煦、推动、兴奋等作用的部分。在正常情况下,五脏之阴气与阳气维持着协调平衡关系,因而五脏之气冲和畅达,运行有序,各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如肺气分为肺阴与肺阳:肺阳主温煦、宣发;肺阴主凉润、沉降。肺阴与肺阳运行协调,则宣发与肃降相反而相成,呼吸均匀,水精四布。他脏以此类推。若五脏之阴气与阳气失去了协调平衡,则可导致五脏之气运动失常,变生寒热。一般认为,肾气所分的肾阴、肾阳是五脏阴气与阳气的根源,因而五脏之阴气与阳气亏损日久必累及肾阴与肾阳,故有“久病及肾”之说。
根据中医学有关理论,结合临床实际,确定五脏之阴、五脏之阳的概念内涵,严格与五脏之精、五脏之气的概念相区别,并建立它们四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即五脏之精化生五脏之气,五脏之气分为五脏之阴和五脏之阳,是非常必要的。这对临床上认识和处理内伤脏腑的病变,对辨证和治疗脏腑的各种病证,尤其是虚证,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作者:
睿睿妈咪
时间:
2009-5-5 11:41
第二节 五脏
五脏,即心、肝、脾、肺、肾的合称。在经络学说中,心包络也作为脏,故又称为六脏。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并能藏神而称为“神脏”。五脏的职能虽各有所司,但彼此协调,共同维持生命进程。五脏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变化及精神情志因素又是密切相关的。
本节主要阐述心、肝、脾、肺、肾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生理特性,与形体官窍及情志、五液、五时等的关系。
一、心
心为五脏之一,位于胸中,两肺之间,膈膜之上,外有心包卫护。其形圆而下尖,如未开的莲花。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主藏神。由于心的主血脉和主藏神功能起着主宰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作用,故称心为“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的生理特性是为阳脏而主通明。
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互属络于心与小肠,相为表里。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与自然界夏气相通应。
(一)主要生理功能
1.主血脉
心主血脉,即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心主血脉包括心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
(1)主血:心主血的基本内涵,是心气能推动血液运行,以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脏腑形体官窍。人体各脏腑器官、四肢百骸、肌肉皮毛以及心脉自身,皆有赖于血液的濡养,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以维持生命活动。血液的运行与五脏功能密切相关,其中心的搏动泵血作用尤为重要。而心脏的搏动,主要依赖心气的推动和调控作用。心气充沛,心阴与心阳协调,心脏搏动有力,频率适中,节律一致,血液才能正常地输布全身,发挥其濡养作用。若心气不足,心脏搏动无力,或心阴不足,心脏搏动过快而无力,或心阳不足,心脏搏动迟缓而无力,均可导致血液运行失常。
心主血的另一内涵是心有生血的作用,即所谓“奉心化赤”。主要指饮食水谷经脾胃之气的运化,化为水谷之精,水谷之精再化为营气和津液,营气和津液入脉,经心火(即心阳)的作用,化为赤色血液,即《素问•经脉别论》所谓“浊气归心,淫精与脉。”清•唐宗海《血证论》说:“火者,心之所主,化生为血液以濡养周身。”可见,心有总司一身血液的运行及生成的作用。若心火虚衰,可致血液化生障碍。
(2)主脉:心主脉,是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使脉道通利,血流通畅。心与脉直接相连,形成一个密闭循环的管道系统。心气充沛,心脏有规律的搏动,脉管有规律的舒缩,血液则被输送到各脏腑形体官窍,发挥濡养作用,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说“心者……其充在血脉”,即是针对心、脉和血液所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系统而言。
脉为血之府,是容纳和运输血液的通道。营气与血并行于脉中,故《灵枢•决气》说:“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血液能正常运行,发挥其濡养作用,除心气充沛外,还有赖于血液的充盈和脉道的通利。血液是供给人体各脏腑形体官窍营养物质的载体,心血的充盛,使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得以正常发挥。脉道通利,是指脉管富有弹性并畅通无阻。脉管的舒缩与心气的推动和调控作用有关。心阳与心阴协调共济,则脉管舒缩有度,血流通畅,既不过速而致妄行,又不过缓而致瘀滞。如此血液方能在经脉中流行不止,循环往复,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才能源源不断地获得血液供给的营养。
只有心气充沛,心阴与心阳协调,血液才能在脉管中正常运行,周流不息,营养全身,呈现面色红润光泽,脉象和缓有力等征象。若心气不充或阴阳失调,经脉壅塞不通,舒缩失常,不能正常地输送血液,人体得不到血液濡养,常见心悸怔忡或心胸憋闷疼痛,唇舌青紫,脉细涩或结代等症。
心、脉、血三者密切相连,构成一个血液循环系统。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必须以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管通利为基本条件。其中心脏的正常搏动,对血液循环系统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起着主导作用,故说“心主身之血脉”(《素问•痿论》)。
2.藏神
心藏神,又称主神明或主神志,是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故《素问• 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人体之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感活动及性格倾向等。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之神。
人体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它们都必须在心神的主宰和调节下,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整体生命活动。心神正常,则人体各脏腑的功能互相协调,彼此合作,全身安泰。神能驭气控精,调节血液和津液的运行输布,而精藏于五脏之中而为五脏之精,五脏之精所化之气为五脏之气,五脏之气推动和调控五脏的功能。因此,心神通过驾驭协调各脏腑之气以达到调控各脏腑功能之目的。由于心所藏之神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故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灵枢•邪客》)。同时,心为神明之脏,主宰精神意识思维及情志活动,如《灵枢•本神》说:“所以任物者为之心。”心是可接受外界客观事物并作出反应,进行心理、意识和思维活动的脏器。这一复杂的精神活动实际上是在“心神”的主导下,由五脏协作共同完成的。由于心为藏神之脏,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故情志所伤,首伤心神,次及相应脏腑,导致脏腑气机紊乱。
心之所以称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还与其主血脉功能,即生血和运血功能有一定关系。人体各脏腑形体官窍的生理功能,包括神志活动,都离不开血气的充养,而血气通过脉管到达全身各处,是以心脏搏动为动力的。只有当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全身各脏腑形体官窍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使生命活动得以继续。若心主血脉的功能发生障碍,就可影响到各脏腑形体官窍。一旦心脏搏动停止,全身脏腑形体官窍的功能也即丧失,生命活动也随之结束。
心的主血脉与藏神功能是密切相关的。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如《灵枢•营卫生会》说:“血者,神气也。”心血,即在心脏与血脉中化生和运行的血液。心血充足则能化神养神而使心神灵敏不惑,而心神清明,则能驭气以调控心血的运行,濡养全身脏腑形体官窍及心脉自身。
(二)生理特性
心的生理特性是:为阳脏而主通明。心位于胸中,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故称为阳脏,又称“火脏”。火性光明,烛照万物。心喻为阳脏、火脏,其意义在于说明心以阳气为用,心之阳气有推动心脏搏动,温通全身血脉,兴奋精神,以使生机不息的作用。心主通明,是指心脉以通畅为本,心神以清明为要。心脉畅通,固需心阳的温煦和推动作用,但也须有心阴的凉润和宁静作用。心阳与心阴的作用协调,心脏搏动有力,节律一致,速率适中,脉管舒缩有度,心血才能循脉运行通畅。心神清明,固然需要心阳的鼓动和兴奋作用,但也须有心阴的宁静和抑制作用。心阳能推动和鼓舞人的精神活动,使人精神振奋,神采奕奕,思维敏捷;心阴的宁静作用,能制约和防止精神躁动。心阳与心阴的作用协调,则精神内守,既无亢奋,也无抑郁。因此,古代医家把心喻为人身之“日”,如清•高士宗《医学真传•头痛》说:“盖人与天地相合,天有日,人亦有日,君火之阳,日也。”唐宗海《血证论》也说:“心为火脏,烛照万物。”实际是强调心以阳气为用,以及心阳的温通血脉和兴奋精神的作用,并非忽略心阴的作用。若心的阳气不足,失于温煦鼓动,既可导致血液运行迟缓,瘀滞不畅,又可引起精神萎顿,神识恍惚;心阴不足,失于凉润宁静,可致血行加速,精神虚性亢奋。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心在体合脉,是指全身的血脉统属于心,由心主司(见上)。其华在面,是指心脏精气的盛衰,可从面部的色泽表现出来。“有诸内,必形诸外”,内在脏腑精气的盛衰及其机能的强弱,可显露于外在相应的体表组织器官。由于头面部的血脉极其丰富,全身血气皆上注于面,故心的精气盛衰及其生理功能正常与否,可以显露于面部的色泽变化。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面部红润光泽。心气不足,可见面色★白光白、晦滞;心血亏虚,则见面色无华;心脉痹阻,则见面色青紫;心火亢盛,则见面色红赤;心阳暴脱,可见面色苍白、晦暗。故《素问•五藏生成》说:“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
2.在窍为舌
心在窍为舌,又称心开窍于舌,是指心之精气盛衰及其功能常变可从舌的变化得以反映。因而观察舌的变化可以了解心的主血脉及藏神功能是否正常。
舌为心之窍,其理论依据有四:①心与舌体通过经脉相互联系。《灵枢•经脉》说:“手少阴之别……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②心主血脉,而舌体血管丰富,外无表皮覆盖,故舌色能灵敏地反映心主血脉的功能状态。③舌具有感受味觉的功能。心主血脉,心之气血通过经脉上荣于舌,使之发挥鉴别五味的作用。故《灵枢•脉度》说:“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④舌与言语、声音有关。舌体运动及语言表达功能依赖心神的统领,故说:“舌者,心之官也”(《灵枢 •五阅五使》)。
