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标题: 重整 自医与求医(4)07.11.03 [打印本页]

作者: 绿豆芽    时间: 2009-6-2 13:33
标题: 重整 自医与求医(4)07.11.03
关于自治
有很多人对中医感兴趣,愿意自己研读,以求自治。

正如前文所述,我是因为疾病的逼迫而走上学习中医之路的,只不过,与大多数人不同的是,在自学中医多年之后,我选择进入中医学府深入学习。虽然现在的中医学府,也有太多不如人意的地方,然而这里有藏书丰富的关于医学的图书;有持有各种见解拥有自己特长的老师同学;医院里有各种各样的病人;在中医的学院里,至少也能够“见多”些,不敢说“识广”,但比自己以前肯定广些。
作为一个患者而言,我所选择的方法是:购买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方剂学、中医针灸经络书籍、中医本草书籍如本草纲目 首先不求甚解地粗看,以图对中医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购买关于我所想要解决疾病的中医医案与医论,就比如说哮喘,历代关于哮喘的医案医论有很多,开始也只是粗读,但注意寻找与自己所要解决疾病症状颇为相似的医案,重新转过头去,翻阅医案中所用药物的详细情况,再努力想想它所对应的中医基础理论等等,最后选择单味的能够当作食物的药物如淮山药来做实际的尝试,如果解决了疾病,当然更好,如果不能解决疾病,那么继续尝试。-------以大量的与你所要解决的疾病的医案为基础,慢慢琢磨中医与之相关的理论和诊断方剂药物,最后选择平和稳妥的药物或方法做尝试,我个人的看法以为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案;而医贵明理,在你解决了你的问题之时,你会发现其它的很多问题,你也能用中医的医理来指导最终能够选择合适的方药与治疗方法的。

当然,有人可能更喜欢从头学起,一步一步来。那么,给大家一点建议。
由于当今火神当道,而张仲景又被称为“医圣”,所以大家也许就把《伤寒杂病论》当作中医的根本从开始即选择伤寒系列来学习。

伤寒派就如武侠系列中的少林武当一样,在中国医学的历史上,当然曾经创造过无数辉煌且至今仍然也创造着辉煌。然而,大家所没有注意到的是:这片辉煌在四川、贵州、湖南一带尤为光辉夺目。四川、贵州、湖南一带,天气常年潮湿,冬春季节尤为潮湿而寒冷;这种潮湿的气候造成了那里的姑娘个个肤色滋润,堪称美人。附子是伤寒派的标志之药,附子主产四川,冬至下种,夏至收获,在这种潮湿寒冷的气候下能够生长,故而必然具有对抗潮湿寒冷气候的能力。对于当地生活在同样潮湿寒冷气候下易被潮湿寒冷所袭击的民众而言,附子是一味天赐的神药,故附子成为伤寒派标志之药。
然而,在别的地方,虽然冬天也会下雨,也会又冷又寒,民众为这潮湿和寒冷所袭击,而患伤寒之病,能用附子治疗;但是,毕竟更多的时候,只是寒或者只是湿或者是火或风,而不是这种湿寒。在四川、贵州、湖南以外的地方,老百姓更容易伤风伤湿伤火等等,而不是伤湿寒。
古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事实上,一方药材也治一方人。中医有各种各样的流派,在伤寒派之外,我所知道的(当然还有不知道的)就有温病流派、岭南医学流派、苗医壮医蒙医藏医等等,这所有的医学流派在当地都有它产生的必然背景,在当地也有它非常出色的疗效,尤其即使如温病这样擅长于治疗温热性疾病的医学流派,在当地,用它的理论方药来治疗各种杂病也有非常出色的效果。在《温病八大名篇》中,有个医家说,他行医六十多年,伤寒仅遇十余例,而温病却十有八九。本人来自江苏,平时用温病的理法方药治疗本地民众的一些杂症效果相当不错,当也可做为一例证。
所以,对于想要自学中医治疗疾病的患者,优先选择学习在当地所产生和发展的中医流派,如在岭南的选择岭南医学,在内蒙的选择蒙医,并尽量选取当地生产草药,甚至是鲜药,康复的可能会更大些,能够处理疾病的范围也会更广些。
作者: 喜欢春天    时间: 2011-1-28 20:26

作者: 风雷益    时间: 2011-1-28 20:33
谢谢。辛苦啦




欢迎光临 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http://luanboshiysclub.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