综上所述,舌与心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心的主血、藏神功能正常,则舌体红活荣润,柔软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若心有病变,亦可从舌上反映出来。如;心血不足,则舌淡瘦薄;心火上炎,则舌红生疮;心血瘀阻,则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若心主神志功能失常,则可见舌强、语謇,甚或失语等。
舌本为口中的实体感觉器官,并非为“窍”,与耳、目、鼻、口等孔窍性器官不同。心本有窍,《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谓“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是说耳之听声与心神相关。此外,舌通过经络与脾、肝、肾等脏也有联系,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之说相合。
3.在志为喜
心在志为喜,是指心的生理功能与喜志有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在脏为心,在志为喜。”喜,一般来说属于对外界刺激产生的良性反应。喜乐愉悦有益于心主血脉的功能,所以《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但喜乐过度则可使心神受伤,如《灵枢•本神》说:“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从心主神志的功能状况来分析,又有太过与不及的变化。精神亢奋可使人喜笑不休,精神萎靡可使人易于悲哀,如《素问•调经论》说:“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另外,心为神明之主,不仅喜能伤心,而且五志过极均能损伤心神。所以《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说:“愁忧恐惧则伤心。”
4.在液为汗
汗是五液之一,是津液通过阳气的蒸化后,经汗孔排于体表的液体,如《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心在液为汗,是指心精、心血为汗液化生之源,《素问•五藏生成》有“五脏化液:心为汗”之说。
汗液的生成、排泄与心血、心神的关系十分密切。心主血脉,血液与津液同源互化,血液中的水液渗出脉外则为津液,津液是汗液化生之源。心血充盈,津液充足,汗化有源,既可滋润皮肤,又可排出体内代谢后的废水。汗出过多,津液大伤,必然耗及心精、心血,可见心慌、心悸之症。故又有“血汗同源”,“汗为心之液”之说。心又藏神,汗液的生成与排泄又受心神的主宰与调节。心神清明,对体内外各种信息反应灵敏,汗液的生成与排泄,就会随体内生理情况和外界气候的变化而有相应的调节,所以情绪紧张、激动、劳动、运动及气候炎热时均可见汗出现象。惊恐伤心神,又可导致大量汗出,故《素问•经脉别论》说:“惊而夺精,汗出于心。”由此可见,心以其主血脉和藏神功能为基础,主司汗液的生成与排泄,从而维持了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平衡。又,汗是阳气蒸化津液所致,汗多又可耗散心气或心阳,大汗可致心气、心阳暴脱而出现气脱或亡阳的危候。
作者:
睿睿妈咪
时间:
2009-5-5 11:42
5.与夏气相通应
五脏和自然界的四时阴阳相通应,心主夏。心与夏气相通应,是因为自然界在夏季以炎热为主,在人体则心为火脏而阳气最盛,同气相求,故夏季与心相应。人体的阳气随着自然界阴阳之升降而发生周期性变化。夏季则人体阳气隆盛,生机最旺。从五脏来说,心为阳中之阳,属火,故心之阳气在夏季最旺盛。一般说来,心脏疾患,特别是心阳虚衰的患者,其病情往往在夏季缓解,其自觉症状也有所减轻。而阴虚阳盛之体的心脏病和情志病,在夏季又往往加重。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阳胜则身热……能冬不能夏。”从预防角度来看,中医养神理论重视根据时令来调摄身心,在夏三月应当“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尽量延长户外活动时间,使人的身心符合阳气隆盛状态,这样可使心的机能达到最大限度的扩展,发挥生命的潜能。从治疗角度看,中医学提出了“冬病夏治”的理论。如阳虚性心脏病在“水旺”的冬季易于发作,而“王气”是不易治疗的,故待到夏季心火之用事,内外阳气隆盛之时给以适当调理,藉内外阳气之盛,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作者:
睿睿妈咪
时间:
2009-5-14 11:30
附:心包络
心包络,简称心包,亦称“膻中”,是心脏外面的包膜,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在经络学说中,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为表里,故心包络属于脏。古代医家认为,心为人身之君主,不得受邪,所以若外邪侵心,则心包络当先受病,故心包有“代心受邪”之功用。如《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后世明清温病学派受“心不受邪”思想的影响,在温病学说中,将外感热病中出现的神昏谵语等心神功能失常的病理变化,称之为“热入心包”或“痰热蒙蔽心包”。实际上,心包受邪所出现的病证,即是心的病证,心和其他脏器一样,皆可受邪气之侵。
二、肺
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覆盖于心之上。肺有分叶,左二右三,共五叶。肺经肺系(指气管、支气管等)与喉、鼻相连,故称喉为肺之门户,鼻为肺之外窍。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肺气以宣发肃降为基本运行形式。肺在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覆盖诸脏,故有“华盖”之称。肺叶娇嫩,不耐寒热燥湿诸邪之侵;肺又上通鼻窍,外合皮毛,与自然界息息相通,易受外邪侵袭,故有“娇脏”之称。
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在志为悲(忧),在液为涕。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互属络于肺与大肠,相为表里。肺在五行中属金,为阳中之阴,与自然界秋气相通应。
(一)主要生理功能
1.主气司呼吸
肺主气,首见于《内经》。《素问•五藏生成》说:“诸气者,皆属于肺。”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
作者:
睿睿妈咪
时间:
2009-5-14 11:30
(1)主呼吸之气: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气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作用,不断吸进清气,排出浊气,吐故纳新,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肺主呼吸的功能,实际上是肺气的宣发与肃降作用在气体交换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肺气宣发,浊气得以呼出;肺气肃降,清气得以吸入。肺气的宣发与肃降作用协调有序,则呼吸均匀通畅。肺气失宣或肺气失降,临床都有呼吸异常的表现,但临床表现有所不同。若是因外感引动内饮,阻塞气道,肺气失宣,多为胸闷气急或发为哮喘;若是因肝火上炎,耗伤肺阴,肺失肃降,多致喘咳气逆。
(2)主一身之气: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故《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肺者,气之本。”
肺主一身之气的生成,体现于宗气的生成。一身之气主要由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构成。宗气属后天之气,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谷气相结合而生成。宗气在肺中生成,积存于胸中“气海”,上走息道出喉咙以促进肺的呼吸,如《灵枢•五味》所说“其大气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并能贯注心脉以助心推动血液运行,还可沿三焦下行脐下丹田以资先天元气,故在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宗气是一身之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气的生成关系着一身之气的盛衰,因而肺的呼吸功能健全与否,不仅影响着宗气的生成,也影响着一身之气的盛衰。
肺主一身之气的运行,体现于对全身气机的调节作用。肺有节律的呼吸,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肺的呼吸均匀通畅,节律一致,和缓有度,则各脏腑经络之气升降出入运动通畅协调。
肺的呼吸失常,不仅影响宗气的生成及一身之气的生成,导致一身之气不足,即所谓“气虚”,出现少气不足以息、声低气怯、肢倦乏力等症,并且影响一身之气的运行,导致各脏腑经络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调。
肺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实际上都基于肺的呼吸功能。肺的呼吸调匀是气的生成和气机调畅的根本条件。如果肺的呼吸功能失常,势必影响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若肺丧失了呼吸功能,清气不能吸入,浊气不能排出,新陈代谢停止,人的生命活动也就终结了。所以说,肺主一身之气的作用,主要取决于肺的呼吸功能。
2.主行水
肺主行水,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素问•经脉别论》称作“通调水道”。肺主行水的内涵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肺气的宣发作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之精中的较轻清部分,向上向外布散,上至头面诸窍,外达全身皮毛肌腠以濡润之;输送到皮毛肌腠的水液在卫气的推动作用下化为汗液,并在卫气的调节作用下有节制地排出体外。二是通过肺气的肃降作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精微中的较稠厚部分,向内向下输送到其他脏腑以濡润之,并将脏腑代谢所产生的浊液(废水)下输至肾(或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肺以其气的宣发与肃降作用输布水液,故说“肺主行水”。又因为肺为华盖,在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参与调节全身的水液代谢,故清•汪昂《医方集解》称“肺为水之上源”。
外邪袭肺,肺失宣发,可致水液向上向外输布失常,出现无汗、全身水肿等症。内伤及肺,肺失肃降,可致水液不能下输其他脏腑,浊液不能下行至肾或膀胱,出现咳逆上气,小便不利,或水肿。肺气行水功能失常,导致脾转输到肺的水液不能正常布散,聚而为痰饮水湿;水饮蕴积肺中,阻塞气道,则影响气体交换,一般都有咳喘痰多的表现,甚则不能平卧。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致全身水肿,并能影响他脏的功能。临床上对水液输布失常的痰饮、水肿等病证,可用“宣肺利水”和“降气利水”的方法进行治疗。由于水液输布障碍主要是因外邪侵袭而致肺气的宣发作用失常,故临床上多用宣肺利水法来治疗,即《内经》所谓“开鬼门”之法,古人喻之为“提壶揭盖”,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则称之为“开上源以利下流”。
3.朝百脉,主治节
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流经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通过肺气宣降作用,将富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
全身的血脉均统属于心,心气是血液循环运行的基本动力。而血液的运行,又赖于肺气的推动和调节,即肺气具有助心行血的作用。肺通过呼吸运动,调节全身气机,从而促进血液运行。故《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难经•一难》说:“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同时,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之精所化的谷气相结合,生成宗气,而宗气有“贯心脉”以推动血液运行的作用。肺气充沛,宗气旺盛,气机调畅,则血运正常。若肺气虚弱或壅塞,不能助心行血,则可导致心血运行不畅,甚至血脉瘀滞,出现心悸胸闷,唇青舌紫等症;反之,心气虚衰或心阳不振,心血运行不畅,也能影响肺气的宣通,出现咳嗽、气喘等症。
肺主治节,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主治节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治理调节呼吸运动:肺气的宣发与肃降作用协调,维持通畅均匀的呼吸,使体内外气体得以正常交换。二是调理全身气机:通过呼吸运动,调节一身之气的升降出入,保持全身气机调畅。三是治理调节血液的运行:通过肺朝百脉和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辅佐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四是治理调节津液代谢:通过肺气的宣发与肃降,治理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与排泄。由此可见,肺主治节,是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二)生理特性
1.肺为华盖
“华盖”,原指古代帝王的车盖,《内经》喻为肺脏。《素问•病能论》说:“肺为藏之盖也。”肺位于胸腔,覆盖五脏六腑之上,位置最高,因而有“华盖”之称。肺居高位,又能行水,故称之为“水之上源”。肺覆盖于五脏六腑之上,又能宣发卫气于体表,具有保护诸脏免受外邪侵袭的作用,故《素问•痿论》说:“肺者,脏之长也”;《灵枢•九针论》说:“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由于肺位最高,与外界相通,故温邪外侵,首先被犯;肺又外合皮毛,风寒燥湿外袭,皮毛受邪,亦内合于肺。故肺为诸邪易侵之脏。
2.肺为娇脏
肺为娇脏,是对肺的生理病理特征的概括。生理上,肺脏清虚而娇嫩,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为脏腑之华盖,百脉之所朝会;病理上,外感六淫之邪从皮毛或口鼻而入,常易犯肺而为病;其他脏腑病变,亦常累及于肺。简而言之,肺位最高,邪必先伤;肺为清虚之脏,清轻肃静,不容纤芥,不耐邪气之侵。故无论外感、内伤或其他脏腑病变,皆可病及于肺而发生咳嗽、气喘、咯血、失音、肺痨、肺痿等病症。若娇嫩之肺脏一旦被邪侵犯,治疗当以“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为法则,用药以轻清、宣散为贵,过寒过热过润过燥之剂皆所不宜。
3.主宣发与肃降
肺主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肺主肃降是指肺气具有向内向下清肃通降的作用。肺的宣发与肃降功能,是由肺气的升降运动来实现的,故称“肺气宣发”和“肺气肃降”。
肺气的宣发作用,能向上向外布散气与津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呼出体内浊气;二是将脾所转输来的津液和部分水谷精微上输头面诸窍,外达于全身皮毛肌腠;三是宣发卫气于皮毛肌腠,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并控制和调节其排泄。如《灵枢•决气》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灵枢•痈疽》说:“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若因外感风寒而致肺失宣发,则致呼吸不畅,胸闷喘咳;卫气被郁遏,腠理闭塞,可致恶寒无汗;津液内停,可变为痰饮,阻塞气道,则见呼吸困难,喘咳不得卧。
肺气的肃降作用,能向内向下布散气和津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之清气,并将吸入之清气与谷气相融合而成的宗气向下布散至脐下,以资元气;二是将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及部分水谷精微向下向内布散于其他脏腑以濡润之;三是将脏腑代谢后产生的浊液下输于肾或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人体脏腑气机的运动规律,一般是在上者宜降,在下者宜升,肺位胸中,为五脏六腑之华盖,其气以清肃下降为顺。若肺失肃降,则可出现呼吸表浅或短促,咳喘气逆等症。
肺气的宣发和肃降,是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的两个方面。宣发与肃降协调,则呼吸均匀通畅,水液得以正常的输布代谢,所谓“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宣发与肃降失调,则见呼吸失常和水液代谢障碍。一般说来,外邪侵袭,多影响肺气的宣发,导致肺气不宣为主的病变;内伤及肺,多影响肺气的肃降,导致肺失肃降为主的病证。宣发与肃降失常又是相互影响,同时并见的。如外感风寒首先导致肺的宣发功能障碍而出现胸闷鼻塞、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同时也可引起肺的肃降功能失常而伴有咳嗽喘息。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皮毛,包括皮肤、汗腺、毫毛等组织,是一身之表。它们依赖于卫气和津液的温养和润泽,具有防御外邪,调节津液代谢,调节体温和辅助呼吸的作用。肺与皮毛相合,是指肺与皮毛的相互为用关系。
肺对皮毛的作用,主要有二:①肺气宣发,宣散卫气于皮毛,发挥卫气的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及防御外邪侵袭的作用;②肺气宣发,输精于皮毛,即将津液和部分水谷之精向上向外布散于全身皮毛肌腠以滋养之,使之红润光泽。若肺精亏、肺气虚,既可致卫表不固而见自汗或易感冒,又可因皮毛失濡而见枯槁不泽。
皮毛对肺的作用,也主要有二:①皮毛能宣散肺气,以调节呼吸。《内经》把汗孔称作“玄府”,又叫“气门”,是说汗孔不仅是排泄汗液之门户,而且也是随着肺的宣发和肃降进行体内外气体交换的部位。②皮毛受邪,可内合于肺。如寒邪客表,卫气被郁遏,可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脉紧等症,若伴有咳喘等症,则表示病邪已伤及肺脏。故治疗外感表证时,解表与宣肺常同时并用。
2.在窍为鼻
鼻为呼吸之气出入的通道,与肺直接相连,所以称鼻为肺之窍。鼻为呼吸道之最上端,通过肺系(喉咙、气管等)与肺相联,具有主通气和主嗅觉的功能。鼻的通气和嗅觉功能,都必须依赖肺气的宣发作用。肺气宣畅,则鼻窍通利,呼吸平稳,嗅觉灵敏;肺失宣发,则鼻塞不通,呼吸不利,嗅觉亦差。故曰:“鼻者,肺之官也”(《灵枢•五阅五使》);“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灵枢•脉度》)。临床上常把鼻的异常变化作为诊断肺病的依据之一,而治疗鼻塞流涕、嗅觉失常等病证,又多用辛散宣肺之法。
作者:
睿睿妈咪
时间:
2009-5-14 11:30
3.在志为忧(悲)
关于肺之志,《内经》有二说:一说肺之志为悲;一说肺之志为忧。但在论及五志相胜时则说“悲胜怒。”悲和忧虽然略有不同,但其对人体生理活动的影响是大致相同的,因而忧和悲同属肺志。悲忧皆为人体正常的情绪变化或情感反映,由肺精、肺气所化生,是肺精、肺气生理功能的表现形式。过度悲哀或过度忧伤,则属不良的情志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损伤肺精、肺气,或导致肺气的宣降运动失调。《素问•举痛论》说:“悲则气消。”悲伤过度,可出现呼吸气短等肺气不足的现象。反之,肺精气虚衰或肺气宣降失调时,机体对外来非良性刺激的耐受能力下降,易于产生悲忧的情绪变化。
4.在液为涕
涕,即鼻涕,为鼻黏膜的分泌液,有润泽鼻窍的作用。鼻涕由肺精所化,由肺气的宣发作用布散于鼻窍,故《素问•宣明五气》说:“五脏化液……肺为涕。”肺精、肺气的作用是否正常,亦能从涕的变化中得以反映。如肺精、肺气充足,则鼻涕润泽鼻窍而不外流。若寒邪袭肺,肺气失宣,肺之精津被寒邪所凝而不化,则鼻流清涕;肺热壅盛,则可见喘咳上气,流涕黄浊;若燥邪犯肺,则又可见鼻干而痛。
5.与秋气相通应
五脏与自然界四时阴阳相通应,肺主秋。肺与秋同属于五行之金。时令至秋,暑去而凉生,草木皆凋。人体肺脏主清肃下行,为阳中之阴,同气相求,故与秋气相应。秋季之肃杀,是对夏气生长太过的削减;肺气之肃降,是对心火上炎太过的制约。肺与秋气相通,故肺金之气应秋而旺,肺的制约和收敛功能强盛。时至秋日,人体气血运行也随“秋收”之气而衰落,逐渐向“冬藏”过渡。故养生家强调,人气亦当顺应秋气而渐收。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秋三月……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治疗肺病时,秋季不可过分发散肺气,而应顺其敛降之性。此外,秋季气候多清凉干燥,而肺为清虚之脏,喜润恶燥,故秋季易见肺燥之证,临床常见干咳无痰、口鼻干燥、皮肤干裂等症。
作者:
睿睿妈咪
时间:
2009-5-14 11:31
三、脾
脾位于中焦,在膈之下,胃的左方。《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与胃以膜相连”。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统摄血液。脾胃同居中焦,是人体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并输布其精微的主要脏器。人出生之后,生命活动的继续和精气血津液的化生和充实,均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脾气的运动特点是主升举。脾为太阴湿土,又主运化水液,故喜燥恶湿。
脾在体合肌肉而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互属络于脾与胃,相为表里。脾在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与长夏之气相通应,旺于四时。
(一)主要生理功能
1.主运化
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即谷精)和津液(即水精),并把水谷精微和津液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这是整个饮食物代谢过程中的中心环节,也是后天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生理机能。为了更好地理解脾气运化的具体作用和过程,将其分为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的生理过程来阐述。
(1)运化食物:运化食物,是指脾气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转输其精微(谷精)的功能。食物经胃的受纳腐熟,被初步消化后,变为食糜,下送于小肠作进一步消化。食物的消化虽在胃和小肠中进行,但必须经脾气的推动、激发作用,食物才能被消化。由胃传入小肠的食糜,经脾气的作用进一步消化后,则分为清浊两部分。其精微部分,经脾气的激发作用由小肠吸收,再由脾气的转输作用输送到其他四脏,分别化为精、气、血、津液,内养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皮毛筋肉。即《素问•玉机真藏论》所谓“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素问•厥论》所谓“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因此,脾气的运化功能健全,则能为化生精、气、血等提供充足的养料,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组织就能得到充足的营养而发挥正常的生理活动。若脾气的运化功能减退,称为脾失健运,也必然影响食物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而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等精气血生化不足的病变。
(2)运化水液:运化水液,是指脾气的吸收、转输水精,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脾气运化水液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将胃和小肠消化吸收的津液,即水精,以及大肠吸收的水液,由肾气的蒸化作用回吸收的水液,经脾气的转输作用上输于肺,再由肺的宣发肃降作用输布于全身,使“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素问•经脉别论》)。二是在水液的代谢过程中起枢转作用。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之下源,而脾居中焦,为水液升降输布的枢纽。凡水液的上腾下达,均赖于脾气的枢转。脾气散精,将水精和部分谷精一同上输于肺,其中清纯部分经肺的宣发作用,输布于皮毛、肌腠和头面诸窍而润泽之;浓厚部分在肺的肃降作用下,下行濡润五脏六腑。输送到皮肤肌腠的津液被利用后可化汗排出体外。输送到脏腑的水精,被脏腑利用后化为浊液归肾或膀胱,经肾气的蒸化作用,浊中之清上升,经脾气之转输上达于肺,再次参与水液代谢;浊中之浊变为尿液排出体外。由于脾气在水液的升降布散运动中发挥着枢转作用,使之上行下达,畅通无阻,从而维持了水液代谢的平衡。若脾气运化水液的功能失常,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停聚而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至导致水肿,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临床治疗此类病证,一般采用健脾燥湿和健脾利水之法。
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是脾主运化的两个方面,二者是同时进行的。饮食物是人类出生后所需营养的主要来源,是生成精、气、血、津液的主要物质基础,而饮食物的消化及其精微的吸收、转输都由脾所主,脾气不但将饮食物化为水谷精微,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充足的原料,而且能将水谷精微吸收并转输至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使其发挥正常功能,并能充养先天之精,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故称为“后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的理论,对养生防病有着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脾胃,使脾气充实,运化功能健全,则正气充足,不易受到邪气的侵袭,即所谓 “四季脾旺不受邪”(《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否则,脾气不健,气血亏虚,人体易病。所以元•李杲《脾胃论•脾胃盛衰论》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
2.主统血
脾主统血,是指脾气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的功能。明•薛己《薛氏医案》明确提出:“心主血,肝藏血,脾能统摄于血。”清•沈明宗《张仲景金匮要略》也说:“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
脾气统摄血液的功能,实际上是气的固摄作用的体现。脾气是一身之气分布到脾脏的一部分,一身之气充足,脾气必然充盛;而脾气健运,一身之气自然充足。气足则能摄血,故脾统血与气摄血是统一的。脾气健旺,运化正常,气生有源,气足而固摄作用健全,血液则循脉运行而不逸出脉外。若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气生无源,气衰而固摄功能减退,血液失去统摄而导致出血。
病理上,脾不统血与气不摄血的机理亦是一致的。只是由于脾气有升举的特性,并与肌肉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习惯上把下部和肌肉皮下出血,如便血、尿血、崩漏及肌衄等,称为脾不统血,寓涵血随气陷而下逸出血的病机在内。脾不统血由气虚所致,属虚性出血,一般出血色淡质稀,如为便血,可呈黑色柏油样,并有气虚见症。
作者:
睿睿妈咪
时间:
2009-5-14 11:31
(二)生理特性
1. 脾气主升
脾气主升,是指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具体表现为升清和升举内脏两方面生理作用。
(1)升清:“清”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脾主升清,是指脾气的升动转输作用,将胃肠道吸收的水谷精微和水液上输于心、肺等脏,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濡润全身。若脾气虚衰或被湿浊所困,升动转输功能失常,则致水谷精微和水液的输布运行失常,气血的化生和输布障碍,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因得不到精气血津液的滋润、濡养和激发、推动作用而致功能不能正常发挥,因而出现各种各样的代谢失常的病变。
脾气的升清作用,实际上是脾气运化功能的表现形式。脾主升清与胃主降浊相对而言,二者相互为用,相反相成。“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脾胃门》),脾胃升降协调,共同完成饮食水谷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转输。若脾气虚弱而不能升清,浊气亦不得下降,则上不得精气之滋养而见头目眩晕,精神疲惫;中有浊气停滞而见腹胀满闷;下有精气下流而见便溏、泄泻。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
(2)升举内脏:脾主升举内脏,是指脾气上升能起到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防止其下垂的作用。脾气上升而胃气下降,升降协调平衡,是维持脏器位置恒定不移的重要因素。由于脾气是主升的,因而脾气上升是防止内脏位置下垂的重要保证。若脾气虚弱,无力升举,反而下陷,可导致某些内脏下垂,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阴挺)、脱肛(直肠脱垂)等。临床治疗内脏下垂病证,常采用健脾升陷的补中益气汤治之。“中气”是脾胃二气的合称,是升降协调的冲和之气,其气下陷主要责之脾气不升,故中气下陷也称为脾气下陷。
2.喜燥恶湿
喜燥恶湿是脾的生理特性之一,与胃的喜润恶燥相对而言。脾之所以有喜燥恶湿的特性,是与其运化水液的生理功能分不开的。脾气健旺,运化水液功能发挥正常,水精四布,自然无痰饮水湿的停聚。然脾气升动,才能将水液上输于肺,即所谓“脾气散精,上输于肺”,而脾气升运的条件之一就是脾体干燥而不被痰饮水湿所困,如清•吴达《医学求是》所说:“脾燥则升。”若脾气虚衰,运化水液的功能障碍,痰饮水湿内生,即所谓“脾生湿”;水湿产生之后,又反过来困遏脾气,致使脾气不升,脾阳不振,称为“湿困脾”。外在湿邪侵入人体,困遏脾气,致脾气不得上升,也称为“湿困脾”。由于内湿、外湿皆易困遏脾气,致使脾气不升,影响正常功能的发挥,故脾欲求干燥清爽,即所谓“脾喜燥而恶湿”。临床上,对脾生湿,湿困脾的病证,一般是健脾与利湿同治,所谓“治湿不治脾,非其治也。”
据以上两个生理特性,可以推测脾气下陷的病机主要有二:一是脾气虚衰,无力升举,又称为中气下陷,当健脾益气治之;二是脾气被湿所困,不得上升反而下陷,治当除湿与健脾兼用。
作者:
睿睿妈咪
时间:
2009-5-14 11:31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肉,主四肢
脾在体合肉,是指脾气的运化功能与肌肉的壮实及其功能发挥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素问•痿论》说:“脾主身之肌肉。”全身的肌肉,都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及津液的营养滋润,才能壮实丰满,并发挥其收缩运动的功能,正如张志聪注释《素问•五藏生成》所说:“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肉。”脾胃的运化功能失常,水谷精微及津液的生成和转输障碍,肌肉得不到水谷精微及津液的营养和滋润,必致瘦削,软弱无力,甚至痿废不用。健脾胃生精气是治疗痿证的基本原则,《素问•痿论》称为“治痿独取阳明”。
四肢与躯干相对而言,是人体之末,故又称“四末”。人体的四肢,同样需要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及津液的营养和滋润,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故称“脾主四肢”。脾气健运,则四肢的营养充足,活动轻劲有力;若脾失健运,转输无力,则四肢的营养缺乏,可见倦怠无力,甚或痿废不用。所以《素问•太阴阳明论》说:“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径至),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即是说明四肢的功能正常与否,与脾气的运化和升清功能是否健旺密切相关。
2.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脾开窍于口,是指人的食欲、口味与脾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口腔在消化道的最上端,主接纳和咀嚼食物。食物经咀嚼后,便于胃的受纳和腐熟。脾的经脉“连舌本,散舌下”,舌又主司味觉,所以,食欲和口味都可反映脾的运化功能是否正常。脾气健旺,则食欲旺盛,口味正常,如《灵枢•脉度》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若脾失健运,湿浊内生,则见食欲不振,口味异常,如口淡乏味、口腻、口甜等。
脾之华在唇,是指口唇的色泽可以反映脾气功能的盛衰。如《素问•五藏生成》说:“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灵枢•五阅五使》说:“口唇者,脾之官也。”脾气健旺,气血充足,则口唇红润光泽;脾失健运,则气血衰少,口唇淡白不泽。
3.在志为思
脾在志为思,是指脾的生理功能与思志相关。思即思虑,属人体的情志活动或心理活动的一种形式,与思维、思考等概念有别。思虽为脾志,但与心神有关,故有“思出于心,而脾应之”之说。正常限度内的思虑,是人人皆有的情志活动,对机体并无不良影响。但思虑过度,或所思不遂,则会影响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并且主要影响气的运动,导致气滞或气结。从影响脏腑的生理功能来说,思虑太过,最易妨碍脾气的运化功能,致使脾胃之气结滞,脾气不能升清,胃气不能降浊,因而出现不思饮食、脘腹胀闷、头目眩晕等症。
4.在液为涎
涎为口津,即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由脾精、脾气化生并转输布散,故说“脾在液为涎”。涎具有保护口腔黏膜,润泽口腔的作用,在进食时分泌旺盛,以助谷食的咀嚼和消化,故有“涎出于脾而溢于胃”之说。在正常情况下,脾精、脾气充足,涎液化生适量,上行于口而不溢于口外。若脾胃不和,或脾气不摄,则导致涎液化生异常增多,可见口涎自出。若脾精不足,津液不充,或脾气失却推动激发之能,则见涎液分泌量少,口干舌燥。
5.与长夏之气相通应
五脏应四时,脾与四时之外的“长夏”(夏至~处暑)相通应。长夏之季,气候炎热,雨水较多,天阳下迫,地气上腾,湿为热蒸,蕴酿生化,万物华实,合于土生万物之象,而人体的脾主运化,化生精气血津液,以奉生身,类于“土爰稼穑”之理,故脾与长夏,同气相求而相通应。长夏之湿虽主生化,而湿之太过,反困其脾,使脾运不展。故至夏秋之交,脾弱者易为湿伤,诸多湿病由此而起。又因时逢炎夏,湿与热兼,湿热交相为病,多见身热不扬、肢体困重、脘闷不舒、纳呆泄泻等湿热交结不解的症状。治疗应因时制宜,除湿而热自退,所谓“湿去热孤”之法。
此外,又有“脾主四时”之说。如《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提出脾主四季之末的各十八日,表明四时之中皆有土气,而脾不独主一时。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依赖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和津液的充养;心肺肝肾的生理功能,皆赖脾气及其化生的精微物质的支撑。脾气的运化功能正常,则四脏得养,功能正常发挥,人体康健,不易得病,有病也易于康复。这即是脾主四时的意义所在。
作者:
睿睿妈咪
时间:
2009-5-14 11:32
四、肝
肝位于腹腔,横膈之下,右胁之内。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主藏血。《临证指南医案•肝风》有肝“体阴而用阳”之说。肝的生理特性是主升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故称之为“刚脏”。《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胆附于肝,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互属络于肝与胆,相为表里。肝在五行属木,为阴中之阳,与自然界春气相通应。
(一)主要生理功能
1.主疏泄
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作用。最早提出肝主疏泄者,乃元代医家朱震亨,他在《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明确提出:“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目前对“肝主疏泄”功能的认识,是在临床实践中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肝气的疏泄作用,调畅全身气机,使脏腑经络之气的运行通畅无阻。气机,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机体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机能活动,全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由于肝气的生理特点是主升、主动,这对于全身气机的疏通、畅达,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肝气的疏泄功能,对各脏腑经络之气升降出入运动的协调平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对维持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功能活动的有序进行,也是一个重要的条件。肝气的疏泄功能正常发挥,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形体、官窍等的功能活动也稳定有序。肝气的疏泄功能失常,称为肝失疏泄。根据其所致病证的不同表现,可分为两个方面:一为肝气的疏泄功能不及,常因抑郁伤肝,肝气不舒,疏泄失职,气机不得畅达,形成气机郁结的病理变化,称为“肝气郁结”,临床表现多见闷闷不乐,悲忧欲哭,胸胁、两乳或少腹等部位胀痛不舒等。二是肝气的疏泄功能太过,常因暴怒伤肝,或气郁日久化火,导致肝气亢逆,升发太过,称为“肝气上逆”,多表现为急躁易怒,失眠头痛,面红目赤,胸胁乳房常走窜胀痛,或使血随气逆而吐血、咯血,甚则卒然昏厥,如《素问•调经论》说:“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返)则生,不反则死。”
肝气的疏泄功能,反映了肝为刚脏及肝气主动、主升的生理特点,是维持肝脏本身及相关脏腑的功能协调有序的重要条件。肝气疏泄调畅气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代谢,有赖于气机的调畅。肝的疏泄功能,能调畅气机,使全身脏腑经络之气的运行畅达有序。气能运血,气行则血行,故说肝气的疏泄作用能促进血液的运行,使之畅达而无瘀滞。若气机郁结,则血行障碍,血运不畅,血液瘀滞停积而为瘀血,或为★癥积,或为肿块,在女子可出现经行不畅、经迟、痛经、经闭等。若肝气上逆,迫血上涌,又可使血不循经,出现呕血、咯血等出血,或女子月经过多、崩漏不止等症。气能行津,气行则津布,故说肝的疏泄作用能促进津液的输布代谢,使之无聚湿成水生痰化饮之患。若肝气疏泄功能失常,气机郁结,亦会导致津液的输布代谢障碍,形成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出现水肿、痰核等病症。因此,疏肝理气是治疗瘀血内阻和痰饮水湿内停的常法,而相对于健脾升陷是治疗下出血的常用方法,平肝降气是治疗上出血的首要方法。
(2)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和胆汁分泌排泄:脾气以升为健,胃气以降为和。脾胃的运化功能,体现在脾胃之气的升降相因,平衡协调,这与肝气的疏泄功能有密切的关系。因为肝气疏泄,调畅气机,有助于脾胃之气的升降,从而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另一方面,食物的消化吸收还要借助于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因为胆汁是参与饮食物消化和吸收的“精汁”。胆汁乃肝之余气所化,其分泌和排泄受肝气疏泄功能的影响。肝气的疏泄功能正常发挥,全身气机调畅,胆汁才能够正常的分泌与排泄。如果肝气的疏泄功能失常,出现肝气郁结或肝气上逆,胆汁则不能正常的分泌与排泄,可导致胆汁郁滞,影响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临床可出现食欲减退、口苦、黄疸、厌食油腻、腹胀、腹痛等症。正因为肝的疏泄作用与脾胃的运化功能和胆汁的分泌排泄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肝病常影响脾胃及胆的功能,出现肝木乘土(脾胃)及胆汁郁滞不畅的病变。若肝病以影响脾土为主的,多称之为“肝脾不调”或“肝脾不和”,导致脾失健运,谷食不化,可出现胸胁胀满、腹胀腹痛等症;若引起脾气不升,“清气在下,则生飧泄”,可出现肠鸣、腹泻等症。治宜疏肝健脾,肝脾同调之法。若肝病以影响胃土为主的,多称之为“肝气犯胃”或“肝胃不和”,导致胃失受纳和降,可出现胸胁脘腹胀满或疼痛、纳呆等症;导致胃气不降,“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可出现嗳气、恶心、呕吐、泛酸等症。治宜疏肝和胃之法。若肝病影响胆腑,胆汁排泄失常而出现郁滞,则见腹痛腹胀、饮食不化等症,重者可见高热、潮热、腹部绞痛;胆汁郁滞日久,则易生结石。治疗则当疏肝理气以促进胆汁的分泌排泄。
(3)调畅情志:肝气的疏泄功能,能调畅气机,因而能使人心情舒畅,既无亢奋,也无抑郁。情志活动,指人的情感、情绪变化,是精神活动的一部分。情志活动分属五脏,但由心所主。心之所以有主神志的功能,是与心主血脉密切相关的。而血的正常运行,又要依赖于气机的调畅,因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所以肝具有调畅情志的功能。肝气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心情舒畅,情志活动正常;若肝气的疏泄功能不及,肝气郁结,可见心情抑郁不乐,悲忧善虑;若肝气郁而化火,或大怒伤肝,肝气上逆,常见烦躁易怒,亢奋激动。反之,情志活动异常,又多导致气机失调的病变,如“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等(《素问•举痛论》)。由于情志异常与肝气的疏泄功能失常有密切关系,故治疗情志病时应着重调理肝气,如赵献可《医贯•郁病论》说:“予以一方治其木郁,而诸郁皆因而愈。一方曰何?逍遥散是也。”肝气的疏泄功能失常,可引起情志活动的异常,而强烈或持久的情志刺激,亦可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导致肝气郁结或肝气上逆的病理变化。
(4)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女子的排卵与月经来潮,男子的排精等,与肝气的疏泄功能有密切的关系。《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说:“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指出男子精液的贮藏与施泄,是肝肾二脏之气的闭藏与疏泄作用相互协调的结果。肝气的疏泄功能发挥正常,则精液排泄通畅有度;肝失疏泄,则排精不畅。女子的按时排卵,也是肝气疏泄和肾气闭藏功能相互协调的体现。气机调畅又是女子行经能否通畅有度的重要条件,因而亦受肝气的疏泄功能的影响。肝气的疏泄功能正常发挥,则月经周期正常,经行通畅;若肝失疏泄,气机失调,则见月经周期紊乱,经行不畅,甚或痛经。治疗此类病证,常以疏肝为第一要法。由于肝气的疏泄功能对女子的生殖机能尤为重要,故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
作者:
睿睿妈咪
时间:
2009-5-14 11:32
2.主藏血
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肝藏血的生理意义有以下五个方面:
(1)涵养肝气:肝贮藏充足的血液,化生和涵养肝气,使之冲和畅达,发挥其正常的疏泄功能,防止疏泄太过而亢逆。
(2)调节血量:肝贮藏充足的血液,可根据生理需要调节人体各部分血量的分配。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各部分的血量,是相对恒定的。但是随着机体活动量的增减、情绪的变化、外界气候的变化等因素,人体各部分的血量也随之有所变化。这种变化是通过肝的藏血和疏泄功能实现的。当机体活动剧烈或情绪激动时,肝脏就通过肝气的疏泄作用将所贮藏的血液向外周输布,以供机体的需要。当人体处于安静或情绪稳定时,机体外周对血液的需求量相对减少,部分血液便又归藏于肝。《素问•五藏生成》说:“人卧血归于肝”,王冰注解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
(3)濡养肝及筋目:肝贮藏充足的血液,可濡养肝脏及其形体官窍,使其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如《素问•五藏生成》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如果肝脏有病,贮藏血液减少,可出现肝血虚亏,濡养功能减退的病变。如肝血不足,不能濡养目,则两目干涩昏花,或为夜盲;若不能濡养筋,则筋脉拘急,肢体麻木,屈伸不利。
(4)为经血之源:肝贮藏充足的血液,为女子月经来潮的重要保证。肝藏血而称为血海,冲脉起于胞中而通于肝,与女子月经来潮密切相关,也称为“血海”。女子以血为本,肝藏血充足,冲脉血液充盛,是其月经按时来潮的重要保证。肝血不足时,可见月经量少,甚则闭经。
(5)防止出血:肝主凝血以防止出血。气有固摄血液之能,肝气充足,则能固摄肝血而不致出血;又因阴气主凝,肝阴充足,肝阳被涵,阴阳协调,则能发挥凝血功能而防止出血。故明•章潢《图书编》说:“肝者,凝血之本。”
肝藏血功能失职,引起各种出血,称为肝不藏血。肝不藏血的病机大致有三:一是肝气虚弱,收摄无力。如元•朱震亨《丹溪心法•头眩》说:“吐衄漏崩,肝家不能收摄荣气,使诸血失道妄行。”二是肝阴不足,肝阳偏亢,血不得凝而出血不止。三是肝火亢盛,灼伤脉络,迫血妄行。临床上均可出现吐、衄、咯血,或月经过多,或崩漏等出血征象,但从出血的多寡,血出之势及兼症上可对其病机和证候予以鉴别。其中气虚者宜补肝气,兼以健脾;阴虚者宜滋肝阴,兼以补气;火旺者宜清泻肝火,兼以降气。
肝主疏泄,其用属阳,又主藏血,其体属阴,故有“肝体阴而用阳”之说。疏泄与藏血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如《血证论•脏腑病机论》说:“肝属木,木气冲和调达,不致郁遏,则血脉得畅。”肝的疏泄功能和藏血功能是相辅相成、相互为用的。肝主疏泄关系到人体气机的调畅,肝主藏血关系到血液的贮藏和调节,故二者密切的关系就体现为气与血的和调。肝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血运通达,藏血功能才有保障;肝藏血功能正常,则发挥血的濡养作用,不使肝气亢逆,才能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若肝的疏泄功能减退,肝气郁滞,可导致血瘀证;气郁化火,迫血妄行,或肝气上逆,血随气逆,可见吐衄或妇女崩漏等出血证。肝阴不足,失其柔和凉润之能,可致肝阳升泄太过,甚或导致阳亢风动等病变。肝血亏虚,失其濡养之能,可致筋目失养的病变。
(二)生理特性
1.肝为刚脏
肝为刚脏,是指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而言。肝在五行属木,木性曲直,肝气具有木的冲和条达、伸展舒畅之能;肝有主疏泄的生理功能,肝气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肝内寄相火,主升主动,皆反映了肝为刚脏的生理特性。肝病常表现为肝气升动太过的病理变化,如肝气上逆、肝火上炎、肝阳上亢和肝风内动等,临床多出现眩晕、面赤、烦躁易怒、筋脉拘挛,甚则抽搐、角弓反张等症状,也反证了肝气的刚强躁急特性。治疗上多用镇肝补虚,以柔制刚,以合木之曲直特性。
另外,肝为刚脏与肺为娇脏相对而言,肝气主左升,肺气主右降,左升与右降相反相成,刚脏与娇脏刚柔相济。若肝气升动太过,肺气肃降不及,则出现“左升太过,右降不及”的肝火犯肺的病理变化。
2.肝主升发
肝主升发,是指肝具有升生阳气以启迪诸脏,升发阳气以调畅气机的作用。故又言肝主升生之气。肝在五行属木,通于春气。类比春天树木的生长伸展和生机勃发之性,肝气具有条达疏畅、升发生长和生机盎然的特性。《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春三月,此曰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天阳气始发,内孕生升之机,推动自然万物的生长变化。肝气通于春,内藏生升之气,肝气升发则生养之政可化,诸脏之气生生有由,化育既施,则气血冲和,五脏安定,生机不息。人体气血阴阳的运行,法于自然阴阳升降消长之道。其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具体体现在脏腑经络的各种功能活动中。其中肝气对气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升举、疏通之作用。少阳肝脏应阳升之方,行春升之令,其气以升发为顺,主人体一身阳气之升腾。由于肝气主升发之特性,决定了肝之病变以升泄太过为多见,临床多表现肝阳上亢、肝气上逆的病理变化,故前人有“肝气肝阳常有余”之说。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筋,即筋膜,包括肌腱和韧带,附着于骨而聚于关节,是连接关节、肌肉,主司关节运动的组织。《素问•五藏生成》说:“诸筋者,皆属于节。”正是由于筋的收缩、弛张,关节才能运动自如。因此,筋的内涵,实际应包括有收缩功能的肌肉和有传导支配作用的条索样组织(如神经)在内。筋的功能依赖于肝精肝血的濡养。肝精肝血充足,筋得其养,才能运动灵活而有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称为“肝生筋”。肝精肝血充足则筋力强健,运动灵活,能耐受疲劳,并能较快地解除疲劳,故称肝为“罢极之本”。如果肝精肝血亏虚,筋脉得不到很好的濡养,则筋的运动能力就会减退。老年人动作迟缓,运动不灵活,动则容易疲劳,就是由于肝精肝血衰少,不能养筋之故。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肝精肝血不足,筋不得濡养,还可出现手足震颤、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征象。又如邪热过盛,燔灼肝之筋脉,耗伤肝之精津,使筋不得滋养,也会出现手足震颤、抽搐,甚则角弓反张等表现。前者称为“血虚生风”,后者称为“热极生风”,治疗大多从肝着眼。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爪,即爪甲,包括指甲和趾甲,乃筋之延续,所以有“爪为筋之余”之说。《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肝者,罢极之本……其华在爪。”指出肝与爪有着密切的联系。爪甲亦赖肝精肝血以濡养,因而肝之精血的盛衰,可以影响到爪的荣枯,而观察爪甲的荣枯,又可以测知肝脏功能正常与否。肝精肝血充足,则爪甲坚韧,红润光泽;若肝精肝血不足,则爪甲萎软而薄,枯而色夭,甚则变形、脆裂。
2.在窍为目
目为视觉器官,具有视物功能,故又称“精明”。目之所以具有视物功能,依赖肝精肝血之濡养和肝气之疏泄。肝的经脉上连目系,《灵枢•经脉》说:“肝足厥阴之脉……连目系。”肝之精血气循此经脉上注于目,使其发挥视觉作用。如《灵枢•脉度》说:“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肝之精血充足,肝气调和,目才能正常发挥其视物辨色的功能。若肝精肝血不足,则会导致两目干涩、视物不清、目眩、目眶疼痛等症;肝经风热则目赤痒痛;肝风内动则目睛上吊、两目斜视;因情志不畅,致肝气郁结,久而火动痰生,蒙阻清窍,可致二目昏蒙,视物不清。由于肝与目在生理病理上关系密切,临床上凡目疾主要以治肝为主。
目的视觉功能的发挥,还依赖于五脏六腑之精的濡养。五脏六腑之精气,上注于眼窠部位,分别滋养眼的各个组织。《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后世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五轮”学说,为眼科疾病的辨证论治奠定了理论基础。
3.在志为怒
怒是人在情绪激动时的一种情志变化,由肝之精气所化,故说肝在志为怒。一般来说,怒志人人皆有,一定限度内的情绪发泄对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有重要的意义,但大怒或郁怒不解,对于机体是一种不良的刺激,既可引起肝气郁结,气机不畅,精血津液运行输布障碍,痰饮瘀血及★瘕积聚内生,又可致肝气上逆,血随气逆,发为出血或中风昏厥,如《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大怒暴怒,可导致肝气升发太过,表现为烦躁易怒,激动亢奋,称为大怒伤肝;郁怒不解,则易致肝气郁结,表现为心情抑郁,闷闷不乐,称为“郁怒伤肝”。怒由肝之精气所生,若肝之精血不足,不能涵养怒志,或肝阴不足,肝阳偏亢,则稍有刺激,即易发怒。如《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更进一步指出:“治怒为难,惟平肝可以治怒,此医家治怒之法也。”临床辨证属郁怒者,当以疏肝解郁为治;属大怒者,当以平肝降逆为治。
4.在液为泪
泪由肝精肝血所化,肝开窍于目,泪从目出。泪有濡润、保护眼睛的功能。在正常情况下,泪液的分泌,是濡润而不外溢,但在异物侵入目中时,泪液即可大量分泌,起到清洁眼目和排除异物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可见泪液分泌异常。如肝血不足,泪液分泌减少,常见两目干涩;如风火赤眼,肝经湿热,可见目眵增多,迎风流泪等。此外,在极度悲哀的情况下,泪液的分泌也可大量增多。
5.与春气相通应
五脏与自然界四时阴阳相通应,肝主春。肝与春气相通应,是因为春季为一年之始,阳气始生,自然界生机勃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在人体之肝则主疏泄,恶抑郁而喜条达,为“阴中之少阳”,故肝与春气相通应。如《素问•诊要经终论》曰:“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因此春季养生,在精神、饮食、起居诸方面,都必须顺应春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畅达之性:保持情志舒畅,力戒暴怒忧郁,夜卧早起,免冠披发,松缓衣带,广庭信步,舒展形体。春季天气转暖而风气偏胜,人体之肝气应之而旺,故素体肝气偏旺、肝阳偏亢或脾胃虚弱之人在春季易发病,可见眩晕、烦躁易怒、中风昏厥,或情志抑郁、焦虑,或两胁肋部疼痛、胃脘痞闷、嗳气泛恶、腹痛腹泻等症状。
作者:
睿睿妈咪
时间:
2009-5-14 11:33
五、肾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藏精,主水,主纳气。由于肾藏先天之精,主生殖,为人体生命之本原,故称肾为“先天之本”。肾精化肾气,肾气分阴阳,肾阴与肾阳能资助、促进、协调全身脏腑之阴阳,故肾又称为“五脏阴阳之本”。肾藏精,主蛰,又称为封藏之本。
肾在体合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互属络于肾与膀胱,相为表里。肾在五行属水,为阴中之阴,与自然界冬气相通应。
(一)主要生理功能
1.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
(1)藏精:肾藏精,是指肾具有贮存、封藏精气的生理功能。故《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精得藏于肾,发挥其生理效应而不无故流失,依赖于肾气的闭藏作用和激发作用的协调。
精,又称精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生命之源,是脏腑形体官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故《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
精,就其来源而言,有先天、后天之分: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命遗传物质,与生俱来,藏于肾中。出生之前,是形成生命(胚胎)的重要物质,是生命的构成本原;出生之后,则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基础。如《灵枢•本神》说:“生之来,谓之精。”《灵枢•决气》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后天之精来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人出生后,机体由脾胃的运化作用从饮食物中摄取的营养物质,称为“后天之精”。后天之精经脾气的转输作用以“灌四傍”,则为脏腑之精。各脏腑之精化为各脏腑之气,以推动和调控该脏腑的生理功能。各脏腑之精支持其生理功能后的剩余部分,则输送到肾中,充养先天之精,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因此肾精的构成,是以先天之精为基础,加之部分后天之精的充养而化成。先天之精是肾精的主体成分,后天之精仅起充养作用,因而肾精所化的肾气,也主要属先天之气,即元气。
先、后天之精相互资助,相互为用。出生之后,“后天之精”有赖于“先天之精”的活力资助,即有赖于肾气及肾阴肾阳对脾气及脾阴脾阳的推动和资助,才能不断地化生,以输布全身,营养脏腑及其形体官窍;先天之精也须依赖脾胃所化后天之精的不断培育和充养,才能日渐充盛,以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此外,当机体发育到一定阶段,生殖机能成熟时,肾精又可化为生殖之精以施泄。如果肾气虚衰,闭藏精的功能减退,可导致精的无故流失,出现遗精、早泄等失精的病理变化,称为肾失封藏。但若肾气的激发作用减退,或肝气的疏泄功能失常,可致生殖之精不得化生和施泄的精瘀病变。
(2)主生长发育和生殖: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是肾精及其所化肾气的生理作用。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最基本物质。肾藏精,精化气,肾精所化之气为肾气,肾精足则肾气充,肾精亏则肾气衰。因而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以及在生命过程中的生殖能力,都取决于肾精及肾气的盛衰。《素问 •上古天真论》记述了肾气由未盛到逐渐充盛,由充盛到逐渐衰少继而耗竭的演变过程:“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肾精、肾气主司机体的生长发育:人体的生长发育情况,可以从“齿、骨、发”的变化体现出来。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可分为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等几个阶段,而每一阶段机体的生长发育或衰退情况,都取决于肾精及肾气的盛衰。人自出生之后,肾精及肾气逐渐充盛,到幼年期,在生长发育方面则表现出头发生长较快而渐稠密,更换乳齿的迅速变化,同时骨骼逐渐生长而身体增高;青年期,肾精及肾气更加充盛,表现为长出智齿,骨骼长成,人体达到一定高度,开始具有生殖能力;壮年期,肾精及肾气充盛至极,表现出筋骨坚强,头发黑亮,身体壮实,精力充沛的状态;老年期,随着肾精及肾气的逐渐衰减,表现出面色憔悴,头发脱落,牙齿枯槁及生育能力丧失等现象。因此,肾精及肾气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若肾精及肾气不足时,则表现为小儿生长发育不良,五迟(站迟、语迟、行迟、发迟、齿迟),五软(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软);在成人则为早衰。
肾精、肾气盛衰主持人体的生殖功能:人体生殖器官的发育,性机能的成熟与维持,以及生殖能力等,都与肾精及肾气盛衰密切相关。人出生后随着肾精及肾气的不断充盈,产生天癸。天癸,是肾精及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一种精微物质,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和维持人体生殖机能的作用。天癸来至,女子月经来潮,男子出现排精现象,说明性器官已经成熟,具备了生殖能力。其后,肾精及肾气不断充盈,从而维持人体生殖机能旺盛。中年以后,肾精及肾气逐渐衰少,天癸亦随之衰减,以至竭绝。没有了天癸的激发作用,生殖机能逐渐衰退,生殖器官日趋萎缩,最后丧失生殖机能而进入老年期。因此,肾精及肾气关系到人的生殖机能,是人类生育繁衍的根本。
依据肾精及肾气主司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理论,临床上防治某些先天性疾病、生长发育迟缓、生殖机能低下或一些原发性不孕症,以及优生优育、养生保健、防止衰老等,都应从补养肾精肾气入手调理。
(3)推动和调节脏腑气化:脏腑气化,是指由脏腑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推动和调控着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功能,进而推动和调控着机体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与能量的相互转化的过程。肾精、肾气及其分化的肾阴、肾阳在推动和调控脏腑气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肾气由肾精所化,也是一身之气分布到肾的部分。由于肾精的主体成分是先天之精,肾气也主要属先天之气,与元气的概念大致相同,故为脏腑之气中最重要者,称为脏腑之气的根本。肾气也涵有阴阳两种成分:肾阴是其中具有凉润、宁静、抑制、凝结等作用的部分,肾阳是其中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宣散等作用的部分。肾阴与肾阳对立统一,协调共济,则肾气冲和畅达。
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能推动和激发脏腑经络的各种机能,温煦全身脏腑形体官窍,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化生和运行输布,加速机体的新陈代谢,并激发精血津液化生为气或能量,即促进“有形化无形”的气化过程。肾阳充盛,脏腑形体官窍得以温煦,其功能活动得以促进和推动,各种生理活动得以正常发挥,同时机体代谢旺盛,产热增加,精神振奋。若肾阳虚衰,温煦、推动等功能减退,则脏腑功能减退,机体的新陈代谢减缓,产热不足,精神不振,发为虚寒性病证。
肾阴为一身阴气之源,“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能抑制和调控脏腑的各种机能,凉润全身脏腑形体官窍,进而抑制机体的新陈代谢,调控机体的气化过程,减缓精血津液的化生及运行输布,产热相对减少,并使气凝聚成形而为精血津液,所谓“无形化有形”。肾阴充足,脏腑形体官窍得以濡润,其功能活动得以调控而不亢奋,同时机体代谢减缓,产热减少,精神宁静内守。若肾阴不足,抑制、宁静、凉润等功能减退,则致脏腑机能虚性亢奋,新陈代谢相对加快,产热相对增多,精神虚性躁动,发为虚热性病证。
肾精以先天之精为主,可称为元精或真精。肾气为肾精所化,与元气、真气的概念大致相同。肾气所分化的肾阴称为元阴、真阴,肾阳称为元阳、真阳。“真”、“元”等,本是道家术语,中医学借用之,是对先天禀赋的表达。肾因藏先天之精而倍受重视,故将肾精、肾气及其分化的肾阴、肾阳称为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肾阴肾阳又称为“五脏阴阳之本”。在人体生命过程中,肾之精、气、阴、阳与他脏之精、气、阴、阳之间,存在着相互资助和相互为用的动态关系。在病理变化过程中,肾之精、气、阴、阳与他脏之精、气、阴、阳之间又可相互影响。尤其是各脏之精、气、阴、阳不足的病变,最终必然会累及到肾之精、气、阴、阳,故有“久病及肾”之说。
作者:
睿睿妈咪
时间:
2009-5-14 11:33
2.主水
肾主水,是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素问•逆调论》说:“肾者水藏,主津液。”水液的输布和排泄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理过程。肾气对于水液代谢的主司和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脏腑的促进作用:肾气及肾阴肾阳对水液代谢过程中各脏腑之气的功能,尤其是脾肺之气的运化和输布水液的功能,具有促进和调节作用。水液代谢过程中,胃、小肠、大肠中的水液,经脾气的运化转输作用,吸收并输送至肺,再经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输布周身,以发挥滋润和濡养作用,并将宣发至皮毛肌腠的水液化为汗液排泄;脏腑形体官窍代谢后所产生的浊液(废水),由肺的肃降作用输送到肾或膀胱,再经肾气的蒸化作用,吸收可再利用者,而将剩余的化为尿液排泄。可见,机体水液的输布与排泄,是在肺、脾、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等脏腑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但各脏腑之气必须在其阴阳协调平衡的状态下才能正常参与水液代谢,而肾气分化的肾阴肾阳是各脏腑阴阳的根本。肾气及肾阴肾阳通过对各脏腑之气及其阴阳的资助和促进作用,主司和调节着机体水液代谢的各个环节。
(2)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尿的生成和排泄是水液代谢的一个重要环节。水液代谢过程中,各脏腑形体官窍代谢后产生的浊液(废水),通过三焦水道下输于肾或膀胱,在肾气的蒸化作用下,分为清浊:清者回吸收,由脾气的转输作用通过三焦水道上腾于肺,重新参与水液代谢;浊者则化为尿液,在肾与膀胱之气的推动作用下排出体外。可见,只有肾阴肾阳协调平衡,肾气的蒸化和推动作用发挥正常,输于肾或膀胱的水液才能升清降浊,化生尿液和排泄尿液。肾气的蒸化作用及其肾阴与肾阳的推动和调控作用的协调,对于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在维持机体水液代谢平衡过程中,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膀胱是人体贮尿和排尿的器官,但尿液的生成和排泄都必须依赖于肾气的作用。只有肾气的蒸化功能发挥正常,肾阴肾阳的推动和调控作用协调,膀胱开合有度,尿液才能正常地生成和排泄。故《素问•水热穴论》说:“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由上可见,肾气对于机体水液代谢起着主司和调节作用,故说肾主水。
3.主纳气
肾主纳气,是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人体的呼吸功能,由肺所主,其中呼气主要依赖肺气的宣发作用,吸气主要依赖肺气的肃降作用。但吸入的清气,由肺气的肃降作用下达于肾,必须再经肾气的摄纳潜藏,使其维持一定的深度,以利于气体的交换。故《难经•四难》说:“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清•林★珮琴《类证治裁•喘证》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若出纳升降失常,斯喘作焉。”因此,无论是肾气虚衰,摄纳无权,气浮于上,还是肺气久虚,久病及肾,均可导致肾气的纳气功能失常。
肾的纳气功能,实际上是肾气的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肺吸入的清气必须下达于肾,实际上是强调肺的呼吸在肾气的封藏作用下维持一定的深度,有利于清浊气体的内外交换。故清•何梦瑶《医碥•杂症•气》云:“气根于肾,亦归于肾,故曰肾纳气,其息深深;肺司呼吸,气之出入,于是乎主之。且气上升,至肺而极,升极则降,由肺而降,故曰肺为气主。”肾精充足,肾气充沛,摄纳有权,则呼吸均匀和调。若肾精亏虚,肾气衰减,摄纳无力,肺吸入之清气不能下纳于肾,则会出现呼吸表浅,或呼多吸少,动则气喘等病理表现,称为“肾不纳气”。
肾的上述功能中,藏精是其基本功能。其主生长发育和生殖,主水及主纳气等功能,都是其藏精功能的延伸。肾精化肾气,肾精与肾气主司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肾气分阴阳,肾阴与肾阳是脏腑阴阳的根本,对脏腑气化具有促进和调节作用,并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肾气的封藏与摄纳作用,维持呼吸的深度,以利气体交换。所以说,在认识肾的各种功能时,必须把藏精作为最根本的功能来理解和把握。
(二)生理特性
肾的主要生理特性是主蛰守位。主蛰,喻指肾有潜藏、封藏、闭藏之生理特性,是对其藏精功能的高度概括。肾的藏精、主纳气、主生殖、主二便等功能,都是肾主蛰藏生理特性的具体体现。故明•李★梴《医学入门•脏腑》说:“肾有二枚……纳气,收血,化精,为封藏之本。”清•何梦瑶《医碥•杂症•气》提出人体五脏职责不同,其中“肾以闭藏为职”。
肾气封藏则精气盈满,人体生机旺盛,若肾气封藏失职,则会出现滑精、喘息、遗尿,甚则小便失禁、多汗、大便滑脱不禁及女子带下、崩漏、滑胎等。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脉证治法•五脏所主》云:“肾主虚,无实也”,充分体现了肾主封藏生理特性的临床意义。
守位,是指肾中相火(肾阳)涵于肾中,潜藏不露,以发挥其温煦、推动等作用。相火与君火相对而言:君火,即心之阳气,心之生理之火,又称心火;相对于心火,其他脏腑之火皆称为相火,生理状态下是各脏腑的阳气,又称“少火”,病理状态下是各脏腑的亢盛之火,又称“壮火”。相火以其所在脏腑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称谓:肝之相火称为“雷火”,肾之相火称为“龙火”。君火与相火的关系是:“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素问•天元纪大论》)。即君火在心,主发神明,以明著为要;相火在肝肾,禀命行令,以潜藏守位为要,即所谓“龙潜海底,雷寄泽中”(肝之相火寓于肝阴中,肾之相火藏于肾阴中)。心神清明,机体的生命活动有序稳定,相火自然潜藏守位以发挥其温煦、推动功能;肾阴充足,涵养相火,相火则潜藏于肾中而不上僭。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 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肾生骨髓。”《素问•痿论》说:“肾主身之骨髓。”肾主骨生髓的生理功能,实际上是肾精及肾气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功能的具体体现。肾藏精,精生髓,髓居于骨中称骨髓,骨的生长发育,有赖于骨髓的充盈及其所提供的营养。故《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肾“其充在骨”。只有肾精充足,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得到髓的滋养,才能坚固有力;若肾精不足,骨髓生化无源,不能营养骨骼,便会出现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以及老年人骨质脆弱,易于骨折等。
髓分骨髓、脊髓和脑髓,皆由肾精化生。肾精的盛衰,不仅影响骨骼的发育,而且也影响脊髓及脑髓的充盈。脊髓上通于脑,脑由髓聚而成,故《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素问•五藏生成》说:“诸髓者,皆属于脑。”因此,肾精充足,髓海得养,脑发育健全,则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反之,肾精不足,髓海空虚,脑失所养,则见“脑转耳鸣,胫★痠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灵枢•海论》)。可见,脑的功能虽然总统于心,但与肾亦有密切关系。脑的病变,尤其是虚性病变,常采用补肾填精法治疗。
齿与骨同出一源,亦由肾精充养,故称“齿为骨之余”。牙齿松动、脱落及小儿齿迟等,多与肾精不足有关。温热病中望齿的润燥和有无光泽,又是判断肾精及津液盛衰的重要标志。
发的生长,赖血以养,故称“发为血之余”。但发的生机根源于肾。肾藏精,精化血,精血旺盛,则毛发粗壮而润泽,故《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肾……其华在发。”《素问•五藏生成》说:“肾……其荣,发也。”由于发为肾之外候,所以发之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槁,常能反映肾精的盛衰。青壮年精血旺盛,发长而润泽;老年人精血衰少,发白而脱落,皆属常理。但临床所见的未老先衰,年少而头发枯萎,早脱早白等,则与肾精不足有关,应考虑从肾论治。
2.在窍为耳及二阴
耳是听觉器官,耳的听觉功能灵敏与否,与肾精、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故《灵枢•脉度》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因此,只有肾精及肾气充盈,髓海得养,才能听觉灵敏,分辨力高;反之,若肾精及肾气虚衰,则髓海失养,出现听力减退,或见耳鸣,甚则耳聋。人到老年,由于肾精及肾气衰少,则多表现为听力减退。临床常以耳的听觉变化,作为判断肾精及肾气盛衰的重要标志,故说肾开窍于耳。
二阴,指前阴和后阴。前阴是指排尿和生殖的器官;后阴是指排泄粪便的通道。二阴主司二便。尿液的贮藏和排泄虽在膀胱,但尿液的生成及排泄必须依赖于肾气的蒸化和固摄作用协调。肾气之蒸化及固摄作用失常,则可见尿频、遗尿、尿失禁、尿少或尿闭等小便异常的病证。粪便的排泄,本属大肠的传化糟粕功能,但亦与肾气的推动和固摄作用有关。若肾气不足,则推动无力而致气虚便秘,或固摄无权而致大便失禁,久泄滑脱。故《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肾……开窍于二阴。”
前阴是人体的外生殖器,其生殖功能与肾精、肾气的关系密切,故前阴性器官又有“外肾”之称。前阴,在男子是精窍与溺窍合而为一的阴茎,在女子则有阴户、阴道之分,以主房事和生殖。肾精充足,肾气充盛,则精液及时溢泻,男女阴阳合而有子。肾精、肾气的生理功能失常,则可导致人体性器官的发育不良和生殖能力减退,从而导致男子阳痿、早泄、少精、滑精、遗精、精瘀及不育等,女子则见梦交、月经异常及不孕等。
3.在志为恐
恐,是一种恐惧、害怕的情志活动,与肾的关系密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在脏为肾……在志为恐。”由于肾藏精而位居下焦,肾精化生的肾气,必须通过中上二焦,才能布散全身。恐使精气却而不上行,反而令气下走,使肾气不得正常地布散,所以说“恐伤肾”,“恐则气下”。
恐与惊相似,都是指处于一种惧怕的心理状态。但两者又有区别:恐为自知而胆怯,乃内生之恐惧;惊为不自知,事出突然而受惊慌乱,乃是外来之惊惧。恐和惊,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生理和心理反应,人人皆有。过度的惊恐,则损伤脏腑精气,导致脏腑气机逆乱。《素问•举痛论》说:“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4.在液为唾
唾,是唾液中较稠厚的部分,多出于舌下,有润泽口腔,滋润食物及滋养肾精的功能。唾由肾精化生,经肾气的推动作用,沿足少阴肾经,从肾向上经过肝、膈、肺、气管,直达舌下之金津、玉液二穴,分泌而出。故《素问•宣明五气》说:“五脏化液……肾为唾。”由于唾源于肾精,若咽而不吐,则能回滋肾精;若多唾久唾,则能耗伤肾精。故古代养生家主张“吞唾”以养肾精。
唾与涎,虽然都是口腔分泌的液体,但是二者有一定区别。涎为脾精所化,出自两颊,质地较清稀,可自口角流出;唾为肾精所生,出自舌下,质地较稠厚,多从口中唾出。故临床治疗口角流涎多从脾治,唾多频出多从肾治。
作者:
睿睿妈咪
时间:
2009-5-14 11:34
5.与冬气相通应
五脏与自然界四时阴阳相通应,肾主冬。冬季是一年中气候最寒冷的季节,一派霜雪严凝,冰凌凛冽之象。自然界的物类,则静谧闭藏以度冬时。人体中肾为水脏,有润下之性,藏精而为封藏之本。同气相求,故以肾应冬。《素问• 诊要经终论》说:“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冬季养生,当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同时食用补阴潜阳的膳食,以利阳气潜藏,阴精积蓄。冬季气候寒冷,水气当旺,若素体阳虚,或久病阳虚,多在阴盛之冬季发病,即所谓“能夏不能冬”;若患阳虚性慢性疾病如肺病、心脏病、胃肠病、骨关节病等,则易在冬季寒冷时复发。
附:命门
命门一词,最早见于《内经》,系指眼睛而言。如《灵枢•根结》说:“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将命门作为内脏提出则始于《难经》。明清以来,对命门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才出现了各种不同见解,命门的重要性也引起了广泛重视。归纳种种见解,其分歧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命门的形态
从形态言,分有形与无形之论。《难经》以肾为命门,是为有形。如《难经•三十九难》说:“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为肾,右为命门。”明•张介宾认为命门为子宫,为精室,亦为有形。他在《类经附翼•求正录•三焦包络命门辨》中说:“子宫之下有一门,其在女者,可以手探而得,俗人名为产门;其在男者,于精泻之时,自有关阑知觉。请问此为何物?客曰:得非此即命门耶?曰:然也。请为再悉其解。夫身形未生之初,父母交会之际,男之施由此而出,女之摄由此门而入,及胎元既足复由此出,其出其入,皆由此门,谓非先天立命之门户乎?”他在《质疑录》中又进一步指出:“命门居两肾之中,而不偏于右,即妇人子宫之门户也。子宫者,肾脏藏精之府也。”
2.关于命门的部位
从部位言,有右肾与两肾及两肾之间的区别。
(1)右肾为命门说:《难经》首先提出右肾为命门说。自《难经》之后,晋•王叔和、明•李★梴等人均认为右肾为命门。其中,李★梴《医学入门•命门赋》对命门的部位和生理功能论述得较为详尽:“命门下寄肾右,而丝系曲透膀胱之间,上为心包,隔膜横连脂漫之外,配左肾以藏真精,男女阴阳攸分,相君火以系元气,疾病生死是赖。”
(2)两肾总号为命门说:元•滑寿首倡此说,认为“命门,其气与肾通,是肾之两者,其实一耳。”明•虞抟明确提出“两肾总号为命门”,其在《医学正传•医学或问》中说:“夫两肾固为真原之根本,性命之所关,虽有水脏,而实有相火寓乎其中,象水中之龙火,因其动而发也。寓意当以两肾总号为命门,其命门穴正象门中之杖★闑,司开阖之象也。”虞氏否定了左为肾右为命门之说,认为“若独指乎右肾为相火,以三焦之配,尚恐立言之未精也。”张介宾《类经附翼•求正录•三焦包络命门辨》也说:“是命门总乎两肾,而两肾皆属命门。”
(3)两肾之间为命门说:此说首推明•赵献可。他在《素问•灵兰秘典论》“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的启示下,认为十二官之外,还有一个人身之主,即是命门。“命门即在两肾各一寸五分之间,当一身之中,《内经》曰‘七节之旁,中有小心’是也,名曰命门,是真君真主,乃一身之太极,无形可见,而两肾之中,是其安宅也”(《医贯•内经十二官论》)。赵氏之说对后世影响很大,清代医家陈士铎、陈修园、林★珮琴等皆认为命门部位在两肾之间。
3.关于命门的功能
从功能而言,有主火、水火共主、非水非火为肾间动气之不同。如明•赵献可认为命门即是真火,主持一身阳气。他在《医贯•内经十二官论》中说:“余有一譬焉,譬之元宵之鳌山走马灯,拜者舞者飞者走者,无一不具,其中间唯是一火耳。火旺则动速,火微则动缓,火熄则寂然不动……夫既曰立命之门,火乃人身之至宝。”清•陈士铎在《石室秘录》中也认为:“命门者,先天之火也。”明•张介宾则强调了命门之中具有阴阳水火二气,从而发挥对全身的滋养、激发作用。他在《景岳全书•传忠录•命门余义》中提出:“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明•孙一奎则认为命门在两肾中间,非水非火,只是存在着的一种元气发动之机,是一种生生不息造化之机枢而已,即《难经•八难》所谓的“肾间动气”。他在《医旨绪余•命门图说》中指出:“越人亦曰:‘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命门之意,盖本于此。……命门乃两肾中间之动气,非水非火,乃造化之枢纽,阴阳之根蒂,即先天之太极。”
综观以上各种认识,虽对命门的形态、部位有不同见解,但在命门的生理功能与肾息息相通的认识上是基本一致的。历代医家大多认为命门与肾同为五脏之本,内寓真阴真阳。明代命门学说的兴起进一步为“重肾”理论奠定了基础。因此可以认为:肾阳即命门之火,肾阴即命门之水。肾阴、肾阳,即是真阴、真阳,或元阴、元阳。古代医家之所以称之“命门”,无非是强调肾气及肾阴肾阳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命门”亦即“生命之门”。正如孙一奎在《医旨绪余•命门图说》中所说:“追越人两呼命门为精神之舍,元气之系,男子藏精,女子系胞者,岂漫语哉!是极归重于肾为言,谓肾间原气,人之生命,故不可不重也。”
作者:
萍水相逢
时间:
2009-5-15 18:00
辛苦了。要是有些通俗易懂,有趣的介绍就好了,治病的例子加上解说可能会印象更深
作者:
py299
时间:
2009-5-26 17:03
谢谢!下载了把字放大慢慢看。
作者:
舒枝绿榕
时间:
2009-5-27 11:40
睿睿妈妈辛苦了,我只有慢慢看了,好多呀
欢迎光临 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http://luanboshiysclub.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